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内,我们强调真正的孝不是顺从;然而也可以看到的是,要求孝顺过头的,或批判孝顺的,或许都不懂爱。

中国新年期间,家族的团聚拉近了亲戚间的物理距离,但心理间的问题,也因此凸显了出来,还总会引出一些世代间的价值冲突。而孝顺这个议题,成了饭桌间最显要的主角之一。可以观察到,不论是长辈要求晚辈孝顺,还是晚辈孝顺长辈的方式,都显示了人们对孝顺的观念中,爱是缺席的。孝顺的行为,可能仅仅只是不明白如何去爱、按照物化公式去虚应社会教条罢了。

孝顺的概念已不符现代语境

孝顺文化是中华民族千年发展以来依然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同时期的许多文化已经因为经历多个不同时代的变迁,早已被取而代之。然而,现在人们所熟知的孝顺文化,源自于两千五百年前春秋时代的孔子所倡言,至今依然被倡议着。以下藉由几个现代与春秋时代截然不同之处,来探讨源于春秋时代的孝顺观念为何已经不复适切。

1. 春秋处于看天吃饭的锄农乱世,政权经常轮换与衰亡。以马斯洛需求金字塔来看,整个社会处于第一与二阶层:满足安全与生理需求中。然而爱的概念位于第三阶层:感情需求中,春秋社会并没有明确的“爱”的概念,是使用教条式的社会规范来赋予人们行动的依据,婚姻关系、家人伦常是缺乏爱的概念的。

因此可以推论,孝顺概念的产生,是为了满足安全与生理需求而存在,是人们确保家族香火延续以及晚年生活保障的规范,再加上社会福利的缺如,孝顺伦常的存在,保障了人年老生活的安全可能。

经过工业革命后,十九世纪后半叶,社会福利的概念也纷纷进入了世界各国政府的视野中。老年人在现代社会中,晚年的存续有了国家介入保障,由子女保障父母年老后的生存的“养儿防老”概念逐渐失去其必要性。

2. 现代社会因为工业、资讯革命以及交通技术的发展,变化极快,已不再是工业革命前,人类迁徙不便、工作世袭的时代。人们实践自我价值的方式更加多元,社会层次更加多元与多变,承袭家中事业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到世界各地、各产业领域实践理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新兴职业的萌发也使人生的型态更加多元;要求待在父母身边、遵循父母之命决定人生的孝顺概念,已不符合现代语境。

3. 春秋时代的礼制教条,因应封建文化的极端人治制度而生,旨在控制人民顺服诸侯统领,为威权文化下的产物,而孝顺文化也是在这样威权大背景下产生,属于礼制教条的一部分。现代社会已脱离封建文化,人们也不再是统治者的棋子了,国家层面不再威权专横。

然而孝顺文化,依然被部分人们挪用在家庭中,用来实践威权教养,以控制晚辈的思想与行为。时代与环境已不再以威权来控制人们,但是威权却在家庭中依然以“孝顺概念”存在着。

缺乏与时俱进的思考文化?实际上是快速时代变迁下的因素

然而工业、资讯革命的爆炸性发展,仅仅一百年,中华文化经历了遽变,却让人们的思想与文化来不及跟上社会的变迁。爷爷奶奶的世代,没有爱与社会福利的概念,爸爸妈妈的世代没有自由恋爱与自我实现的概念,我们的世代从小就允许追求爱与自我实现并且不再充斥威权。

然而,纵观历史,没有一个世代是变化如此快速的,三个世代共同生活,却拥有截然不同的成长背景,世代间因为孝顺概念引起的冲突应运而生,儒家的孝顺文化面临了两千五百年来最大的挑战。

以现代语境来看,孝顺概念已不适合放入现代关系中

综合以上分析,孝顺概念因为生产模式的大进步、社会福利概念的升起、政权模式的更迭下,已不符合现代语境。

孝顺留存在家庭中的原因,可以说仅剩下实践权威控制而已,是种道德的枷锁。以过时的礼义教条来指示人们的应该与不应该,而非出于人性地去尊重每个个体。过往被大歌大颂的孝顺故事复制到现代中,往往会被认为是不幸而非伟大,因为其中许多故事是压抑人性、凸显子女物化自我的程度,早已悖离了重视人本、鼓吹多元的现代文化思潮。

近几年,国际知名导演李安的一番言论总被提及:“孝顺是过时观念,我从不教孩子孝顺,只教他爱。”此言论与此篇文章的立场十分雷同。

我们身处在不再烦忧基本生存的社会中,所渴望的需求已上升到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第三层需求--情感与归属上,驱动我们的不再仅仅是无法生存的恐惧,“爱”这个人性的至美已成了人际间的美好可能。


图片|来源

孝顺不需要倾听、也让情感缺乏实质交流,而爱让倾听成了可能、情感交流成了真实

批评一个人不尽孝道很容易,因为孝道是有明确的标准的,明确的尺规总是容易去衡量与批判,不因为你是什么人或身处不同社会、世代而有所不同,在孝顺尺规前,人人都只是有统一标准的机械。然而,爱与倾听却很难。从小,学校并没有教孩子要怎么去爱与倾听,甚至教育孩子的教师们也不懂得爱与倾听,人们如何熟谙爱与倾听呢?

现代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还是充斥着各种控制与焦虑,往往以自己的视角去要求孩子,总是规范着孩子什么应该、不应该,总是规定着孩子什么可以、不可以,而不是花时间真实去研究、理解孩子各阶段成长的内在真实需求,以自己的世界观去干预孩子的人格成长。孩子被父母物化成一个什么都不懂、缺乏自主决定能力的物品。

这样的父母之情,叫做控制,而不是爱。而要求子女尽孝道、听话乖巧,也是控制型亲子关系共通的特质。

越是强调孝顺,越是对爱的不自信与不信任

当父母时常使用孝顺的概念去评断子女的行为时,表示这样的父母可能对亲子关系中的“爱”的不自信。

不自信可能来自于关系中的互动始终充满了控制与物化,鲜少以一个独特的人的视角去看待子女,这样缺乏爱的对待,是很难相信子女能用爱反哺自己的。亲子可能在心中都有对彼此的爱,但是总是被恐惧占有了日常意识,恐惧便排挤、压抑了爱,而使用简单粗暴的礼制教条作为互动的主要准则,用来逃避面对真实的亲子关系。

你不需要勒索我,我因为爱,所以我自愿表达爱以及给予爱

若亲子彼此相爱且有能力充分表达爱,还需要强调孝顺吗?过分强调孝顺,彷佛代表关系中爱的匮乏以及爱的失能罢了,甚至是一种勒索。真正的爱给予了我们一种真实的自由,一种纵使没有任何人指示我,我还是想要表达与奉献的自由。这样的自由,因为真爱,将自发地在亲子关系中充盈满溢。

孝顺勒索是不需要学习的老习性,但爱需要亲子一同耐心地学习

然而,除了父母可能缺乏表达爱、给予爱的能力外,子女也是需要花心思去学习的,因为勒索往往是双向的,而非单一的,子女可能无意识地总是纵容父母做出孝顺的勒索。年轻一代需要挺身而出,试着用爱去表达自己的观点,用爱专注倾听父母,甚至可以指认出父母的孝顺勒索,并坚定温柔地表达自己的不认同,表达彼此尊重各自价值观的独立性。

不认同不等于不爱,而温柔坚定的不认同,比放纵与依赖更加可能是爱的表现。我们需要学习爱,也需要学会给予父母学习爱来取代孝顺概念的机会。

在批判传统孝顺概念之后,年轻世代自身的责任比想像中大

批判孝顺观念是件容易的事,因为越是强调“应该”的传统越是在现代语境下不堪一击。然而,批判父母的孝顺概念之后,就没有然后了吗?批判者将孝顺概念批斗完毕后,自己难道也有能力用爱去取代孝道的位置吗?还是只有破坏,而破坏者却一样缺乏建设与给爱的能力呢?

想让家充满爱,我们要先去爱、包容与承接那个没能力给爱的爸妈,还有同时没有能力给爱的祖父母

爸妈这一世代,在教育环境以及在爷爷奶奶的家庭教育中,就是使用传统孝道为家庭伦常去教育他们的,爱对他们来说是极为陌生的概念。父母可能在年轻一代对孝顺的反动下,一开始是难以接受的,是排斥的。最终,想让家充满爱,我们要先去爱、包容与承接那个没能力给爱的爸妈,还有同时没有能力给爱的祖父母。因为除了我们,还有谁更适合教会他们爱呢?

若不能先容涵他们,让他们沈浸在爱的环境中缓缓理解爱、学习爱,我们也将只是褪去传统孝道的外衣,用着现代语境下的观念,去勒索对爱蒙蒙懂懂的父母,我们一样是缺乏爱与理解的机器罢了。

真的爱,就可以包容对方的真实面貌,给予更多的耐心与尊重。我们可以把父母当作一个完整的人,会有缺点,也需要时间学习新概念、褪去数十年累积的旧羁绊。渐渐地,我们可以和父母成为朋友,而不再是权威的上下关系。这不容易,但我期许对传统孝顺反动的年轻世代,都有机会在反动的同时,用爱连结起与父母互动的新模式,而不是在反动后,仅留下荒芜的亲子关系。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