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心情不好哭闹,别急着斥责他,试图用玩具等安抚他。试着听听他怎么说吧!

“你哭什么哭!”

“你再哭啊!”

“你是不会用说的吗!”

很多孩子在不顺的时候,总是用哭的。哭是他们最自然直觉的反应。

当我们认知他已经够大,应该可以用简单言语表达需求的时候,对于哭闹的孩子就变得无法接受(对婴儿我们就完全可以,因为认知上我们理解他们根本不会说)。但是到底孩子多大,才叫做“应该可以用说的”,就非常主观,而且因孩子而异。同样的,父母的耐心,也是因人而异。


图片|来源

话虽如此,柔性要求孩子“用说的”却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是:柔性(而非情绪性)并且邀请他主动片片断断陈述她的需求(而不是帮他说、也不是用猜的)。

孩子如果哭闹后会被大声吼回来(你哭什么哭!),或是被忽略(你哭啊,等你哭完再说),可能因为害怕表达情绪,而选择压抑或是逃避。他只知道哭是不被接受的,哭无法换来他想要的结果,所以他不哭了,但他没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

孩子如果哭闹的时候,大人就会一直问各种问题,猜测各种可能,或者把所有能提供的东西全都拿出来(是不是要喝水?是不是饿了?饼干?球球?抱抱?困了?车车?)等孩子最后被安抚下来,他搞不好还是没有得到他一开始想要的,但他得到了“安慰”和“注意力”所以他也不再那么坚持一开始想要的东西。所以,他不哭了,但他还是没学会如何正确表达。

推荐阅读:剧场妈妈|大人或小孩,都该卸下面具,拥抱真实自我

可惜的是,缺乏练习表达的孩子,成年后在关系中,当他遇到了不顺心,有所需求的时候,可能也会选择压抑逃避、或者哭闹着要人安抚要人猜,只是关系中的伴侣毕竟不是爸妈,一般人很难忍受伴侣用这种方式沟通,也不想多猜,也不想每次都安抚好久,而不擅表达的成人,自然就会用其他方式(但偏偏不是好好用说的)再去让对方注意到他的需求,希望换来对方的安抚。严重者就可能成为情绪勒索的样貌,只是他们恐怕不是故意的。

如果你的伴侣有这样的倾象,可以试着耐着性子邀请他用说的,什么都可以讨论,不要怕说出来。如果你自己发现自己总是无法让对方瞭解自己,也可以回想,自己是不是常常说了很多话,但是漏了“自己到底要什么”。

情绪勒索,是可以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