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拼命地想对孩子好,是因为他们真的需要,还是你想填补自己过去没有过的童年?阿德勒教养学想告诉你的是,应该给彼此在物质和心理上都“负担得起”的生活。

文|简.尼尔森(Jane Nelsen)、琳.洛特(Lynn Lott)、史蒂芬.格林(H. Stephen Glenn)

“我担心孩子过度重视物质。如果没有名牌服装、太阳眼镜、昂贵的汽车,以及我小时候家里根本买不起的那些垃圾食物的话,他们似乎活不下去。”

了解孩子、自己和情况

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消费时代,媒体为他们描绘的是充满崭新、兴奋、美好——并通常是昂贵——事物的世界。孩子很容易认为,没有这些东西,就代表自己的权利被剥夺了。

父母经常因为不想让孩子有所欠缺的错误观念,也给予了孩子太多东西——因为他们自己也有过度重视物质享受的问题。父母经常被孩子“我所有的朋友都有”这种论点说服,而屈服于其他父母们的同侪压力。

当你为孩子提供他可以自己努力得到(或至少尽一份心力)的东西时,你就是在剥夺他学习基本技能的机会。


图片|来源

给父母的建议

1. 如果你负担得起,不要说“我买不起”。说实话。对孩子说:“我不愿意这样花钱。当你自己会赚钱时,你就可以决定如何花钱。”

2. 不接受承诺——要求孩子在得到需要的东西之前,先把工作完成或存好钱。这将能教导他有耐心,先苦后乐。

3. 不要给孩子开放的选择。对于三到五岁的孩子,选择两双符合预算和实用性的鞋子,让他从中选出喜欢的一双。对于五到八岁的孩子,告诉他预算是多少:“我们去商店,你可以在预算范围内选一双鞋子。”

4. 问孩子,“你需要什么?”和“这和你想要的有什么不同?”(孩子可能需要一双新鞋,但想要昂贵的名牌。)对八到十二岁的孩子说:“我愿意以最合理的价格去帮你买到最好的东西。如果你想要更好的,我想知道你会做什么来补足那个差额。”(给孩子一些点子:在星期六时多帮忙做些家事,就能多存些零用钱,或去送报纸。)

5. 对于十二到十六岁的孩子,透过与孩子定期讨论目前和未来的需要,来教他做预算。给孩子约定好的服装预算。透过不评判、不拯救,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

6. 对于十六到十八岁的孩子,开始放手。可以和他讨论你一直以来都提供了哪些物质享受,现在他有办法独立,你希望能在经济上减少为他负担的程度。

提前计画,预防问题发生

1. 培养孩子感恩的心态。在家庭会议或晚餐时间,让家人分享感谢的事情。

2. 避免为孩子提供他想要的一切。这可能导致他认为:“爱”就意味着从别人那里获得物质的东西。

3. 和他讨论关于汽车、汽油、约会和储蓄等事物的需求,以及可以做什么来满足这些需求,帮助年长的孩子规划未来。针对年幼的孩子,可以帮助他为了买冰淇淋或想要的玩具存钱。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抗拒你拯救的冲动)。

4. 当孩子犯错时,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你做了什么选择或决定,导致事情发生?你认为下次应该怎么做?”

5. 鼓励孩子参与志愿工作,无私服务他人,例如帮忙照顾小孩、帮助游民、在节日期间购买玩具给需要的孩子,以及探访养老院。

6. 注意生活中、媒体上和书本里,关于助人比物质享受更有价值的例子。你可以透过赞扬并与孩子讨论来突显这些故事。

7. 别在意“别的父母会如何看我?”这个想法,以抵抗同侪父母的压力。相反的,问自己:“怎样才能教会孩子需要的生活技能?”

8. 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和广告,讨论广告商如何创造我们的欲望—那些事物其实我们根本不需要。

9. 不要害怕简单生活。孩子不仅会从你说的话里学习,也会从你的行为中学到很多。

孩子学到的生活技能

孩子会学到“想要”和“需要”之间的差别,并对自己透过努力(有时在父母的帮助下)来满足某些想要和需要的能力有信心。孩子将从中了解,幸福和满足感并非来自能够购买或拥有多少东西能够决定。

教养指南

1. 不管是哪个年代的父母,都会试图提供孩子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相对欠缺的东西。父母虽然成功地做到这点,但最后经常会怪孩子不懂得对“我们为你做的一切”表示珍惜。珍惜是来自努力付出,而非接受施舍。

2. 比起你说的话语,孩子更容易透过观察你的行为来形塑自己的价值观。如果你过的是物质至上的生活,孩子起而仿效就不是太奇怪的事。

进阶思考

我们让孩子认为,只要他烦你够久,就能拥有任何想要的东西——才会因此而培养出物质主义。这是因为我们不尊重自己设定的限制,并用做不到的事来威胁孩子。

我们经常敷衍地说“我买不起”,但当孩子从未尝过缺乏的滋味,想要的大部分东西都能轻易到手时,“我买不起”究竟意味着什么?

当孩子说她想要一辆新的脚踏车,而爸爸说他买不起时,她会好奇,“爸爸到底在说什么?”她回顾过往经验,想起的会是:“上回爸爸说他买不起,我烦他烦了三次,最后才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所以爸爸的意思一定是我烦他烦得还不够,所以他还没办法先处理我的事。”

爸爸说:“我买不起。”

她说:“求求你、求求你。”

他向她确认:“不,亲爱的,这次我真的买不起。”

她说:“求求你、求求你、求求你。”

最后他说:“妳知道,我唯一能考虑的方法是用信用卡,但额度已经到达上限了。”

她想,“现在我们有进步了。他正在考虑怎么帮我买。我快成功了。”

所以她继续烦他。

爸爸的最后一件武器是:“如果我买这个给妳,妳必须放弃三年的零用钱。”

她对自己说:“好吧,上次我‘放弃了两年’,但没有一天缺过钱,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她继续烦、烦、烦,最后父亲屈服了。

她对如何得到想要的东西会有什么看法?

只要想要,烦得够久,她甚至可以克服大人说“我买不起”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