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发现,原来当个没想法、软弱的人,是她被这个家指定的角色。而这样的没想法,是她当年的选择。它确实在当年帮了她一把,但现在,又带给她什么限制呢?

我有位朋友,她常会说:“我这样说,可以吗?我没什么想法,你有什么建议能让我参考吗?我的意见不如你,就造你的意思做吧!那件事我做不到,我能麻烦你吗?”

她擅长人际间阅读空气,把所有人的表情与气息全刻印在自己心里,以调整自己的说法行为,顺应着环境。对她来说,别人的建议是圭臬,惹别人不高兴是罪大恶极。

推荐阅读:“真实的我,妈妈还会爱吗?”从梦境看你潜藏的童年恐惧

有天晚上她哭着来找我,说她受够了。她早上在会议上发言直接被跳过,下班时男友突然传了讯息说清明连假已订好饭店,原本因公司活动需自主加班的她,感到无奈不已。她认为会被这样对待,跟她没自信、很软弱有关。

“我也希望自己能变得厉害一点,像别人都有自己的一番独特见解,让所有人都看见我,尊重我。但事实上我就是很没想法,也没什么自信”她说。

“我不这么认为,”我说到一半,她看向我。“我有种直觉,原本的妳很强壮,也很有力量,绝对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我在猜,因为某些缘故,妳需要把这些特质藏的很深”我说。

她狐疑地问:“我有吗?还有,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回应她:“也许在过去的特定时空脉络下,妳必须这样做,妳让自己没意见,个性乖顺,才能生存。这有让妳想到什么吗?”她听到我的说法,眼睛亮了起来,就像惊讶地发现原来有另个世界般。

后来她发现,原来当个没想法、软弱的人,是她被这个家指定的角色。

“为了父母的爱,你决定成为了谁”Bowen 家庭系统理论:你拿自我,去换取爱吗?

精神科医生 Bowen [1] 在研究家庭时发现,每个人都有个体性需求与连结性的需求,我们希望独立自主,也渴望与人连结产生归属。若一个人情绪够成熟,能适当地在两端点间寻求平衡,能做自己不感到罪恶,能寻求连结而不丧失自我。

一个人的“基本自我”从原生家庭的情绪系统中所建构,若基本自我够完整,能有效满足做自己与寻求连结的需要,不容易受到他人影响;倘若家庭常有情绪性的对话、容易受到彼此情绪所影响,即会发展较少的基本自我。因为他们必须用“自我”来交换他人情绪的缓解,解除焦虑。比如你为了提升父母的自尊,也可能你避免家庭冲突,也或许你帮了爸妈吸收他们无法承受的脆弱。

因为从原生家庭中建构的基本自我少,所以他们在进入不同关系后也习惯与别人融合,将不完整的自我依附于他人身上,渴望他人肯定与喜爱,在乎别人意见想法,理智与情绪容易混肴,也无法达成心理的独立与真正的自主。

在她的故事里,从她眼里看出的家,父亲携着经济与力量的优势,成为家中的王;母亲则楚楚可怜地受制于父亲,含泪抱怨婚姻,受不了就要胁要离家。


图片|来源

从小她发现当表达与母亲相左的意见,母亲会出现挫败的眼神,让她觉得自己做错了,那份被遗弃的恐惧弥漫在她的心里。有天她才懂,只要展现强壮或力量,会引发母亲的挫折,引来罪恶感与恐惧,所以她决定成为乖顺、没想法的女儿,所有事让妈妈做主,这样一来,能减少母亲的挫败,降低关系的冲突,也让母亲在母女关系中,补偿在婚姻里无法体验到的权力。或许在她的潜意识里相信这么做,能抵销父亲的控制与暴行。于是她的自我—软弱、需要帮助的形象,在那份决定后诞生,形成她后续人生脚本。看似是她自己的选择,也当年为了让这个家能继续运作,让母亲继续待在家里,她被指定要做的角色。

这个家有种规则默默运行—父母关系中,爸爸透过权力以建构自我,妈妈以软弱、失去自我的姿态来回应;在母女关系中,母亲透过控制她来建构身为母亲的价值,她需要透过没想法与软弱来获取依附的可能。在这个家,他们的自我是从彼此之间互相建构,寻求完整;也因为自我黏着在彼此身上,情绪也容易牵动另个人,于是焦虑总在关系中流窜,每个人都深陷其中、彼此纠结,也无法发展出独立的自我。

她带着这模式,延续到她成年的生活。她相信,要听别人的话,让别人开心,才能被爱,才能活下去。但她把自己看成当年那个小女孩,也把每个人都看成母亲。

推荐阅读:“那是你的渴望,不是他的”不必为了弥补失落童年,就给孩子最好的

所以妳的没想法、没自信,软弱,是你当年的选择。它确实在当年帮了你,但现在,又带给你什么限制呢?

自我的重生:这一次,你可以为自己选择

我一直相信,每个人真正的本质是美好、无限,内在有丰富的潜能与完整的灵魂。只是曾经因为渴求父母的爱,为了因应家庭的需要,在某个关键点,我们决定发展出某种生存模式,例如追求完美、软弱无助、惹事生非等,虽然形式不同,但每个选择背后都有个受伤的孩子,为了父爱母爱,被选择作为特定的角色,也误以为自己需要依附另个人才需要生存。

直到长大离家,不再受到家会崩解的威胁,还是照着同样的方式生活,久而久之,逐渐忘记自己真实的本质,也因受到过去信念所影响,限制了你的成就与关系的样貌。

身为成熟的成年人,你该知道你没这么需要父母的照顾,如果你认为那些角色带给你现在生活问题,那你现在就可以着手改变。我想提供以下几个反思给你参考:

  • 请思考最早的回忆,为了获得父母的爱,你决定成为怎样的人?这份选择带给你或家庭什么好处,又有怎样的代价?
  • 眼睛闭上,感受自己的呼吸,手放在心上,去感受自己内在的力量。去回想三个过去令你感到滋养与充满爱的事件,去仔细看看那画面的自己,去体验当时的感觉,也给出感激。现在,请你用真相去替代过去受限的自我认知,疗愈过去伤痛,也感激过去的生存模式,为自己做出新的决定。
  • 找三个人让他们知道你新的决定,见证你的新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