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这病毒所产生的恐慌、更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持续延烧,从年前开始至今,还不见缓和。

外在的病毒疫情,是我们个人难以掌握控制的,仅能勤洗手、戴口罩以及尽量避免前往公众场所来减少接触到病毒的可能性。然而,尽可能避免前往公共场所的举措下,两点一线、公司学校与家庭的往返成了多数人的日常,新冠肺炎的疫情反而促使了人们与家人、爱人以及自己相处的机会增长。酒吧、电影院、KTV、餐厅等过往提供人们消遣、聚会的场所暂时不适合前往,本可以逃离面对生活痛苦的机会遽减,时间将大量地转移回到家庭生活中,进而赤裸地考验人们与家人以及与自己的关系。

人类的恐惧远比病毒本身来的难以捉摸且力量狂野

此次疫情,影响人们最大的因子,并非病毒本身,而是两大恐惧——对于病毒的恐惧以及现况停滞带来对空虚的恐惧。而这两大恐惧,也因疫情造成的外出不方便,放大了平常人们轻易逃避开来的心理议题以及人际关系议题。

病毒本身真正影响、伤害的是确诊罹患新冠肺炎的人们,约莫全球人口十万分之一,然而实际受到波及、影响的人们却似乎远超过帐面上的人数。

真正造成大规模伤害的,不是病毒 ,病毒只是使人心显化的催化剂罢了

影响并伤害人们很大的其一因素,是对病毒的恐惧,而非病毒本身。对病毒的恐惧大大影响了人们,人们开始彼此争夺,不论是口罩、医疗资源还是政治庇护,龇牙咧嘴地替自己的安危求取最高的保障,甚至开始歧视与排挤他人,不论举措是否真的合乎疾病防治的效果,不论行为是否伤害到其他人们,人们对疾病无知所产生的恐惧,将自己推往失去理智的境地。新闻 24 小时不间断地放送疫情的扩散,以及因疫情在各地滋生的乱象,人们一股脑儿的接收、吸纳倾倒而下的讯息,对病毒的恐惧节节升高。而内心不断升高的恐惧,也进而从政治、经济以及日常生活面向戕害了他人。真正大规模伤害人们的不是病毒,是人们自己内心的恐惧。

推荐阅读:你排队买的东西,是你真正需要的吗?盲目背后是恐惧在作祟


图片|来源

停滞不前的空虚、无能为力的焦虑,相比于病毒本身,更大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

另外一个因素来自于现况停滞带来对空虚的恐惧,部分人们开始暂缓前往学校、公司、公共娱乐场所,甚至部分公司因应疫情,也做出了裁员、减工等措施。人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家中,和家人与自己相处。面对未知的未来以及无事可做的当下,人们显得惊慌失措与无聊难耐。

德国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在其着作‘逃避自由’中提到:

‘个人必须积极活动,以克服他对世界的怀疑感和无能为力感。这种努力和活动并非内在力量和自信的结果,而是绝望地逃避焦虑。这种机制在个人受焦虑恐惧的袭击时便很容易看出来。例如,病人期待着在几个小时后知道医生的诊断结果一一极有可能是患不治之症的结果,他自然会异常焦虑。他通常不会静静坐在那里等待。最经常发生的是,他的焦虑,如果没有麻痹他的话,也会使他多少做出些急躁的举动。他可能在地板上踱来踱去,向碰到的人问问题,并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可能清理自己的桌子,也可能写信。他可能继续自己往常的工作,但会更加拼命狂疯地工作。他无论做何种努力,都是受焦虑的驱动,都意在通过拼命地活动来克服无能为力感。’

推荐阅读:人生管理课:用三张纸、一支笔突破眼前阻碍

而因为疫情的关系,以往人们积极用来逃避对世界无力感的管道暂时堵塞了。部分工作停摆了、娱乐场所不安全了,只能选择长时间待在家中,但能支持减缓焦虑感的活动的效果续航力不足,眼前疫情的态势又彷佛雾里看花,焦虑似乎无处可逃。而无处逃窜的焦虑,正顺势地彼此投射到家庭成员身上,纵使独身一人居住,焦虑在心中也彷佛置入闷烧锅中一般积聚着。以往可以轻易回避的情境,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延烧,变得无处可逃。本来可能是一两个月爆发一次的家庭革命,缩短成一两天一爆发的频率,高频地伤害着彼此与自己。与父母的摩擦、与孩子的误会、与伴侣的嫌隙、与自己的不知所措,远远比病毒的杀伤力来得强大,只是它们轻易地被忽略,也不会有政府单位来界定危险性。而就是因为轻易地被忽略,心理的议题强烈地袭来,而就是政府不会给予裁断,心理的议题放肆地弥漫。心理的孤独与焦虑感,比疫情爆发前来得更强烈与无处可逃,却也在习惯性地忽略下,难以定位与治疗。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在这样的非常时期里,我们才惊觉人们因无知升起的恐惧,是考验人性成熟的无情考官;因停滞升起的空虚,是检验与他人、与自己关系的试剂。

情绪高涨,不能在病毒袭来时抵御病毒,然而,平静的心理与稳定的身体状态却可以

病毒的来袭,我们可以选择平静以待。平静地防疫、接收讯息都不比慌乱狂暴下来的低效,而慌乱狂暴还可能影响自己的心理状态,也影响周围人的心理状态,他人的心理状态因此失去平衡,反过来又再次影响自己,内心的恶性循环因此转动不止。尝试暂时停止观看新闻,长时间紧张地关注疫情与舆论,不会造成疫情减缓,反而会增添焦虑与愤怒。关掉电视、拿出书本、提起笔杆、坐上垫子,阅读、创作、冥想等在家适合的活动,都可以让我们远离心里的恶性循环,增加心理的稳定度,同时也使免疫系统得到充足的休息,避免长时间高张的状态损耗身体精力,再配合防疫知识,以平静稳定的状态,来面对疫情带来的生活变化,这是一条温和有效的病毒相处之道。倘若病毒真的袭来,我们也有足够的体力与健康的免疫系统来抵御病毒的侵犯。

与家人和爱人分享、敞开,化解焦虑与无力感

另外,因疫情放大的焦虑感、无力感,以及与自己、他人关系的匮乏感,可以趁长时间待在家中时充分处理。远离各种声光的刺激——电视、手机、电玩,与家人、爱人温柔谈论恐惧,分享我们因何而恐惧、焦虑从何而来。若家人、爱人不习惯谈论,我们便可以担任温柔的领航人,首先分享自己对病毒与其周边种种的感受,默许家人、爱人也敞开分享,进一步与他们连结,取代拒绝互动造成的恶性循环。并同时,我们可以开始找寻或培养足以让我们投入一生的嗜好,而不总是被动接收电视节目、影集或电玩的刺激。而是找寻可以让我们充分与自己、无聊相处的嗜好,可以是阅读、绘画、写作等回归自己人性本质的嗜好。当拥有这样的嗜好时,我们面对变化带来的停滞不便时,我们也可以藉由回归人性本质的嗜好来带领自己度过停滞未知的黑暗,而不会再被焦虑空虚所吞噬。

延伸阅读:面对疫情而生的焦虑,我们能在日常生活里做些什么?

危机是个转机

眼前的疫情,是继 2003 年 SARS 后,再次爆发的严重传染病危机,但,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内心状态的狂乱带来的伤害远比病毒本身来得大,心理的创伤不比生理的创伤来的缓和,也不更容易痊愈。新冠病毒揭开了人们内心的脆弱面与旧伤痕,充满焦虑、恐惧与痛苦,但也正是脆弱面与旧伤痕的浮现,这段期间也是疗愈它们的大好时机。我们可以看待这段期间为一段停滞暗夜,耽溺地吸吮着伤口,并紧紧交叉双手自保,也可以看待这段期间为一束渐变曙光,平静地疗愈着彼此,并大大敞开双手拥抱。

世界只有一个,但每个人脑海中却都各自拥有自己诠释的世界景象。而我想邀请你,一起平静地防疫与疗伤,让更多人的脑海中的诠释充满爱与理解,用以度过动荡的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