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感到无力,也许是因为你想要的太多,但却没办法全部弄到手。缩减自己的渴求,也许可以帮助你。

文|艾草
转载自公号: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关注自我和内心,觉察即自由。

在后台,我们会收到一些小夥伴对“人生真是太难了”的感慨,最近就有这么一条:

“KY 你好啊。最近我负责的项目结束了,本以为能好好休息,结果发现我好像闲不下来。在办公室事情不多,但心里有些慌,总想着后面发生些什么事要应对。下班到家也不知道干啥,看着乱糟糟的屋子也懒得收拾。看书看电影都没心情,就给自己做各种计画,想多学习、多接触新知识,但又觉得不太可能实现。最近我也睡不好,躺到床上,脑子还是停不下来,好多事都冒出来,理也理不清楚,尤其会想到自己的发展,想到别人对我的看法评价。天天这么想很心累,我想过得轻松点,请问该怎么办呢?”

相信不少人会有类似的情况。现在的社会变化也很快,好像只有不断观察、琢磨才能获得更多机会、过得更好,所以我们希望自己变得更优秀,在多个方面都努力,结果却陷入了过度思考和过度的忙碌中。

所以,今天我们就聊聊如何应对这种身心俱疲的状态,过上简单自然的生活。


图片|来源

为什么生活让人越来越疲惫?

除了社会节奏本身在加快之外,很多人会过得越来越累,和当前社会上流行的生活观念有重要联系。以下三种生活观念或习惯,可能会让人陷入过度忙碌状态:

1. 依赖消费来建立自己的身份感

我们会在生活中展现自己是怎样的人,有人更多通过自己的内在,比如言谈举止,有人更多通过自己的外在,比如穿衣打扮。而如果过分依赖表面的东西来确立自我身份,容易走向误区。

比如有些人盲目跟风,积极追随各类社会流行,比如有些人缺乏节制地消费,买的很多东西不是为了正常使用,之所以追赶新潮、买买买,更多是为了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让这些东西代表自己。

延伸阅读:匮乏心理学:习惯冲动购物,是因为内心渴望被爱

2. 将社交关系作为人际资源

丰富的人际关系,有时能提供有效的支持,可能带来新的人生方向。然而,这样的关系往往需要长久的投入和维持。而现在,很多人更在乎人际关系的数量,忽略了关系的质量。他们奔波于繁多的聚会联谊,努力认识更多人,却忘记了多陪伴重要的亲人朋友,也忘记多陪陪自己,很少关注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当然,不少人也不再费力社交,但是看到别人呼朋唤友,仍会觉得自己是孤单的,好像在交友能力上有所不足。其实,适合自己的人际状态才是最重要的,或许我们不需要多少泛泛之交,只要能支持自己的两三人。

3. 觉得兼顾多面才是真正的优秀

近些年,社交网络上流行着“人生多面手”的故事,比如有些人是斜杠青年,既会写程式,也会潜水,又开着一家餐厅,比如有些人不仅事业成功,也能非常好地照顾家庭⋯⋯这样多样性的生活确实能拓展人生边界,但也会让人从原本应该专注投入的事情上分心,将注意力投向别的地方,在许多的可能性中迷茫失措,耗费过多精力而焦虑不安。

不难发现,这些对生活的认识之所以会让我们过度忧虑和忙碌,是因为这些生活的标准更多都是建立在外界评价上的,缺乏自我价值上的肯定。

社会上的优秀标准有很多,从考上知名大学到供职于行业顶尖公司,从人脉发达到跨界多面手等等,而这些是否适合自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很多人考虑不多。他们焦虑于在这些标准下会得到怎样的评价,苦思这怎么更接近这些标准,反而忘记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忽略了对自身价值的追寻。


图片|来源

拒绝贪多求全,你需要一点“精要主义”

那么,该怎么减少外界标准对自身的束缚,从贪多求全的心理中走出来?
 
商业策略师 Greg McKeown 提出的“精要主义(essentialism)”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应对。精要主义的核心很简单,就是:将珍贵的时间和精力尽可能集中在对自己来说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事上。

想要在生活中更好贯彻精要主义的思想,我们需要记住三个关键:

1. 选择:选择自己要做的事

当代的生活比过去有了更多选择。面对生活中的诸多选项,选择的意识、选择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了。很多人会迷失在庞杂的选项之中,甚至沈迷在诸多可能性之中,而忘记了去做选择,这无形中让我们交出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权。

所以,我们要多意识到,自己应该去做选择,这本身是一项值得我们提升的重要能力,只有敢于做选择、更好地做选择,我们才会更主导自己的人生。

2. 选择:从众多事项中选择出最关键的

有了去选择的意识,我们面对选项,要用心地思考这些选项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选择了其中一个选项,我们可能会面临什么,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可能会获得更好的回报,这就是选择的过程。

3. 取舍:做对我来说更重要的事

选择每个选项后,我们必须进行取舍。面对取舍,有人看到的多是“舍去”的一面,觉得自己无法承担更多而自我怀疑,但实际上,取舍是无法回避的事,舍去某些东西不是无奈的放弃,恰恰更突出了选取的东西的重要性。取舍时,多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在思考选项的利益得失之外,也多体会它们对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这三个关键词,我们就会逐渐迎来思考和行动上的变化。

在思考时,我们会从“所有事、所有人”逐渐变成“更少、但更好”。以前,你面对生活可能想:“我必须这样”、“这些都很重要”慢慢地,你可能会多告诉自己:“我要想像怎么选择”、“我想像哪件事是真正重要的”。

在行动时,我们会从“盲目追求更多”逐渐变成“有节制地做更关键的”。以前,你可能会在事情紧迫万分时才被动地回应,或是面对他人请求就不假思索地答应;慢慢地,你可能会在事情很多时先暂停下来,辨别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对于那些不太必要的事,你可以直接地拒绝。

推荐阅读:开始极简生活,既能改善负面情绪,还能增进人际关系?


图片|来源

如何过上简单自然的生活?

除了用精要主义思考和行动,我们可以结合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过得更简单和轻松。

在物质生活层面上,我们可以尝试:

  1. 扔掉多余的东西:打开抽屉和衣柜,你可能发现很多东西搁置已久,也不想再使用了,那不如给它们找到更好去处,比如捐赠给别人。断舍离,不仅会让房间更整洁,也会加强我们对自身需求的了解。
  2. 合理进行消费:为了减少购买不必要的东西,在每次购物前列出必要商品清单;在思考哪些东西要买时,多考虑使用时的舒适方便,减少对华丽品牌的过分追求;还可以培养定期储蓄的习惯,节制自己的消费力。
  3. 逐步培养极简意识:一开始就在重要的生活领域践行极简主义或许有些困难,我们可以从小事逐渐开始,比如旅行前列必备物品清单,比如在房间里先开辟一小片干净区域,逐渐扩大。当我们习惯了这种的方式,就可以慢慢转移到更重要的方面了。

同场加映:给大人的阿德勒教养学:不要害怕让孩子过简单生活

“以前我很爱买东西,一去超市就买好几袋子,塞得冰箱满满的,很多东西过期了都没吃没用;电商平台一促销,又是一大波衣服、日化用品,屋里乱糟糟的。后来决定存钱,就想着改变这种习惯。 我给自己建了个储蓄帐号,开始列购物清单,每次换季时断舍离,终于改变了之前的习惯。后来,我自然而然在更多方面也实践这种节约的生活方式。我去超市自己准备布袋,也在尝试全食主义,自己在阳台也种点菜,不仅觉得生活不再那么乱作一团,似乎自己的心情和想法也很清楚简单。”——小鹿,28 岁,教育工作者 

在人际关系和个人心理上,我们可以尝试:

1.明确自己的边界:有时渴望获得更多人际关系,我们允许别人对自我边界的侵入,与他人过度纠缠。对此,我们可以多思考哪些事是自己愿意许可的,哪些是不愿接受的。当别人越过边界时,尝试诚恳表达出来,让别人知道你的真实感受,这会让人际更简单。

2.维持真诚的人际关系:有些关系是否值得投入,可以多询问自己的感受,因为真正需要的社交常常是支撑性的,而不是消耗性的。如果一段人际关系让你感到情感和精力上的耗竭,或许你需要思考需要继续维持下去,或是思考如何改善她。也要多珍惜身边的人,珍惜你的家人或伴侣,珍惜那些支持你的朋友。

“我从小到大热闹惯了。工作时换了城市,独自租房,同事氛围不太亲近,让我很不适应。于是,我周末参加各类兴趣活动,想认识更多人,最后没找到特别聊得来的人,觉得很孤单。后来,之前的好朋友给我打了几次电话,我才醒悟过来,虽然身在两地,但原本的友情依然值得付出和维持。朋友不在多,也不必贴身相伴,更在于两人的支持和默契。”——雨天的云,25 岁,网路从业者

3. 尝试独处,探寻自我:想要更好地了解自己,与自己安静的相处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尝试在每晚腾出一段独处时光,不必太长,十几分钟到半小时都可以,你可以安静地回顾最近的心情和感受,了解自己心里的想法和渴望。

所以,无论精要主义还是极简主义,都希望人能将完全指向外部的目光更多地转向我们作为独立自主的人本身。这样我们才能贴近那深藏在内心的原生力量:我喜欢什么?我的感受是怎样的?我最认可的价值是什么?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些问题的回答,才是我们内心深处最珍贵的力量源泉。在我们在寻找这些回答的过程中,我们就是在众多选项之中去选择、去取舍,去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这是一个删繁就简,逐渐明晰的生活历程,自然会给我们带来一种简约轻松的生活。

希望我们都能从一片嘈杂中听到自己的声音,去迎接真正属于自我的简单而珍贵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