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中,我们很少谈论死亡、失去,但这却是每个人这辈子都得经历的事。五部绘本,帮助你引导孩子思考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并能够练习安放自己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身为大人的你,也能够得到疗愈。

艺人刘真于 3 月 22 日病逝。从二月初刘真赴院接受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后,外界声援不断,祈祷她能够度过这次的难关。期间,她的丈夫辛龙也前后于脸书上写下打气的话语:

“刘真需要大家帮助她度过生命的大难关,我辛龙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刘真的生命,因为女儿才四岁可以没有爸爸,但是不能没有妈妈....

当我放着手机里录的女儿的声音在她耳边,说:“妈妈赶快好起来,带我去上学喔!”刘真的眼泪就流下...怕她难过,我每天在她耳边唱歌给她听,安慰着、鼓励着⋯⋯我们不哭,我们加油!”
“很多天了
我问霓霓:霓霓,巳经凌晨了,为什么还不睡?
霓霓说:我先哄你睡,不然你一个人在客厅会寂寞...
我心碎!才4岁!宝贝女儿太想妈妈了.....

我对于外界的一切,没什么好多说的,但,看到孩子,我求,我还是在求,我祈祷再祈祷。”


图片|辛龙脸书


图片|辛龙脸书

他字字提及四岁的女儿,也曾说,“我好像给人印象是有坚强的外表,但是没有人知道其实我那么渺小,我爱刘真,害怕失去她。”真实纪录了作为伴侣和父亲内心的害怕,以及多麽渴望另一半能够康复的心愿。

而在刘真不敌病魔、离开人世以后,我们关注家中的孩子们,可以如何在一边成长的过程中,一边面对失去母亲的事实与可能的缺憾?“死亡”在家庭内,可能一直都是一个相对难以启齿的话题;然而,孩子的一生终究得面对失去。

透过绘本选读,想一步一步,带领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找到纾解的方法。而这不只是对于孩子,也是整个家、你自己的一次修复机会:

一、“先好好大哭一场吧”《可以哭,但不要太伤心》

在失去的第一时间,我们会感觉到无法接受而悲伤不已。此时,孩子可能相对更难以处理自己的情绪,而大人们可以适时地引导,让他们理解自己有这些感觉并不奇怪,并且可以放心地抒发出来。

内田麟太郎的作品《可以哭,但不要太伤心》记录着一个爷爷离世前留给孙子的生命话语。他写下过去两人回忆中让他感觉幸福的时光,以及不舍。

“你还是像从前那样一直在等,
到现在都还不知道我已经走了。
要是你知道了,大概会一直哭吧!
泪流满面,小声的哭个不停。”

用深情地话语向无助的孩子说说话,想告诉他们,放声地哭吧,悲伤是没有关系的,你不需要总是勇敢。然而,时间会治愈许多伤口,而因为过去我们拥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希望那些力量,也可以在眼泪擦干之后,继续给你生活的勇气。


内田麟太郎着、思谧嘉译《可以哭,但不要太伤心

二、“思念是可以的,因为有爱”《我好想妳,妈妈》

在孩子眼中,失去家人对他们而言代表着什么,会有哪些担心、害怕,会需要什么样的协助呢?蕾贝卡.寇柏的作品《我好想妳,妈妈》,故事以孩子的视角,描述他们内心会有的困惑:

“不久前,我们跟妈妈说再见。
我不晓得她到那儿去了。
我想要找她……
……但是只找到好多她的东西。
妈妈一定是忘了把这些东西带走了。
我们带了花给她……
……但是妈妈似乎没有收下这些花。”

在理解等待不再会有回应之后,他从原本的疑惑、愤怒、担忧,转为了伤心,以及后来的思念。在引导孩子经历这些情绪的过程,也和他们一同走过一次失去至亲的情绪变化,让他们之间有了更多的理解,以及彼此帮助的可能。透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了解,思念与悲伤,是因为有爱,而这些爱也不会消失,会继续陪伴着你。


蕾贝卡.寇柏着、艾可译《我好想妳,妈妈

三、“理解死亡、练习道别”《恐龙上天堂:了解与面对死亡的最佳指南》

而除了言语上的安慰,我们更要带孩子们理解什么是生命与死亡。

生命的诞生到消失,从身边的宠物、亲人到友人,是再自然不过、也是每个人迟早会面对的事情。然而,我们要如何好好地和孩子谈论这件事?

什么是活着?人为什么会死?死后会去哪里、那边的世界又是怎样?对于生命自然变化的理解,《恐龙上天堂:了解与面对死亡的最佳指南》中有着循循善诱的图解。书中直接面对,以亲和力高的可爱恐龙角色,与孩子谈论死亡背后的恐惧、悲伤和好奇,并引导他们可以如何面对这些恐惧或疑虑。

死亡无法挽回,然而我们可以透过更多的理解,替孩子的心理建设做好准备,也能更珍惜当下所拥有的。


萝瑞.克拉斯尼.布朗、马可.布朗着《恐龙上天堂:了解与面对死亡的最佳指南

四、“同理生命、学会柔软”《只要快乐不要哭泣,可以吗?》

如果在面对至亲死亡的过程,孩子感觉到不解,或认为“为什么偏偏是我”、“不公平”的同时,我们可以引导思考,不同的生命经历,背后有它要带给你的礼物。

“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悲伤,我们还能懂得什么是快乐吗?”

《只要快乐不要哭泣,可以吗?》一书描述一个原本和平的村庄,有一天有个名为“死亡”的访客来临。他被具体化为一个灰色的、满脸皱纹的人。而在他一走进村庄时,就不小心摔了一跤;村民们因为没看过人跌倒,于是哄堂而笑。直到他们发现,跌倒会摔伤鼻子、膝盖、手肘,鲜红的血会从身上滴落下来,他们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死亡”这位访客让大家理解痛苦,产生同理心,并且开始会互相安慰,彼此祝福。这部绘本想告诉孩子的是,每件事都会有它背后的生命课题,你所经历的事,也将带给你更多,并且成为更好的人。没有过失去,怎么理解拥有?也许,你不是不幸的那个。


于尔克.舒比格着、侯淑玲译《只要快乐不要哭泣,可以吗?

五、“接下来,也请好好生活”《我离开之后》

家人离开以后,像是原本熟悉的生活支援系统缺了一个角,我们总会经历一段时间的阵痛期。然而,重建生活是重要的,这也能一边帮助我们自己度过悲伤,找回动力,并且让这份生命与爱有延续的意义。

《我离开之后》是一位母亲在离世以前,写给女儿的生命指南,想能逐步引导她度过没有妈妈的日子。譬如“煮一锅咖哩治疗心碎”、“想念我时唱一首歌”,或是“记得对自己的身体好一点”。绘本的意义,也像是在告诉你,即使我的肉体不在了,但因为你一直记得我的爱,你始终会再有爱人与生活下去的能力。

也许我将无法陪伴你经历往后的人生,我将错过你更多重要的时刻,但我知道,你会做得很好。我的孩子。


苏西.霍普金斯着、吴愉萱译《我离开之后

死亡课题是生命课题里重要的一部分,从情绪到情感教育,以及更实际的生活层面、如何好好照顾自己,这些都是我们能为孩子们做的。而在引导孩子的同时,亲爱的家长们,这或许也是让自己能够得到疗愈机会。好好地哭、承认思念,在至爱面前,我们都像个孩子;而他所留下的爱,也将让你们成长,继续勇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