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间的课题,看起来很困难,但其实核心很简单;就是不再无条件想让对方只顺应自己,理解健康的爱是不计较付出。卸下对彼此的防卫,同时也卸下对自己的指控,当你无惧,你可以真正地爱人。

文|listening

几天前,与高中时代的好朋友讨论到父母对待孩子的议题,其实这 20 年来,我们家族的背景虽不甚相似,但一提到与父母的相处以及个人层面上感受,常让彼此有共鸣共情的感觉。我们现在都是三十多岁有一对学龄前儿的父母,也在自己当了父母之后,许多年轻时不曾体会的角色置换,如今都有了真实在生活的对应写照。

听着朋友谈论着自己的母亲,就好像以前那个被世俗价值蒙蔽的自己,而且是浑然不知自己身陷其中,也无法为自己的意识找寻出口。

朋友的母亲,很年轻时与便与丈夫结婚,彼此都是家中的老大。婚后第一胎是女儿,其后又生了第二个女儿;最后因家族以及自我对传统价值的枷锁,本想为自己与丈夫生一胎男生,最后老天给了一位小女儿,也就是我的朋友。

父亲自己开业做生意,母亲对自己的职场投入;朋友描述母亲对生活的打理很严格,对女儿们的管教更是事事干涉。父亲是一个好好先生,对生活的小事虽不甚在意,却是一个很尽力满足妻子的丈夫,尽量配合让妻子在生活上安适;妻子很多超越个人界线的要求,丈夫也都一应配合。


图片|《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姊姊》剧照

在教养孩子的层面上,妻子相对严格,对很多既定的社会价值,持着一套准则;而丈夫顺应着妻子这样的价值观,婚姻生活也走了将近 40 年。夫妻之间平时不太说话,丈夫对妻子相应女儿们的要求,采包容体谅的观点看待。女儿们也承袭了父母间的相处模式,找的另一半通常都让母亲不甚满意,要进一步让母亲理解自己的选择与对象完整的个性如登天困难,常常听到母亲说:“妳们就是要选一个父母都不祝福的婚姻就是了”、“反正你们现在都大了,都照自己的意愿走,我能怎么办?!”便上演情绪崩溃爆哭的戏码。女儿们走投无路时,找上父亲商讨,与女儿们共同讨论“怎么说才能让母亲不伤心”,这样的沟通在这个家庭之间已演了将近 40 年。

孩子们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时,往往在意的不是自己内心的向往与自由,而是父母的看法持反对或满意,深怕自己让母亲伤心失望。

于是女儿们即使步入中年,也没有自己的自由意志,深怕背负不孝的罪名。我跟朋友在讨论的过程中,朋友叙述母亲的状态时,最后仍不断的问我,我是不是很坏?我这样说妈妈是不是很不孝?

从以上的家庭序位描述,外人看起来问题不大;只要丈夫不外遇,有照顾小孩、照顾家庭,儿女们有稳定的工作,旁人甚至还安慰说:“跟别人比这样已经很好了,人要知足。”无论是父母或者孩子都压抑内心渴求更深刻的理解与满足,是普世家族隐隐存在的问题。

无论整个家庭是父亲掌权,亦或者由母亲主导的家庭结构里,“失序”首先成为孩子背负“夫妻关系”破口的原罪。我们如何看待家庭的问题、生活的各种问题,都来自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这样的家庭问题,我们可以分析出几个状况:

  • 夫妻关系的阶段,走到无法相互理解的状态,谈话少、沟通少、缺乏交流的冲撞,激荡不出男女角色间相互平衡的价值
  • 夫妻间长期缺乏沟通之外,丈夫为了满足妻子,在自我的界线上无法划分,活不出自我在夫妻关系的对等角色,强化了另一半在价值观上的“绝对”立场
  • 丈夫的位置“悬宕”,既而由夫妻间的第一个孩子被隐形委任承担起“丈夫”序位的角色,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手足序论点,由家中的老大,递补了这个序位,这个孩子会承接起父母间所有的不成熟,而必须逼迫自己成熟去满足这对虽具有相同价值观,内在价值却极度匮乏的父母
  • 水晶式的夫妻关系,表面上看似美好,实则无法面对彼此内心隐藏“不被自己接受”的性格,彼此无法谈论传统价值“禁忌”、更没办法面对“冲突”,不断维持美好的假象,就像水晶一样,一落便碎,这样的关系衍伸到亲子关系,夫妻间无法沟通的关键源自无法“接纳”彼此的个性、观点歧异,孩子学习这份“有条件式”的爱,于是害怕冲突,父母不愿意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而无法愿意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 母亲把所有期望投注在孩子身上,有了孩子任何事都以孩子的需求为前提,“自我”成为这个母亲人生最不熟悉也最有罪恶感的字眼,母亲成为了家庭与孩子的“牺牲者”,外在人物的丈夫与孩子,成为无法满足母亲的“迫害者”,而致传递给下一代,使孩子永远处于自我批判的内疚与罪恶感
  • 孩子与母亲之间的角力,相互耗损,孩子们没有自由选择的意志,即使人生做了“为自己”的选择,仍感到没有真诚获得父母祝福的踏实感,错置的信念内耗自己的存在与价值,即使能明白“自由与幸福”的涵义,因为内在深深的认同父母,也深深的承接了母亲无价值感的信念
  • 孩子们与父亲位畏惧与母亲间的冲突,凸显水晶式家庭形成的“冲突禁忌”,情绪底层的渴望与需求过度压抑,我们常说是父母无法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事实呈现孩子亦不愿意“接纳”母亲易感型的情绪,双方都被“条件式”的爱笼罩,彼此都无法给出真实的爱


图片|《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姊姊》剧照

关系相处的模式,成就了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发展出一套因应的生存模式,习得的模式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个人的生活。所谓下意识的反应,其实就是只要有外在刺激源的产生,就发展出一套反应模式。而这个反应模式被压在意识之下,很难浮上自己的意识层面去做反思,很多人困在这个刺激源与反应的循环里,就会不断的内耗自己的能量。透过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当中反应出来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问自己:

  • 当我与伴侣相处很长的一段时间后,为什么我变的不喜欢与他对话?为什么独独遇到他时,我却有一种莫名的愤怒?而这个原因我是可以解决的吗?
  • 亲密关系当中,若另一伴完全顺从我时,我就会感到很满足、不会再有要求了吗?另一半某种程度达到了要求,我觉得他似乎可以做的更多、更好?

很多时候,在关系的相处当中,我们常会看听到很多人说:“他这样已经很好了,平常有在赚钱、有顾家、有在带孩子,没有外遇,已经比其他人好很多了!”这是我在身边很多对情侣跟夫妻的口中提到的“合理化”方式,说服自己停留在这段关系当中,而没有自我成长的动机。

“外遇”变成关系当中的标竿,只要他没有踏出这个界限,只要他比一般人好,有顾家带孩子,男人嘛!有甚么好挑剔的…….。在关系中埋下了无法更宽广、更高维度的僵化限制,于是更努力的维持就自我所知的方法、学到的相处理论与技术,去“控制”一段感情、一份关系,让关系在自我认定是“好”的界线范围内,试图去满足心中自我“不够好”的破口。美化一切“不好”过往,想让自己以及身边的人“更好”而这些人就像文中叙述的母亲与女儿们,相互控诉着彼此无法相互理解。

而实际上的状态是,彼此都要控制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母亲接纳不了孩子想要自由的思维,事实上也是孩子无法接纳一个会“情绪失控”的母亲!

一对完全宠溺孩子或完全放任孩子的父母,都不是真正在爱孩子的人;同理,一个竭尽掏空自我与完全顺应父母心意的孩子,也不是真正在爱父母的人。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爱他人,更是“无条件的”爱自己。双方持着为对方好的心态,内在却藏着控制对方的行为、控制对方的情绪,陷入条件化的思维里,彼此都无法真诚的与对方相处。只要进入沟通与相处的程序,内在能量的僵化只能给出却无法自给自足时,关系的耗竭,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形成“逃避”,彼此都不愿意真实的面对自己与他人。嘴里说的“爱”,都是操控与恐惧。

资讯爆炸的时代,随手一压键盘都可以找到孝顺一词的字义,网路字典对孝顺的定义有很多,举一个例子谈论:

“孝”谓善事父母。

“顺”依顺的意思。

“孝顺”是指善待父母,依顺父母的意思。

善“真正的事”、依从“父母内心的顺”,真正的赡养父母,在自己能真诚的面对心中的疑惑后完整负起责任的赡养。依从父母内心真正渴望“圆满自己与他人的爱”,才是前人真正要留给后世子孙的完整定义,“惧怕冲突”深怕引起父母的不满,与对自我的指控。如果你能卸下对自我的指控与防卫,冲突背后有更大的爱去包裹,彼此对人生更具有弹性思维、更深层度的思考、更高程度的提升,亲爱的,这是不孝吗?

请无畏拥抱自己,让自己成为无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