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投书,谈谈穿搭经验带给他的思考。你也曾经穿上喜欢的衣服,却被别人说“看起来很胖很不好看”吗? 我们因为这些评价,开始贬低自我价值,然而你该知道的是,真实的你很好,无须为他人改变,倘若你对社会框架与随意对人打分数的习惯不满,不如从自己开始,停止评价他人。

文|Alma Chang

刚从北瑞典城市 Umeå 回台湾的第一周,就受不了台湾闷热的天气,决定跟着姊姊上东区买夏衣。毕竟不再是刚踏入青春期的女孩,大概对于自己“喜欢”哪些衣服、自己又是穿哪些衣服“看起来会瘦”有些概念。这次,想到在瑞典碰见的那些美丽女孩有胖有瘦,但各种身型的女孩都穿着不一样的衣服,印象很深的是那几位爱尔兰女孩,虽然身形圆润,但那自信和整个人散发出来的气场,竟是如此有魅力。再者,经历过当初只买看起来瘦、别人觉得好看的衣服,最终却落得衣物一落一落地躺在衣柜,再一次次捐走的经验之后,这一次我跟自己说:“要买真的喜欢的衣服才不会浪费,要知道肉肉的女孩也能够穿上喜欢的衣服。”

最终,挑上了喜欢的洋装回家去。

然而,妈妈看见之后面有难色地说:“你的肉都在上半身怎么还挑这种衣服呢?你这样穿手臂很胖不好看耶!”顿时心里一沉,这个沉其实不一定来自于对自己身材的不满意,更多的是觉得失望于自己还是这么在意他人想法,好像人家一两句随意的评论就能让自己内心波荡起伏。

延伸阅读:肉肉女孩心事:我想爱胖胖的自己,他们却说我是在提倡“肥胖”的好

在瑞典呀,我真的都快忘记自己的身材有这么重要,快要忘记身材本身或胖或瘦是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快要忘记除了 S 号、F 号之外还有很多很多选项。原来,就算腿粗、就算有小腹还是可以穿紧身衣裤出门。


Photo by Tomas Williams on Unsplash

我认为,除了跟北欧教育赫赫有名的性别教育相关连之外,还跟瑞典文化强调“平等”有很大的关系,中学以前学校里面并没有排名机制,和瑞典朋友学讨论当时的分数制度时,他们也不断强调:“小学那些分数都不是要给你评分的,是让你知道你哪些会了、哪些不会。”到了大学,体制中给人的评分机制不同于台湾的 A-F,而是分为“过”、“很出色地过”和“没过”,整个社会体制给个人去评价他人的空间都很小,也可能因此更容易养成瑞典人很少去评价更甚是和他人比较的心理。

除此之外,社群软体或许也在这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比瑞典跟台湾手机使用时间的数据分析,台湾 18-19 岁的青少年每日使用手机时间高达 5.21 小时,瑞典 17-18 岁的青少年手机使用时间则约为 2.6 小时。以笔者个人经验,接触到的瑞典大学同学使用社群软体的时间都远比台湾同学来得低,有些甚至坚持不使用社群软体。

记得有次台湾朋友和我分享自己和瑞典男友的互动经验时说道,她男友总不能理解为什么要使用社群软体,并不是这件事情就是错的,但他总不理解分享生活的当下究竟是为了分享还是想跟别人证明自己活得很好呢?自己活得很好又跟其他人的生活何干呢?朋友在这几年中边观察边生活,也慢慢减少了 po 文的数量和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女性的外貌仍相对更容易被放到竞争场上去比较、评价,然而除了外在之外,各个性别、族群都有其被期待和评价的压力。人类本身除了是群体动物,更同时是个竞争型动物。在透过社群软体和他人产生连结时不免因此陷入比较竞争的恶性循环,不断加深自己嫉妒和自卑的心理,进而在急于隐藏或是改变自己的缺点下让自己离接纳自己真实的样貌越来越远。

延伸阅读:瑞典教我的一堂课: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对快乐自私

我们无法阻止他人评价我们,但我们可以从自己不评价他人、去理解他人来遏止这个恶性循环。在这个社会环境中,身旁的人,或甚至是我们自己都很难跳脱出旧有的思维和成长模式,毕竟我们便是在这般竞争和比较的环境中长大。然而,即便环境对于个人有极大程度的影响,个人应当也有其自主选择的能力。正因为整体社会环境的改变需要时间,能够让自己跳脱这种痛苦的恶性循环最快速的方法,或许便是接纳自己和尊重他人。

我们无法阻止他人对自己抱持期待,也不必去回过头来去评价他人的想法落入这无止境的评价循环中,但我们完全没有责任去承担起这些期待,更无需去为了配合他人胃口而长成、穿成他们希望的样子。毕竟,这个选择权终究在我,去服膺他人的想法好似在偷取他人的答案,好像我们便能因此获得他人的认同,除了让自己每时每刻患得患失,更让自己失去对自己苦乐的主控权。

“加油呀!”我跟自己说。或许正是在一次次的受伤和怯懦之后才会终于懂得接纳自己吧!是穿搭,也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