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你都在做什么呢?是享受与自己相处的时光,还是在填补一个人的空虚?

我们失去了独处能力,也失去了真实交流的能力

每当我与朋友聚会时,我观察到人们最担心的往往不是众人会迟到多久,而是在聚会中的欢闹声中,突然袭来了一片寂静,话题瞬间中断。突如其来的安静使人们感到焦躁不安,而这时候有人便会尝试找个话题想重新暖场,或是拿出“杀手锏”——手机出来猛滑以避开令人难耐的尴尬静默。

过去的我,是非常不习惯也不喜欢众人间相处的空白,总感到心里的慌张被放大了,落入社会约定俗成的惯性模式中,总想拿起什么引人注目的话题来充填这难耐的空白。但“为了填补空白”这个目的而起的话题,却因强烈的目的性而往往是肤浅又缺乏真实交流的。现在的我,虽然还是时不时会落入讨厌空白的焦躁状态,但比起过去完全无法容忍到现在已经可以充分觉察并远离缺乏真实交流的聚会了。而这是在我开始学会真切的独处后才有的转变,进而渐渐明白这个惯性焦躁背后的成因:“我们不懂得独处,也不懂的与空白相处”。

推荐阅读:时间五分类:优秀的时间管理者,懂得让生活留白

真实的交流是什么?空白后才有真实交流的机会

若没有剥去社会约定俗成的模式:“好的聚会是毫无冷场的”,是很难有真诚的连结的。深入的、细微的内心交流、情感呼应,需要在跟话语间的空白好好相处后,才会渐渐显现出来的。当空白跃入聚会席间时,那些旧有的模式才会逐渐散去。无间断的、目的性很强的话题是会阻止真正的交流与谈话的,同时也会大力阻止人们去觉察内心真实的感受,最终使人结束聚会后依然感觉空虚难耐,纵使席间的气氛再怎样热络,孤寂又空虚的感觉却也不曾在狂欢后缺席。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独处是一个人的狂欢。

印度诗哲泰戈尔

这个状态同时也显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当我们缺乏真实交流的耐心与能力时,我们除了否定独处时空寂感的价值外,我们看待人们就会容易陷入复杂化的模式中。现代社会节奏快速,人们总是焦急地看待周围的事物,看到自己的孩子、伴侣、父母一有什么小状况,总会依着社会大众的习性,紧抓着未来可能完全不会成真的恐怖状况不放,并陷入恐慌之中,往往拒绝停留在当下感受彼此的真实。无论身处哪种关系中,我们总担心对方不够好、不够健康、不够有能力,因而控制感就强烈地占据在脑海当中,却没有真实去认识孩子、伴侣、父母的真实需求。这样的状态,肇因于我们总想填满所有人事时地物,强烈的目的性是我们行事的准则,这大大牺牲了真实交流的机会。

而真实的交流,或是说孩子、伴侣、父母的真实需求,或许只是简单的陪伴,不一定要用话题填满相处时光,也不需要碰面就只掐着问题不放、总想着如何解决。

推荐阅读:“不做什么,陪着就行”20 个让你找回勇气的故事


图片|来源

假性独处是内在的消极体验

有人会说,我们现在独处的时间明明就很多,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回家吃饭、一个人待在假日的沙发上,怎么会没有真正独处呢?那这里要来聊聊一个术语“假性独处”,这个词是为了区分开真实的独处而存在的。而两者的关键在于“内在的积极性”。假性独处可以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执行很多行动”,甚至是“同时执行多项行为”,看起来外在是非常积极的,可能是煲剧、滑社交软体、看漫画、观赏影片。而真实独处时,可能不见得“做什么事”或“同时做很多事”,外在似乎看起来不甚积极。

美籍德裔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在其着作《爱的艺术》中提到:

“有的人由于内心极度的不安或者孤独而狂热地工作,有的人则是为了升官发财。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就是一种狂热、一种热情的奴隶,而他的“积极性”实际上是一种“消极性”,因为他是受外力的驱使。他是一个受苦的人,而不是一个“行动”的人。另一方面人们往往把一个坐在椅子上沈思默想、观察和体验自己以及自己同世界关系的人看作是“消极的”,因为他什么也不“做”。实际上这种精神高度集中的禅修是最高的积极性,是灵魂的积极性,只有那些内心自由和独立的人才能做到这点。”

因此,假性独处的时候,我们是不清楚自己在独处时所做行为背后的动机,因为我们是被外力驱使的,是被内在消极的情绪所支配的。而真实的独处,并不限空间中是否是单独一人或一群人,而是内在的积极性让我们的精神与情感是独立且自由的,不需要依赖外界的人事物给予我们任何慰藉。

由此得知,我们常见的独自一人的状况,大多都属于假性独处的范畴。而这些假性独处,并不能增加我们与人真实连结、交流的能力。

梭罗在《湖滨散记》中说:“我愿我行我素,宁可或立或坐,沉思着,听任这世纪过去。”这便是真实独处的带给人们的恬静状态。

如何真实独处?

在了解到假性独处与真实独处的差异后,该如何真实独处呢?

在日常忙碌的生活后,我们的思维容易变成一组自动化运作的程式,长时间运作而缺乏觉知。而现代人容易有的失眠问题,也是因为自动化的程式无法在该休息时停止,而大脑不断运作的结果使人们难以入睡。这时候就需要有意识地去让我们的大脑“独处”一下,可以选择闭上双眼让内心有个沈淀的空挡。在一整天中实际上有许多这样的机会,这也是种短暂的独处,虽短但却能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

而我们在这个社会生活着,要怎么不跟着社会约定俗成的模式走,又能在日常生活中取得平衡呢?

我们在社会中,有时确实需要戴着面具以应付社会生活,但社会中的生活仅占我们的生活一小部分,我们是可以把社会生活的模式避免带回到个人生活中而造成一些伤害的。当我们回到个人生活的场域时,我们是可以将面具摘除的。

同场加映:瑞典独食学:一人吃饭不孤独,而是用一顿饭安定自己

我们可以调整我们的心念,避免陷入那套自动运作的程式中。而一个很有效的调整方式就是尝试集中自己的精神:轻松地坐着(既不要懒散,也不要紧张),轻轻把双眼阖上,试着观察自己的呼吸,试着不去影响它,而只是要观察自己在呼吸。每天早晨起床后试着做五分钟这样的练习,若感觉不错,可以试着延长时间。觉得能增进生活品质的话,可以再进一步在市面上找寻更多适合自己的静心方法,这便是实践真实独处的开端!

当我们逐渐可以意识到我们的自动导航程式运作时,我们在个人生活中或许就有机会与他人建立起更有意义的连结,这是真实独处带给人们的重要帮助。如果我们深化我们的静心、冥想,有更多的独处时间,那么我们的内在空间会更大一点,觉察力会多一点,对人际间的空白会习惯多一点,然后僵化的生活改变的余地因此就更大了一点,与人之间的真实连结便会更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