影响两人感情的,是每一次的应对进退。面对抱怨或指责,我们该如何小心地处理?

转载自公号: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关注自我和内心,觉察即自由。

我们在后台收到一篇留言:

“KY 君,爱情一定会在柴米油盐中被消磨殆尽吗?”

“我和男友明明很爱对方,却感觉相处起来越来越累了。我们总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前几天,我们约好一起过七夕。我期待了好久,还提前告诉自己,好好过节,不要吵架。结果,却还是闹得不欢而散。我知道他很不高兴,但我也很委屈。为什么两个人明明相爱,相处却这么难呢?”

想对这位粉丝说,你不是一个人。这种“相爱容易相处难”的问题十分普遍。

Gottman(2000)“爱情实验室”的研究发现,很多伴侣分手的原因,都不是什么大困难,也不是双方不够相爱,而是生活的琐碎。

在一段感情中,我们总会有不满或冲突,但如何去表达和接受负面评价,关系到我们能和另一半走多久。

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聊,亲密关系中的负面评价。

一、亲密关系中常见的 2 种负面评价方式:抱怨与指责

当我们对另一半表达负面意见时,通常有两种方式:抱怨(complaint)与指责(criticize)。同为负面评价,它们的性质却截然不同,对亲密关系的影响也不同。

Gottman 的研究指出,指责是导致伴侣分手的一个主要原因,抱怨则不是;指责是消极而值得警惕的,但抱怨在一定的条件下,却可能是积极而具建设性的。

为什么它们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1. 抱怨可能是有建设性的

抱怨时,人们经常是在针对某个具体问题进行评论:

我们已经很久都没有一起旅行了⋯⋯
我不想再听你说“你抽不出时间”了⋯⋯
你最近疏远我了⋯⋯
在面对你爸爸妈妈的时候,你不够有主见⋯⋯

这些都是就某问题提出的意见,是“对事不对人”的。

而且,抱怨的内容很可能是准确的——这些问题很可能反映了事实。有时,我们会对抱怨感到愤怒,就是因为被说中了。

被抱怨后,我们可能会马上矢口否认,甚至会做出反击。但是在内心深处,我们或许只是不想承认自己的不足,或担心对方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而感到失望。

但是,正因为此,抱怨才可能是具有建设性的——两个人越亲密,越了解对方,才越可能指出对方身上存在的问题。

当一个人抱怨时,本身也包含着请求和需要的情绪。他不是为了贬低、打压对方,而是希望对方可以注意到问题并改进。

比如,当一个人抱怨“你疏远我了”、“你总是没有时间”,他实际上想说的是:“我希望你能靠我近一点”、“我希望你多抽出时间来陪我”(Gottlieb, 2017)。

“抱怨”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你需要明确对方不是一个习惯性抱怨者。健康的抱怨针对具体的问题,一旦问题得到改善,抱怨就会停止。但那些习惯性抱怨者,会在问题解决后也并不显得开心,并立刻找到新的问题继续抱怨。这时,抱怨就不再是有益的,甚至会对你造成伤害。

二是,如果你是抱怨的一方,且觉得自己本身不是习惯性抱怨者,但在关系中,又总是就同一个问题反覆进行抱怨。那要注意了,对方可能并不那么看重你和这段关系,并不太愿意照顾你的感受,为你做出调整。

2. 但是,指责是值得警惕的

与抱怨不同,指责是一种评判(judgement)。当你指责伴侣时,是在对他这个人(或特质)下负面的结论,并利用这个结论攻击对方。

抱怨:“我们已经很久都没有一起旅行了,我不想再听你说没钱!”
指责:“你从来都不愿意花钱在我们一起旅行上,你永远都把钱花在没用的事情上,我们不能出去玩都是你的错!”

指责是就对方本身提出的批评,是“对人不对事”的。

指责也是非进步取向的,它是一种泛泛的攻击,包含着轻视(contempt)的情绪。当一方指责另一方时,双方的地位是不对等的。

指责方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觉得自己做得更好、付出更多,而另一方有更多的缺点和问题。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在认为自己处于弱势地位时,他们其实已经把自己放在了道德高地上,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控诉他人。

在一段有建设性的关系里,双方本应让对方觉得这段关系是安全的、令人放松的,在出现压力或危机时,另一半会关心、支持、保护自己。但当指责和轻视出现,双方就会进入敌对、不平等的状态,从而与关系的本质背道而驰(Hatvany, 2016; Tatkin, 2012)。


图片|PIXTA

二、指责的背后,包含着 9 种隐形攻击

如前文所说,发起指责的一方,通常会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事实可能确实如此)。但他们却忽略了,由于没有恰当地处理自己受到的伤害,他们也将伤害抛回给了伴侣。

Atkinson(2006)认为,在亲密关系中,当我们指责对方时,我们可能是在向对方施加隐性的攻击。与辱骂、暴力这些明显的攻击不同,隐性攻击更加隐蔽,危害性却同样巨大。

Atkinson(2006)总结出了 9 种与指责相关的隐性攻击行为:

1. 不合理的挑剔

你坚信对方的某些观点、行为或者喜好是被误导的、不成熟的或者越界的,而自己的则更胜一筹;并抓住这些对方的“缺点”不放。

2. 防御

在沟通中,你关闭了接收信息的窗口,不去听对方在说什么,拒绝承认对方的一些抱怨或请求是合理的,拒绝认为自己也应该做出调整和改变。

3. 草率地得出负面结论

就某个问题直接得出针对对方的负面结论,比如:认为过错是由于对方的自私、不成熟造成的。

4. 忽视

过滤掉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和解释,比如:“你说的那些都不重要”。

5. 贬低

对另一半使用贬低式的称呼,或者在态度、表情、语气上表达贬低,比如:“你这个没见过世面的”、“蠢货”。

6. 不愿让步

不愿退回到与对方平等的状态上,不愿给予对方平等沟通的权利。

7. 表现傲慢

当对方犯错的时候小题大作、抓住不放,表现得好像对方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而不去考虑有可能的犯错原因,表现得好像自己从来不会做这样的错事。

8. 逃避

在沟通时沈默、走开,不愿意就问题进行讨论,比如:“你能不能别说了,我今天没心情”。

9. 为自己免责

不认为自己也有责任为自己声张、有所作为,而是把全部责任推到对方的缺点上。

长期的指责甚至会变成情绪虐待。当一个人反覆强调“你犯了错,你对不起我”时,其实已经构成了道德绑架,它会使对方产生压抑感、负罪感、自我怀疑感(Farber, 2013)。

不仅如此,当一个人开始反覆指责,这段关系很有可能进入互相指责的恶性循环中:


图片|作者提供

最终,两个人都相信对方是更应该被责备的一方,却拒绝承认自己在沟通方式上存在问题。

当我们觉得自己是被伤害的一方时,也值得去思考:我是否真的完全没有过错?

三、在亲密关系中出现负面评价,我们该怎么办?

无论抱怨还是指责,如果没有被恰当地表达、接受,都可能导致争吵。与其让争吵消磨感情,不如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来面对负面评价。

首先,你要放弃“是对方错得更多”的执念。当我们抱有这种“他对不起我/不如我”的想法时,我们难以合理应对关系中的问题。

1. 如何对待抱怨

如果你是那个抱怨的人:在抱怨的时候要时刻提醒自己“对事不对人”。

如果你是接受抱怨的一方:在对方抱怨时不要着急否认,把“我没有⋯⋯”先吞回肚子里。

你需要提醒自己,如果你面对抱怨的第一感觉是愤怒、否认,那么抱怨反而更有可能是准确的。你需要针对对方抱怨的内容来检查自己。

这里要提出,在关系中,不要因为被对方看见了自己的缺点而感到羞耻。进入亲密关系,你就必须要承受“被看见”的风险,你无法控制对方看到你的哪一面。

在亲密关系中,伴侣就像是你的“镜子”,会如实反映出真实的你(Gottlieb, 2017)。有些地方被看到可能会令你感到不适,但它们却是令你成为更好的人的契机。

男:“之前她抱怨我喜欢讲道理、不照顾她的感受,仔细想想我确实有点自大了⋯⋯”
女:“之前他抱怨我脾气大,一有情绪就吼他,仔细想想我有时确实任性了……”

延伸阅读: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在抱怨?没办法接纳自己,就无法接纳他人

2. 如何对待指责

如果你是那个指责的人:不要觉得对方既然犯了错,就是应该被责备的。

在对方犯错时,你能否用有效的方式进行应对,才是你们关系成长的关键。

尝试用有建设性的抱怨代替指责,再用冷静分析代替抱怨。我们也需要特别警惕“翻旧帐”的行为。解决当下的问题,然后让它过去,不要在下次争吵的时候把它当做论据提出。

如果你是被指责的一方:试着转换对指责的看法,将对方的指责看作是他的抱怨,告诉自己,对方抱怨只是因为他爱你,希望能从你身上获得更多。然后,在情绪平静下来以后,和对方沟通:我不喜欢你这样看待我。

其实,亲密关系中没有绝对的赢家或输家,我们应当将彼此看作自己同队的盟友,一起应对关系中的问题和未知的未来。

如果总是将对方看作“竞争对手”,我们就会陷入一场又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中,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只是两个人都成为“输家”。

愿我们的爱情都能在柴米油盐中升华,而不是被慢慢消磨。

你会喜欢:“不想失去你,更不想输给你”亲密关系里的权力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