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的时候,你都在做什么呢?如果你玩乐耍废惯了,接着来试着从事心灵的排毒吧!

近日,新冠肺炎的疫情蔓延到了世界各国,经济贸易的往来密切、交通技术的发展突破、旅游观光的普及流行,无形中塑造了流行疫病的蔓延温床。各国政府在疫苗研发推陈前,几乎都仅能使用封闭疆界、甚至禁足令来延缓疾病的扩散,但同时也切断了许多行业的命脉,股票市场的惨况直接反映了疫情、防疫政策对经济的冲击,甚至超过经济大萧条对全球经济面的冲击。而这波冲击下,对人们的心灵的影响,是容易被遗忘忽视但却十分广泛沈重的。

这时,平常被人认为“冗余无用”的事情,成了混乱时期支持人们心灵的关键。现代生活疾疾如风,节奏缓慢、花费时间的活动往往被认为是冗余无用的,例如正念冥想、阅读哲学书籍、自己热爱的事物等可以深入且长时间与自己相处的活动。而能使人暂时忘却烦恼、无意义感的刺激性活动,总是贴合社会节奏而人气不坠,例如购物、泡酒吧、上夜店、唱卡啦 ok 等刺激的娱乐活动。

因为疫情,社会脉动一下被踩了脚巨大煞车,行业的发展停滞,甚至退行,同时引发了一波失业潮,加上许多休闲娱乐产业的停摆,许多人的生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变动挑战,这样的多方压力夹击下,个人的心灵的深度便成了面对剧烈多端变化的根基了。

延伸阅读:身为一位艺文工作者:疫情蔓延,为何我不愿申请纾困补助?


图片|来源

这波疫情,同时使得人们或多或少被逼着面对自己,与自己的感受相处。大多数人面对的是远端工作、失业危机、计画延宕、事业衰颓、居家隔离,而不是病毒的直接侵袭。大把地与自己相处的时间似乎已经无法用煲剧、打电玩等“被动休闲”杀完,加上大众娱乐的受限,无聊、空虚、无目的感充斥着许多人的心头,又有各种疫情恶化消息的恐慌尾随着。可以推断,人们面临了近年来最大的心灵毒灾,除了面对外在的病毒外,内在的毒素风暴也将席卷每一段关系、每一个家庭。

然而,要排心灵之毒,势必也要从内心做起。平常拥有许多看似“冗余无用”活动的人们,往往拥有较深邃的内心空间,面对危机容易保持平静,也较有弹性与抗压性去面对倏忽而来的变化。而这些平常“冗余无用”,但在动荡中又显得关键的活动,如何定义?

简单来说,有以下三点:

  1. 该活动可以更加向内认识自己,从活动中可以了解自己过去不为自己所知的那一面,甚至可以通达自己未知的潜意识。
  2. 该活动不须有人鼓励或陪伴、不会赚取到金钱与名声,也不为了生存,仅仅因为热爱,就让自己持续想做。
  3. 该活动在临终死前,都还是会让自己持续去实践,不因生命将止而放弃。

这三点的“冗余无用”,除了可以帮助人们在心灵毒灾来临时,有效排解的毒素,还可以在人生长流中维持心灵的坚韧,抵御心身疾病。

而打电玩、煲剧、购物、泡酒吧可能就不是可以替心灵解毒的活动了,因为这些活动几乎都仅停留在心灵表层,并未真实深入一个人的内心中,属于“杀时间”的嗜好,长期沈迷反而可能助长空虚感。符合这三点的活动,因人而异,但热爱是个必要条件。致力调查数据的美国 The Gallup Organization 盖洛普管理谘询公司,在 2013 年一份调查报告中提到,全世界在工作场域中,人们热爱自己工作的平均比例仅 13%,我们身处的东亚地区平均则是更低,仅 6% 的人表示热爱自己所作所为。

推荐阅读:催眠故事|离不开讨厌的工作?先问问自己这个问题

人们普遍难以热爱自己的职业,在生活中拥有自己热爱活动的人也不多。若以这样的状态去面对疫情影响下的生活,心灵上的支撑便可能十分薄弱,失去日常例行公事、面对剧变时,内心容易充斥着无意义感,进而转化成心灵毒素,甚至降低自体的免疫能力,使得遭受病毒侵害的机率大增。习惯担任巨大社会机器下的小螺丝钉,鲜少思考自己是谁、热爱什么,在整体机器停摆时,便容易不知所措、迷惘在人生之中。


图片|来源

这些冗余无用的活动,常见的有几个,第一个是已经被科学证实对大脑稳定有显着效果且被欧美许多大公司如谷歌、亚马逊内部采用于舒缓员工压力的“正念冥想”,这个被贾伯斯十分推崇的内在活动,可以在每天固定实践下,使人们稳定自己的心灵、减少压力侵害、疗愈自己被隐藏的情绪伤痕,是在世界风摇雨坠下的一座灯塔。

第二个是阅读站在巨人肩膀上了解世界是为何物、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活的“哲学典籍”,在这个“唯一不变就是变化”的世界中生活,可以藉由了解经典的哲学思维以锚定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使生活的无意义感、空虚感可以藉由瞭解世界以及自己而减少,使人生更加充实有方向。最后一个是,发挥自己潜能、天赋且同时发掘自己内在价值的“创作行为”,可以是文学的、艺术的、舞蹈的、音乐的创作,了解自己的天赋、实践自己的天赋、找到自己天赋的内在价值,会使我们内在充盈而不易被伤害心灵的毒素所戕害。

但,切记,这些“冗余无用”可以在疫情蔓延时提供自己一种疏通心灵沟渠的可能,也值得尚未拥有的人们开始探索,若它们能转变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有用”则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若无法将“冗余无用”转化成“实际有用”,也无需执着。因为充满弹性是这些“冗余无用”排解心灵毒性的关键,若执着于“冗余无用”而忽视了现实,那可能“冗余无用”就真的成了无用之用了,忽视实际的结果将使心灵不愈反病。

搏命追求现实的同时,别忘了偷尝些冗余无用;维持物理距离的同时,别忘了连结心理距离。相信这场疫病,是场危机,也是转机,转变自己心灵与人生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