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回家乡,你发现路上多一家便利商店;回家后你发现那边少了个家具。这些变化,你都没能亲眼见证。

前几天我难得回家,我弟跟我讲了一段语重心长的话:“这些年你常常不在家,早出晚归、追求自己的梦想,你都不知道,家里面改变了多少。”他语气很平静,但是我可以感觉得到,这些年来家里面的大小事情,都是由他一个人撑着,举凡家里面有人临时生病、房子哪边漏水、什么东西坏掉,都是他处理的——尤其在爷爷过世之后。

“你知道吗,浴室的柜子是爷爷生前的时候订做的;冰箱旁边的架子,也是爷爷还在的时候弄的,我们的厨房,都是爷爷自己贴磁砖贴上去的。甚至我们家浴室上方的橱柜木板,当初都是爷爷架的。可是随着他年迈、离开,家里面修缮的工作没有人做。老爸全身都是病,妈妈年纪也大了,现在连洗衣服要爬上爬下都变得很不容易⋯⋯我能够做的就是待在这个家里,有什么忙,我可以帮忙的就尽量帮忙。”我弟一边玩天堂二,一边若无其事的说,但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悲伤,正在慢慢酝酿。

延伸阅读:五十岁开始的空巢期: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把孩子推出家门去

我一开始以为,他是想念爷爷,想念他厚实的手掌、想念他像是哆啦 A 梦一般的神奇技术,可以修理家里的各种东西⋯⋯然后想到这里有想到我自己,我会喜欢修理东西、捏黏土、制作物品,或许或多或少,都是来自爷爷的基因。原来爷爷走了,却还有一部分的血液流在我的身体里。


图片|来源

失去是改变的开始

但后来我发现,我真正感到悲伤的是,原来这么多年来家里一直在变化、各种我们在童年、青少年、求学阶段适合我们生活的家具和物品,慢慢变得不再适合。尤其是,随着父母越来越年迈,有些身体上面的限制也越来越多(例如膝盖,最近全身酸痛的我很能够体会这种感觉),很多以前他们可以做的事情,可以拿得到的东西,现在都要依照逐渐衰老的身体做一些调整。例如洗衣机放在过高的台子上,以往可以轻松爬上去洗衣,现在可能需要一个梯凳;由于换了免治马桶盖,盖子太长立起来会打到上面的柜子;5 楼的神明厅,每次逢年过节拜拜的时候,我们都会把煮好的菜端到 5 楼去拜,然后再拿到 1 楼大家一起围炉,可是因为上一代年纪都大了,实在是不堪负荷每一次爬五层楼的楼梯,所以打算把神明厅搬下来⋯⋯。

这些种种,都是因为家庭成员的改变,岁月的更迭,需要做出来的调整。换句话说,因为每一个人都在长大、每一个人都在衰老,有的人出生有的人离开,所以原先很适合生活的环境,开始出现了“不适合”。这就是为什么居家修缮如此重要,毕竟一砖一瓦,都跟着这个家庭一起长大。有时候想一想,如果可以有霍尔的移动城堡就好了,连家里都不用打扫,自动就可以把家里面变成“想要的形状”。

延伸阅读:“结婚后要不要跟父母住?”其实要一起生活,年迈父母比你更焦虑

“所有的改变,往往是来自于失去。”我弟跟我说,因为失去了健康、失去了某些人,所以我们不得不做出改变,才能够继续接下来的人生。当然,不改变也是一种选择,只是代价是你必须忍受着某种不方便,视若无睹的碾过每天的日常(就像办公室有一些坏掉的东西都没有人要修、掉在地上的纸屑三天都没有人去捡等等)。

从“知道”到“做到”

很久以前,我就从书上读过“家庭是会长大的”的论述,家庭里面的空间摆设、家具更迭,也要跟着家庭成员一起转变,不过“如此切身体验”倒是第一次。你也可以找一天,仔细观察你家的家具、摆设、空间,和小时候你记忆中的样子,有什么不同?有没有什么东西是本来存在后来被丢弃的?有有没有什么是本来没有,但后来又添购的?这些离开与加入,都成为这个家的一块拼图。

“对不起,我先前真的是花太少时间在家里了。我都不知道,这些日子以来让你如此辛苦。”我说。

“知道不重要,做到才重要。”我弟一如往常的犀利,刚好戳中了我的罩门。我心想,既然“知道”到“做到”这条路这么长,不如现在就做吧。于是我到工具箱里面拿了白胶、还有一些我在做模型的工具,把家里面剥落的木板、坏掉的墙角、螺丝牙松脱的木门、还有很多我自己可以修补起来的东西,拿起双手,像当年的爷爷一样,让它们回复成原先可以用的模样。不知道为什么,内心有一种在其他的地方无法获得的成就感和温暖。

那天夜里,我梦见了爷爷骑着脚踏车载着我,去巷口买锉冰,夏天和回吹在脸上的感觉,非常清晰。是啊,爷爷离开了,家庭转变了,但我也长大了,我有一双爷爷留下来的巧手,把这个逐渐转变的家,捏成适合这个时代的我们,生活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