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人就是不合群、社交恐惧症吗?其实这误会可大了,内向的人只不过是在社交上比较谨慎罢了。

“终于到周五了,下班要不要一起逛街看个电影呀?”

“哦⋯⋯我还有些工作要做,你们先去吧。”

“明天有客户来谈合作,中午一起吃个午餐吧?”

“哦⋯⋯我不太会这种应酬场合,你们去吃吧,我叫个外卖就行了。”

看完这两段对话,你会觉得这位同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有没有过类似经历,一遇到社交场合就觉得压力很大,然后百般推脱呢?

在我们平常的概念里,这样的人大概就是“内向”吧——不太合群,喜欢一个人待着,甚至会自嘲有“社交恐惧症”。


图片|来源

但内向的人就不擅长社交吗?逃避社交场合,就是“社交恐惧症”吗?

未必,这二者差别还是蛮大的。

首先,内向的人并非不能社交,而是更“谨慎”的社交。

在多人社交场合里,内向者可能是最没存在感的那个小透明;而一旦变为一对一聊天,或者小范围聚会,就会变得非常健谈和自在。

因为内向性格的人,更看重人与人之间的连结与共鸣,更喜欢和一两位亲密朋友在一起,进行深度的对话和沟通。而不是和不熟的人聊些有的没的,把时间花在所谓“热情的寒暄”上。

延伸阅读:“喜欢参加聚会,但没过多久就想独处”非内向也非外向的第三种人格

而社交恐惧症是什么?在心理学上,社交恐惧症是因为害怕听到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以及过度放大了自我意识,从而产生了自卑、尴尬甚至抑郁的情绪。

这些负面情绪会出现在任何社交的场合,无论是与人交谈、约会还是工作中,并且伴随着明显的生理症状,像是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头晕,严重有的甚至会腹泻、肌肉痉挛。

所以,“内向性格”和“社交恐惧”其实是两码事。内向者被看作是有“社交恐惧”,完全是一个概念上的长期误解。

内向者,只是拥有着与外向者不同的社交方式。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性格的人,别急着把自己不喜欢社交场合,归因为自己是“社交恐惧症”了,真没有那么严重啦!

延伸阅读:懒得再交新朋友?如何看待 25 岁后的社交焦虑

你也没必要硬逼着自己变成“交际花”,周旋在各种热闹的社交场合里,那不仅违背自己的本性,还会给你带来越来越多的社交压力。

你应该做的,是接受自己的内向本性,然后发挥内向性格的优势,无论在什么社交场合里,都让自己以最舒服的方式与人相处。这会让你觉得自在,也会让对方觉得自在。

那什么是内向性格的优势呢?

就是更加敏锐的触感和更细腻的心思。研究显示,内向性格的人更能够观察出周围的环境变化,善于倾听,也会思考的更加缜密。而且内向者的性格也普遍更加谦虚,心态更开放。


图片|来源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内向者,有两个建议给你:

一、减少社交聊天的数量

当你进入一个社交场合,如果不想和一群人毫无边际的漫谈,那么在寒暄之后,你就锁定一、两个感兴趣的目标,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与他们进行单独的聊天。

这就像是划出一个属于你们的专属空间,有助于你充分发挥自己一对一聊天的优势,也会让你觉得“有的放矢”,比较舒服自在。

推荐阅读:情绪练习题:平静比快乐重要

二、提高社交聊天的质量

锁定聊天对象后,如果对方也乐于交流,那就不要流于一般聊天的表面,可以聊聊更加深入的话题,从而让彼此更加瞭解,更加熟悉。

比如可以从今天这个活动聊到平时怎么消遣时光,有哪些独特的爱好,以及彼此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等等。

在你来我往的对话中,不仅能够找到彼此很多“共同点”,也能够创造出共鸣和理解。这会比四处交换名片、加好友,更能建立起人与人的深度链接,也是更有价值的人脉方法。

但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对于内向性格的人来说,社交应酬是一件很耗费“情绪能量”的事情,因为大多数社交都是多人社交,你总要去应对一个自己不很擅长的领域。

所以,要记得适时给自己“充电”,不然你会经常以“低电量”模式与人打交道——想想一个只有 20% 电量的手机,要应付一整天的使用,会是多麽窘迫的情景。

时常给自己留出“Me time”个人的专属时间,去阅读一本想看的书,听听音乐,打扫房间,或是什么都不做,手机关静音睡一觉,这些都是内向者为自己充电的好方法。

请记住,内向性格不是缺点,也并非“不擅社交”,相反,它与生俱来的诸多特质,更利于和人建立深刻的链接。

只要接纳自己的内向性格,找到自己最舒服自在的社交方式,勇敢尝试,与人沟通,你会发现,不用逼迫自己,也能顺利踏出社交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