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理解开放式关系是什么,或是想尝试却有点胆怯的你,可以从以下的资源,解决你的困惑!

(开放式关系为亲密关系的既存型态之一,基于多元共融原则,相关内容,期许能让自主选择实践开放式关系的人们减少困惑,实践更好的知情同意,并在关系中成长。)

上一篇介绍了知情同意的多元开放式关系,是个多元社会关系的道德新选项,可能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反感,因此,接续这篇将带大家了解台湾在地可接触到的开放式社群以及书籍简介,以及破解一些对开放式关系及其社群的迷思与误解!

上篇:“知情同意”的多元开放式关系,是个多元社会关系的道德新选项

厌恶开放式关系的情绪真的是来自这关系本身吗?

但在开始介绍前,想先分析一下部分读者。部分读者阅读上一篇的过程中甚至只看到标题就产生了很多强烈的情绪,但,这些情绪真的是来自“知情同意的开放式关系”本身吗?

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的有一个术语称为“移情”(Transference),意思是把对旧有对他人或是其他事物的感受转移到眼前事件的对象上。而转移的感受不单单只有负面的感受,还包括了正向的感受,所以人们遇到相同价值观的人时,我们的愉悦可能是来自于早年获得认可时的正向移情。不过受创的痛苦经验是比正向经验强烈且深刻的,负向的移情比正向的移情更可能垄断我们生活中的情绪。

所以,读者的激烈情绪是否是移情自:

  1. 以为开放式关系就是劈腿、欺瞒的关系呢?
  2. 观看新闻媒体中充斥着感情的欺骗事件、明星或公众人物的出轨事件,接触了很多欺骗引起的道德危机。
  3. 担心自己的伴侣也试图去了解并尝试实践开放式关系。

延伸阅读:“过度调情、没有边界意识”关系心理学:出轨的人在想什么?

可能因素 1 与 2,都不是本文所提及的“知情同意的多元开放式关系”,我个人认为读者的情绪投射到错误的标的上了。我个人以及大多数开放式关系实践者也非常厌恶欺瞒的行为,社群内的鼓吹也是希望实践者秉持着“坦承、知情同意”的原则去实践开放式关系的。

另外,因素 3 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个人认为,当伴侣坦诚地向自己提及这个请求时,并非这篇文章“教会”了他对其他人拥有情感或情欲,而是因为文章,他有了意愿与你坦诚交流内心早就存在的那个自己了,你可以参照你的需求与能力来拒绝或允许自己的伴侣的提议,“拒绝伴侣”也是每个人该意识到实实在在的自我需求。这也是更加认识彼此的机遇,而非总是戴着面具彼此相爱,可能在拒绝后,有了更真实的关系。

而有一点非常重要,每段关系的建立或是结束,都不该只怪罪外在的原因,而是要正视一个事实:内在早已有的特质或是问题所促成。如同一个人不会看到媒体上有各种冒险的故事而选择冒险,而是冒险的种子早已在其内心萌了芽。

推荐阅读:【为你点歌】当爱没有了,就是分手的理由

因此,我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主要是进一步协助读者破解迷思与误解。并且瞭解到,你我共同的敌人不是知情同意的开放式关系,或是一对一的传统关系,而是在关系中无所不在的谎言与欺瞒。


图片|来源

台湾可接触到的知情同意、道德多元开放式关系资源

了解到激烈情绪背后、共同敌人是谎言后,接下来分享一下台湾可以触及的资源。若对知情同意的开放式关系概念有所疑惑,想要进一步认识的话,可以尝试接触脸书或是实体读物的管道,毕竟关系少数族群容易被社会的无意误解、刻意压迫,需要支持团体的协助,并学习、了解支持团体提供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更好的落实“知情同意、道德多元开放式关系”。

线上社群

  • 拆框工作坊-开放式关系讨论社(脸书社团):这是一个讨论“开放式关系”的社团,是一个网路上的支持社群。讨论的出发点,是你/妳想要瞭解、渴望实践、或已经在实践开放式关系。内有读书会、讨论会等活动分享。
  • POLYAMORY多元多重的爱:异性恋开放式关系与多重伴侣(部落格):拆框工作坊的部落格。
  • 波栗打开开(脸书粉丝专页):这是为大家设立的开放关系(open relationship)及多重伴侣(polyamory)资源网,希望打开台湾各种伴侣与情欲关系的讨论空间,让人们都能大方面对非典型的关系与情感需求。
  • 多边形(脸书粉丝专页)

中文书籍

  • 道德浪女:多重关系、开放关系与其他冒险的实用指南

同场加映:“我以为只要很爱一个人,就不会出轨”《道德浪女》教会你的事

  • 爱的开放式:给想探索开放式关系伴侣们的全方位指南

谘询资源

  • 社团法人同志谘询热线(组织网站):组织内的非典型亲密关系工作团队提供各种协助。
  • 荷光性谘商专业训练中心(脸书粉丝专页):荷光性谘商专业训练中心,以全人性谘商为目标,整合各发展阶段性谘商专业人员所需的专业能力,邀请优秀的训练师,致力培养各领域专长性谘商专业人才。
  • 微煦心灵诊所(组织网站):其中的许伶枫谘商心理师拥有非典型关系的谘询专长。

若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的,欢迎到社群中与有经验的夥伴询问交流!

破解迷思

迷思一:开放式关系实践者社群的人是不是都是嬉皮士或是奇装异服的特异份子?

破解一:在我自己的观察中,不是的。我们都是一群与社会大众一样的凡人,身处各行各业,走在路上也看不出来是否在实践开放式关系的,请放心(笑)。

迷思二:开放式关系实践的人要不就是很冷血无情,或是像圣人一样吗?不然怎么能忍受伴侣与其他人亲热呢?

破解二:包括我自己,所有的实践者的实践路上都是充满各种情绪的,一样会嫉妒、愤怒、心碎,只是社群的人更多地拥有意愿为自己的选择与情绪负责吧!女性主义的先驱者波娃与萨特的开放式关系实践过程中也充满了辛酸血泪,为了做自己、追寻自由,这些代价是很痛苦且昂贵的。也没有人是天生的实践者,如同没有人天生就会经营关系一样,每一个亲密关系专家都多少都拥有痛苦的往日恋情。

迷思三:开放式关系的人都比较渣或是比较懂得爱?

破解三:如同第一个迷思,社群内的人拥有各种人格与特质,你无法用一个特质来概括社群。有人确实较多拥有对感情的责任感,有些人相较没有。我曾经在加入社群前,以为社群夥伴中拥有爱的能力的人比较多,但实际上,我觉得跟一般大众相比,对爱的理解比例上差不多,并没有更加懂的爱是什么。但这也是社群存在的目的吧!让大家有机会学习与求助,让实践的路上更加可以参照与学习。但,有一点确实是相较不同,社群内的夥伴比社群外的人们普遍来的开放,对各式议题的接纳度也较高,这是为什么社群的人选择实践“开放式”关系的原因吧!(笑)

在破解了一些对知情同意的开放式关系的迷思后,你是否更加认识这个关系形态中的小众呢?而这个小众选择,实际上也是与众人一样,拥有各种情绪、各种需求,而与大众绝对相同的是——讨厌谎言。

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关系,经营起来的法则实际上是出奇的类似,在不久的将来,我也将更进一步介绍知情同意的开放式关系的经营观察,也将非常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关系中!愿我们都在适合自己的关系中得到爱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