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可以喔”等等的制止行为、言语,即使接收的是还不会说话的婴儿,也会影响到他将来的行为模式。

系列文章上一篇:“找个伴侣不如养只宠物”你不信任人,可能和童年经验有关

你会常常在人际交往的时候,如学校或职场上,感到一种羞怯、自我怀疑、想表现却不该表现的困窘感吗?以及在感情上,会常常因为爱人不在身边而焦躁不安,有一股要控制对方,比如要求每时每刻报告行踪和检查社交软体私讯的意欲?然后,你会否带着疲惫的心,发现屯积某种重复的东西,比较能安慰自己?甚至,如果比较有内省能力,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有时候很倔强、固执、总是因为一些小事情,而爆发跟爱人或友人间的战争?

如果上面的描述有说中你的一些点,那这篇文章应该会对您有点帮助,至少知道问题的根源可能在哪!


图片|来源

“好好抓住,才能好好放手”的童年重要性

我先简单摘要〈“找个伴侣不如养只宠物”你不信任人,可能和童年经验有关〉里,提到早年照顾对“安全感”的重要性:环境与世界,最初是由父母所代表的,他们若能够稳定地满足婴儿生理与情感的需求,婴儿才会发展出“信任”自己与他人的能力。相反,要是早年照顾是被拒绝与不稳定的,他便倾向对世界充满“不信任与害怕”。这样的小孩,以及长大以后,很容易认定他人是有敌意且不可信任的;与此同时,他的自我也是弱小、无能、不值得信赖。

这种根植内心、对自身与世界的不信任感,主要发生于生命的第一年,这种童年影响使得人们倾向从环境中退缩,以自我保护。不过到了第二、第三年,不论在肌肉、知觉、语言上,小孩的掌握能力也大大提升,他面临人生中的第二个重要阶段,精神分析师 Erikson 所说的肌肉-肛门期(muscular-anal)[1]。

在生命的第二、第三年(肌肉-肛门期),婴儿能力的发展中最重要的,是“抓住”与“放开”。这个能动性与自主性,会成为日后孩子面对冲突的反应与态度的原型。

大家可以想像,如果小婴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爬行、发现事物、把东西抓紧在手中,或许把它放进嘴巴含着,然后把它丢掉,他就会获得“自主”(autonomy),发展出自己的“意志”(will):“我能够按自己的选择来行动”。

推荐阅读:当你越害怕成为失败的父母,孩子就越担心会让你失望

相反,如果小婴儿无法发展自主,好比照顾者总是限制他的行动,不让他东抓西摸,把他紧抓的东西拿掉,那么,在小婴儿心里种下的,便是无法自主、无法按意志行动的,羞愧与怀疑(shame and doubt)。

我记得有位忧郁症个案曾跟我说:“你得到过某个东西再放手,跟从来没有得到过而跟自己说不想要,是两回事。”在童年的情境中,若能够好好抓住,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拥有,亦因为拥有过,所以能够放手——他用一句话勾勒了他的童年问题。


图片|来源

如厕训练,一场自由意志的亲子战争

Winnicott 也从他多年的儿童临床工作中[2],发现大约从十个月开始,小婴儿因为身体活力的成熟,他学会抓住与放掉东西,这是一种尤关“支配感”的成就,他能够充分享受当中的情绪体验。当中所蕴含的母-婴良好互动,使得小婴儿会有一种“真我”(true self)活着的满足(对应前文的“自主”及“意志”)。

“抓住”与“放开”对环境的支配感,会一直扩散到各种层面,而最着名的便是大家多少听过由佛洛伊德提出的肛门期(anal stage)。大概从一岁开始,最晚到发展出简单语言能力的三岁,小孩开始不能想尿就尿,他最好先告知成人、学会忍耐、在适当的时间及地点才排出便便。

同场加映:怎么让孩子戒掉尿布、学上厕所?“安全感”是一大关键

因此,如厕训练便成为了一个尤关“支配、自主、意志”的亲子战场。大小便被视为要受到规训的脏东西,小孩应该对它感到嫌恶及羞愧[3]。举个例子:

有一位母亲向我求助,因为她三岁的儿子突然忍便了一个星期,以往配合好的如厕训练都功亏一篑。探问之下才发现,在儿子忍便前,那位母亲因为出国,而把他留给外婆带了五天,期间他一直情绪不稳定,不断询问妈妈甚么时候回来。因此,问题是小孩生气了,他以忍便(用肛门“抓住”东西)来向母亲抗议,表达自己的自主与意志。

这就是佛洛伊德所说,“排便意味着跟环境作主动的妥协,拒绝排便则代表着对环境的违抗”的意思。由此可见,“抓住-放开”、“忍便-排便”、“拥有-放下”,这些早期与照顾者互动的品质,会成为日后人格与行为的基础,所以 Erikson 才指出,抓住可以代表爱与恨的方式,而放开同样,表示把东西丢掉的愤怒,甚至是消极的处理。

强迫、控制、倔强的心,背后有着失控的恐惧

不管之后会不会放掉,但为了得到、占据、拥有某个想要的东西,小孩子会拼尽全身力气去争取。然而,当这件事一直受挫或无法满足(来自如厕训练的“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排便”和不能拥有某物“人无能于抓紧手中的宝物”),人们长大以后,便可能变得羞怯与自我怀疑。常见的情形是,在职场上,人们想去发表意见或争取机会,但立即感到不该,焦虑若是行动了,就会发生可怕的结果。

然而,渴望得到、占据、拥有的欲望不会就此打道回府,一旦加上上一篇文章里提到的“安全感缺失”,那么人们终究会去控制、屯积某些东西,作为安慰与安全感的补偿——

  • 在关系上,可能会变成一个欠缺安全感,而总是需要情人报告行踪,禁止他/她跟异性接触,常常检查对方手机各社交帐号的“情感控制狂”。
  • 在物件上,我看过有个案由于无法相信环境的稳定、又缺乏自信,因此他必须收集大量让他安心、能被控制的物品(家具、娃娃、玩具、宠物、动漫人偶等)。
  • 在性格上,人们可能有一些旁人难以理解的原则,好比无法忍受同事碰到自己的桌子,那个举动彷佛等同入侵个人的绝对领空,然后开始生闷气、用酒精消毒、甚至因此跟同事吵架。


图片|来源

结语:让我们鼓起追求与放下的勇气

事实上,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上文提到的问题,每个人的人格中,总会有着那些“不信任、羞怯、怀疑、控制、强迫”的成份。只是可能比较幸运,父母的教养整体上够好、或更常遇到正向的生命经验,使得某些人比较能够跟自己与世界作出妥协,在问题面前,找到更适当的回应或解决方式。

因此,如果我们是比较不幸的一群,常常受到文章开头那些现象所困扰,那也许可以试着想:

那些心中羞怯与怀疑的感觉其实来自童年,它对我们而言很真实,却不一定是真的。如果一直被它绑住,那就算渴望的东西就在眼前,也会因着不敢伸手而错过,不是吗?

那些心中害怕失控与失去的感觉其实来自童年,那的确让人很想要控制身边的人事物,来让自己安心,可是,今天抓紧紧的已经不再是当年抓不住的“那个东西”了。如果我们过度保护自己、控制他人,不试着放下过去(虽然在临床上,很少人会意识到今天的问题与久远的童年、那些可能已经无法求证的往事有关),难道这不会导致再次的失去吗?

下一篇,我会接着上一篇和本篇,继续书写婴儿的成长对今天的影响,主题是一直缠绕心头的“罪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