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名片时,如果不会念对方的名字该怎么办?

青云和皛慧(皛,音「角」或「小」)是一对标准“不打不相识”的朋友。两人初次交换名片,青云冒失地一直叫“晶”慧,还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让她十分介意。虽然日后两人互动良好且误会冰释,但遇到同样的困境,你有化解的好主意吗?

这样做,更贴心

中国人早在秦汉时代,就习于将自己的姓名、居住乡里、官职或来历等讯息,写在物品之上,在初次拜会时递交他人,作为自我介绍之用,这也是名片最早的由来。汉朝尚无纸张之前,古人是把个人的资料刻在竹片之上,待东汉造纸术成熟后,才转而书写于纸张之上,这种名片的形式,在古时候叫“谒”,通常用于下级对上级或者自谦之称,还有所谓的“刺”(或称名刺),多半是以纸张书写的形式,且比较常见于亲友或者平辈同侪之间。

有趣的是,人不仅活着的时候要用名片,古人也有带着“谒”走身后之路的陪葬习惯,藉以向阴间的神明拜见之用,差别只在于穷一点的人家使用的是木头或竹简,而高官豪绅用的则是金块玉石了。

是否曾想过,每次手中递出一张小小的名片时,其实是送出自己的第二张脸?如果希望自己的脸能让别人加以珍视、善待之,就应该先从尊重别人的名片做起做起。

在正式的公开场合里,向对方自我介绍时,应双手递上自己的名片及一边说出自己的名字及应酬的话语。接到名片的一方也应该以双手接过,同时注视名片以示敬重对方,在收到对方名片同时,一边和旁人说话不看对方,有轻视对方之意,应尽量避免或回头向对方致歉。

如果在会议之前,原本已坐定之人,在交换名片时应该起身,坐着收取别人名片,多半有一种上对下或轻蔑之意,如果不是有特殊目的,最好别嫌麻烦,站起来接过名片较为有礼。

多人会议时,我们习惯将名片对应对方的座位,摆放于会议桌上,虽有助于对照及不弄错称谓,但请小心不要被茶水沾污或随意涂鸦;会议结束前最好在对方面前收妥,不可散置于会议桌上不理。如果是在行进间或意外的场合站着交换名片,应在看过、念过之后,将对方的名片收入上衣口袋(放入裤子的口袋易弄皱)、名片夹或者公事包中,不要因为紧张就在手中揉捏或随手摆放在一旁。

假如对方给予名片时并未自我介绍、说得太快、或者现场太过嘈杂时,看到不会念的名字又该如何是好?

皛慧初次在心中气恼青云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名字和名片代表着个人,将别人的名字念错本来就不应该,何况是一错再错,让当事人觉得不受重视。如果青云第一次就问她,她肯定会侃侃而谈,甚至和他分享苏东坡吃皛饭的典故。中国文字原本就博大精深,一般人命名,虽以意雅、好记、好听为原则,却有因为族谱中论辈取名的规定、或是长辈特别的期许,甚至是命理师推算后的建议,使用古字或是造字都不足为奇。

为了记牢对方的职衔和姓名,接过名片后可于心中默念一遍,确认过后将视线从名片上移至对方的双眼,并在口中念出其:“某先生、某小姐,您好。”对于较高层的主管或有等殊专业者,第一次不妨以职衔相称,如“某经理、某博士,幸会。”表示对其专业的敬意。看到特别的姓氏或名字,也不必惊慌,反而是将阻力化为助力的好机会,只要以开朗的态度和谦逊的口吻请教,通常对方会很乐意解释读法及由来,还可能大方提供因为自己特殊的姓或名,而引发的趣事,反倒有助于缓和初次见面的尴尬气氛,也是商业场合上一种很好的破冰技巧。

还有部份外商企业习惯以英文名字相称,收到英文版本的名片时,不妨快速地翻看背面的中文姓名和职衔,但在称呼时,则顺着对方自我介绍时惯用的英文名字即可。看到罕见或拼法特别的单字,也可以大方地请教对方正确念法,因为不懂一点都不可耻、反而是装懂、蒙混或乱读别人的名字,不但得罪人,更有失自己的风度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