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伴侣罹患忧郁症,基于爱,也许你会选择陪伴对方。但如果他失去接受你的爱的勇气而离去,你会坦然接受吗?

亲爱的海苔熊:

半年前,前男友罹患忧郁症,我们的沟通与互动渐渐开始出问题,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 DSM-5 中对忧郁症的描述:“这些症状引起临床上显着苦恼或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功能减损。”

那段时间我们在不同县市的医院实习,虽然只是台南与高雄的距离,但那是他第一次离我这么远。而我们俩除了各自要处理实习上的压力、将要出社会的焦虑、家人的情绪勒索,我们也即将面临重大的人生关卡:“究竟要留在台湾或香港?”

在种种压力与冲突下,前男友以他有第三者为由将我推开,逼我分手。过不久后也真的出现了第三者。

当时的我心中有满满的问号与恐惧,但在“战与逃”之间我选择了“战”,我开始读与忧郁、外遇相关的书籍,也从书里面找到支持我努力的能量,然而我跑太快了,前男友根本还不敢开始面对问题呢!因此陷于极度不安的我,选择离开了。

当我一人在图书馆准备国考时,前男友传来这首歌,听着听着我渐渐感受到不是只有我一人痛苦着,他也痛苦,那痛苦来自于忧郁症对他大脑的欺骗,也来自于他背叛我时所产生的罪恶。

在我选择原谅后,再度聆听这首歌,我想起我们都曾为爱情、为对方而努力过。虽然我们在这条感情的路上好像突然踩空了,摔到粉碎性骨折,怎么爬都爬不出来。但我们都盼望对方可以互拉一把,可以重新站起来。这是一场需要时间的感情复健,不知道结果会如何,但希望我们都可以浴火重生,成为更好的自己或成为更互相了解、更成熟的“我们”,不要让这一场大火白烧了!

谢谢你的文字陪伴,给力我很大的力量,让我在低潮时,可以不感到那么孤单。

推荐阅读:致陪伴心理患者的你:我们别再说“对不起,我应该早点发现”

by  拼图(点播时间:2018/8/2 下午 5:11:56)

亲爱的拼图:

谢谢你跟大家分享你们的故事,可以感觉的出来那时的你遭受各种压力,然后又是远距离、对方的症状又让你觉得无力,各种混合起来的情况,真的任凭是谁都会不知所措。

我记得我曾经陪一位忧郁症患者一起去看医生,他讲到许多过去的种种、原生家庭“害他”得到忧郁症,那时医师讲了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得:“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疾病跟过去的某些事情有关,但或许也没有真的那么有关。从精神医学的角度来看,忧郁症的确是大脑产生了一些变化,但也有可能仅和你现在所遭遇的事件有关。”

我之所以会很清楚记得这句话,是因为我觉得它是有关于“责任”的一句话。在后来的几次督导当中,不同的心理师也跟我讲类似的话:“有些时候我们会找很多的理由和藉口,来说明自己为什么办不到,对于忧郁症患者来说,有些时候的确是症状影响的没有错,但当治疗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要重新思考,是疾病抓住了他,还是他抓住了疾病?会不会藉由生病,他终于可以不用对人生的一些事情负起责任?”

当然不是说每一个忧郁症患者都是在逃避责任,而是你们之间可能有第三者,而且后来真的有第三者的时候,到底是症状的影响,还是对方单纯不想要负起“面对这段关系有一些困境”的责任?

推荐阅读:【小郁乱入专栏】倾听、陪伴、一起玩,身边的人有忧郁症可以这样做

这也让我前几天我重新看了《地海战记》动画,里面有一句话印象深刻:“恐惧死亡的人,其实是害怕真实的活着。”

每个人都总有一天会死,就像是每一段关系一定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境,有些时候并不是你没有“能力”跨越困境,而是你没有“意愿”去跨越它。所以就像你说的,你选择面对,但是他却选择逃避,虽然你最后选择了原谅他,你们的关系也因为你的原谅而有重生的契机,但如果这一次的死亡依然是单方面的靠近,那么,类似的事情很可能会再次发生。

心理学 OK 绷

如同你所说,根据精神病学诊断手册第五版(DSM-5),忧郁症的患者可能会有许多症状,并且影响到他的生活适应和人际关系,为了讨论方便,我先把这九个诊断标准列出来(以下引自 DSM-5 手册原文)*。

以下五项(或更多)症状在两周中同时也现,造成先前功能改变;至少包含以下症状之一(1)忧郁情绪或(2)失去兴趣或愉悦感。

  1. 几乎整天且每天心情忧郁,可由主观报告(如感到悲伤、空虚或无助)或由他人观察(如看起来在哭)得知(注:孩童及青少年可以是情绪易怒)。

  2. 几乎整天且每天明显对所有活动降低兴趣或愉悦感(主观说明或他人观察)。

  3. 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 5%),或几乎每天食欲降低或增加。(注:在孩童,需考虑无法达到预期体重。)

  4. 几乎每天都失眠或嗜眠。

  5. 几乎每天精神动作激动或迟缓(别人观察到,不只是主观感受不安或缓慢)。

  6. 几乎每天疲倦或无精打采。

  7. 几乎每天自我感到无价值感,或者有过度或不恰当的罪恶感(可能达妄想的程度;不仅是对生病自责或内责)。

  8. 几乎每天思考能力和专注力降低,或是犹豫不决(主观报告或他人观察)。

  9. 反覆想到死亡(不只是害怕死亡),反覆有自杀意念而无具体计画,或有自杀举动,或是有具体的自杀计画。

读完上面这里怎么段落之后,可以试着闭着眼睛想像一下跟一个这样的人相处,而且是很亲密的人相处(不论是生活上的亲密、或者是内心的亲密),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除了第三、四点之外,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项目都会影响到你跟他的相处,包含他可能想事情非常缓慢、难以做决定、想法非常负面、然后整天都是愁云惨雾的样子,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你大概也很难快乐起来。

所以,经常有许多陪伴忧郁症的指引,跟我们说如果你的伴侣或朋友有忧郁症,该怎么陪伴他,但我觉得在这些方法之前,还有 3 件更重要的事情:

  • 你想要陪伴他吗?

  • 你自己有准备好要陪伴他吗?

  • 你打算花多少时间或者是精力陪他?

然而,在具体做法上,如果你上面三题的答案都是 yes,你愿意花满多的时间陪他,为了避免有一天自己会崩溃或者也被“感染”到忧郁,那么在陪伴的过程当中,你可能自己也需要一个陪伴者,让他来陪你度过这些最难熬的时候。这个“陪伴者的陪伴者”可以让这段关系在很痛苦的情况下,还可以维持一点基本的品质,说穿了,就是在照顾对方的时候,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延伸阅读:《一念无明》:我们需要的不是救赎,而是陪伴

然后由于你自己的状态变得比较好了,也就比较不容易陷入许多的罪恶感、不理解、或者是觉得为什么自己已经做了这么多、但还是很无力的感觉。

接着慢慢地,你会越来越清楚,你之间相处的一些困境,什么是来自于忧郁,什么是来自于关系。

感情是两个人的事,靠一个人努力是不够的。当两个人都愿意对一段关系负起责任,这段关系才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by 海苔熊(回应时间:2019/3/9 上午 8: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