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孩子不虞匮乏的生活,精神、物质上服侍地服服贴,会让孩子长大后容易受挫?

我之前花了六篇文章,探讨从出生到青壮期的六个阶段,因着“负向”的家庭教养以及学校环境的人际互动,所造成的性格问题,而这种心理-社会的发展任务的长期失败被累积下去的结果,则被称作“发展不良”(malignancy):

  • 生命第一年:不信任感→人际退缩(withdrawal)
  • 第二、三年:羞愧与怀疑→强迫(compulsive)
  • 第三~五年:罪恶感→抑制(inhibition)

上述三个阶段,主要是以家庭教养的影响力为大,因为在正式上学之前,小孩子的精神重心就是父母(当然,如果有手足也计入)。他的环境、社区、关系就是由家人所组成(今天的文章先把重点放在这三个阶段)。

不过,我们很少留意“正向”也可能造成的问题!强调信任、放任自主、凡事鼓励⋯⋯乍看起来,是今天教养论调中的理所当然,但问题就在于“过于正向”。事实上,由“过于正向”造成的人格及人际问题,往往要长大成人以后——一般在青春期阶段,问题便渐见明显——才会有深切的感受与体会。心理学上,Erikson 称为“适应不良”(maladaptive)[1];若我用一声呐喊来表达这种适应不良,便是:“世界才不是父母小时候说的那样!”

推荐阅读:专访厌世姬:心灵鸡汤式的正能量,反而是另一种消极


图片|来源

“不会怀疑别人的人”只会让自己蒙在鼓里

你会不会发现自己常常因相信他人而受骗?或者即使受伤多少遍,你还是天真的抱持“信任他人”的美德?然而,你也会事后疑惑,为何别人这么聪明?为何自己都看不到事情原委?

这里可能存在一个因“全然信任”所导致对现实的“感觉扭曲(sensory distortion)”,在学理上一般与环境-母亲(environment-mother)有关。

我们不妨以经典日本动画《库洛魔法使》来思考。主角木之本樱(小樱)的母亲天宫抚子,在她三岁时便离世。虽然小樱因为当时还太小,对母亲毫无印象,她却深信母亲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当然按剧情,我们也会认同),然而,问题在于这份“全然信任”是由大量的想像而构成,小樱失去了在生活与经验中去验证、修正、发现母亲可能“不是完美”的成份——如此,她便无法学懂怀疑的能力——再加上父亲藤隆与哥哥桃矢无微不至的呵护,小樱的家庭提供了“全然信任”的性格特质。

只可惜,喜爱《库洛魔法使》的粉丝也不得不承认,小樱对他人的“信任”,这份“美德”常常只是一种“单纯(蠢)”,而且她无法发现这是一个问题:(1)从山崎同学每次编作的假故事总是能骗到小樱、(2)拥有魔力的观月歌帆老师出现的第一天,小狼便提醒小樱要多加注意,但她只相信观月老师给她的“首次好印象”、到(3)暗地里给予小樱考验的柊泽艾利欧,曾在第 55 集藉由替身去跟小樱说:“妳是笨蛋,而且是超笨那种(才会无法察觉)!”,以及在第 65 集直言:“(小樱一定不会发现),因为她根本是一位不会怀疑别人的人。”

推荐阅读:冲动、天真又好骗?火象星座,真的有所谓“笨点”吗

小樱总是全然对人信任,毫不怀疑他人有立心不良的意图,使得她在最新的《透明牌篇》中,亦毫不觉察“小樱牌”会变成透明其实是小狼暗地里的杰作,或新同学诗之本秋穗及她的执事海渡一步步带给自己的危机。

可以设想,如果小樱无法在春青期,从现实的互动中学会怀疑、适度信任的能力,她日后投身社会、少了总是呵护她的家人与朋友,便会在人际关系中碰壁,在那些别人眼中清楚不过的事情,继续独个儿蒙在鼓里。

不少人的问题其实跟小樱类似,因为若无法修正环境-母亲“不是完美”的部份,就多少会出现程度不同的人格障碍——也就是,母亲过于完美,所以我只应该听她的——人们的信心,来自依赖与不怀疑某个权威所提供的既存事实,这使得受骗一事变得容易。


图片|来源

“连我爸爸都没打过我!”别人一定要满足我?

小时候,我们很需要尤关“支配感”的自主。如果能够“抓住-得到”,便相对能够“放手-放下”,继而启动对环境的初步探索,在心理上则是得到初步的自由意志。如此,今天有一种父母教养主张便是扭转过去打骂与放养的方式,改为全然地满足小孩的各种需要,对他们千依百顺,给予一切所欲望的。然而,在这种甚么都能得到,同时代表甚么都可以抛弃,而且父母都只听命于小孩的背景下:

这往往存在一个因“过度自主”所导致对行动的“浮躁冲动(impulsivity)”,所以它一般与环境-父母(environment-parents)的教养有关。

好比一位在富裕家庭长大的男士,从小甚么游戏机、手机、跟朋友外出吃饭或夜唱的钱,父母都全力满足——他认为他做甚么都可以,他是王子!在国中逐渐经验到青春期的冲动时,他居然在课堂上直接掏出阴茎手淫,后来更鼓励其他男生一起加入手淫比赛,吓得女同学和老师连番尖叫,而他彷佛还不知道问题在哪(Erikson 认为浮躁冲动往往带有一种“不知羞耻”的特质)。直到某一天他的父母发觉事态严重,不应该如此“宠容”他之际,他便以离家作为威胁,要求父母继续提供金钱的满足。

有王子当然也有公主,这些女生在童年也许只是一位集万千宠爱于身的平凡、单纯小孩,她总是被父母(更常是父亲)视为掌上明珠。直到长大以后,她们对关系的要求亦是如此顺理成章:“这个我要得到、我想要那个包、明天准时接我下班”。可以设想,这就是为甚么当她们在关系中受挫、被指正错误时,我们耳边会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连我爸爸都没骂过/打过我!”出现。

这种被“过度自主”所养成的“自大”跟能力不一定有关——只是人们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想要的事一定能够得到——却是跟“特权”有关:别人应该要满足我!别人一定要给我想要的、使我高兴!

这些想法是“王子病/公主病”的心理现实,但它也仅仅是心理的现实。临床上发现,这种被自恋笼罩的个性,会使得他们无法了解自己在关系中也有一半的责任。即使看到错误,也彷佛因为某种特权,而没有认错的可能。

推荐阅读:阿德勒的正向教养学:该如何知道,孩子是否被我宠坏?

“都是你的错!”把事情当作理所当然

当小孩再大一点,从积极地探索世界所获得的“主动”,并从中找到行动的“目的”,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这心理成就往往由整个家庭氛围(family-environment)所支撑、容许、默许,好比孩子对某一个父母表达的占有及竞争,是无碍、修饰、还是受到责斥?一旦没有界线,任何小孩的“主动”都得到实现,那么:

父母可能只是让小孩充满“过份主动”而渐渐发展成“冷酷无情(ruthlessness)”。

从字面上理解,我们可以说这个小孩为求达到目的,不理会别人感受、不顾及人情世故、不把他人放在眼内⋯⋯不过,在更深层次去看“无情”,其实代表人们潜意识中认定母亲“理所当然”要为自己的错负责、要承受自己的脾气与情绪、要迁就自己的要求与欲望。

为何是母亲?因为母亲一般是那位与小孩有心理上的融合、给予无限注视、无条件承受小孩的生理不满(饥饿、屎尿、生病)及心理不满(脾气、反抗、恨意)的人。而当这个家庭一再默许小孩的“过份主动”,即母亲总是被他独占时,他便无法学会把母亲视为另一个独立个体,也无法把父亲纳入生命之中,甚至不屑父亲的地位——因为父亲一般是站在严禁与规条的颁布位置,以及应该是独有母亲的那位。

因此,Winnicott 才说,要缓解“冷酷无情”,小孩必须渐渐认清母亲是作为另一个人类,认清家庭中有父亲的位置,认清自身占有欲的情感冲突,从而找到成长的新方向(伊底帕斯情结的解决)[3]。可以说,由于无法“过份主动”,小孩子多少要有一点“健康的自卑感”,它代表人要放下自己的全能,要接纳他人作为有别于自己、有独立意志的个人,学会在达成目的之下,发展情感的互动、顾及彼此。

我想到,当张宇在〈月亮惹的祸〉中一再重覆恋人关系中的“都是你的错!”之际,在潜意识的层面,那接着唱的“轻易爱上我,让我不知不觉满足被爱的虚荣”和“你对人的宠,是一种诱惑”所指涉的女人,怎可能不根植于从生命之初就注视、溺爱与宠爱的母亲。

结语:过度正向的恐布

为了回避负面,我们可能一味走反方向“甚么都要正向、正能量!”,却导致一种日常生活上的“适应不良”。即小时候,父母都教我要对人(其实只是指他们二人)全然信任、说我是公主/王子,全世界都会满足我、或是在家里都是让我做主,说他们都会迁就我⋯⋯然而,长大以后,我们常常会感到一种:“世界才不是父母小时候说的那样!”

这就是过度正向所造就的恐布,它跟负向的教养一样,大大地扭曲了人与现实的关系。如果说负向教养提早让人无力、无助、无望,那过度正向的教养便是一颗糖衣的毒药,让人们在日后变得不适应、不明白、不接受而受苦。

下一篇文章,我将把出生到青壮期的后三个阶段,即小孩子的精神重心开始从家庭转向学校,那些同样由“过于正向”教养与适应所造成的性格问题,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