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家人之间没有时间相处的原因,和孩子补习有极大相关。但若建议家长们别让孩子补习了,但这时候家长们又担心,真的可以不补吗?不补不会输在起跑点吗?让我们从不同就学年龄来讨论补习的必要性。

文|萧子乔、制图|黄佩甄

每天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好少?好想多和孩子培养感情、来场深入内心的亲子沟通,却苦于找不出亲子都有时间、有心情的时候?根本没办法和孩子好好说话?

研究发现,孩子放学后还要到补习班、安亲班、才艺班,是亲子没时间好好相处的重大原因之一。当孩子每天回到家都已经筋疲力竭,脑力都已被学校、课后班耗尽,也难免没时间或精神与家人好好相处。

推荐阅读:为何我们花钱补习,却不认真上课?

这么说来,好似该建议家长们干脆别让孩子补习了,但这时候家长们又担心,真的可以不补吗?不补不会输在起跑点吗?

究竟,孩子放学后的时间该怎么规划?接下来,让我们从

  1. 补习究竟有没有用?
  2. 课后时间可以怎么规划?

两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早出晚睡+补习” 回家后好累 

补习班数量居高不下,反映出现在孩子们学校课外的第N轮班密集情形。

一项针对小学生家长的调查发现:有超过 7 成的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点,而且多数家长期待亲子沟通却没有时间。

Q1:补习究竟有没有用?

小学以下、国中、高中,分阶段告诉你

其实,随着孩子的发展,不同阶段课外学习需考量的重点不太一样;而即使在同一个发展阶段,每一个孩子也很可能有不一样。接下来,就让研究告诉你,幼儿园、小学生、国中生、高中生分别的关键课题。

推荐阅读:育儿路上:亲子对话,比补习更能增加学习能力

幼儿园、小学生

  • 学龄前的学习宜具备启发性、游戏性、合作力

学龄前的孩子正值兴趣、创意的萌芽期,也是刚开始练习人际互动的时候,因此,学者提出,可以为孩子:

  1. 创造滚雪球式的学习机会
  2. 开创嬉戏化的学习环境,也可以藉由活动或游戏
  3. 促进学童间合作与互动的能力。
  • 在决定要不要补才艺、补什么之前,思考的 3 个问题

有学者认为现在才艺补习泛滥,已经衍生亲子缺乏共处时间、妨碍学校教师补救教学、造成家庭经济沉重负担、孩子缺乏自主练习所学的时间⋯⋯等负面效应。学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决策:

  1. 分清楚是为了孩子还是父母
  2. 排定生活目标优先顺序
  3. 衡量孩子时间和家庭经济状况。


图片|《阳光普照》剧照

国中生

国中生课业开始变深,“数学”是最多人补习的科目之一,然而有学者使用“台湾教育长期追踪资料库(TEPS),针对超过 10000 个国中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以下两个颠覆众人想像的事实:

  • 有补 VS. 没补,考试只差 3 分

国三生补数学虽然有其功效,但效果值并不大,如果把该资料库中的分数转换成 100 分的模式来设想的话,有补习 VS. 没补习的孩子数学成绩只差 3 分。该学者进一步推论原因,有可能是因为补习成效多反映在短期、小范围的考试范围,但要累积到其他变化题型的考试、大考可能效果有限。

  • 越会去补习者,补习进步幅度越少

在众多补习的孩子当中,越倾向去补习的,补习所带来的效益反而低于倾向不补习者。该学者进一步推论,补很多的孩子,许多都是家庭成员有高教育程度、经济充裕者,因此这些孩子已经学得很多了,成绩已经近乎他们所能及的顶峰,再硬吃下更多的补习,也难以有明显得进步。

高中生

高中生是补习如火如荼的阶段,即将升大学的关键时期,究竟补习和学测、指考的成绩关联为何?是否真的和能否上好大学有关?有学者使用“台湾高等教育资料库”,针对超过 25000 位高中升大一学生进行分析,描绘出会补习者的样貌,也进而研究出补习对升大学的影响:

  • 谁会去补习?出身背景和补习很有关联!

父母的教育程度、职业地位、经济收入越高者,越会补习;兄弟姊妹人数越多,补习的比例或科数也越低。由此可知,原本家中拥有较多教育或文化资本者,越会投入在补习中,无形中形成阶级复制的现象,而兄弟姊妹有可能分散掉家中能分配在补习上的财力。

  • 补多分?补太多很可能成绩反而下降!

补习科数对于学测总分的影响为先升后降的非直线关系,补习的时间如果太长,会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效果打折扣,甚至成绩下降。因此,考量孩子的精力是否能够充分吸收补习所学,学习的状况是否能确实因补习带来一定程度的进步,可以避免补很多却徒劳。

Q2:课后时间可以怎么规划?

根据以上的多篇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补不补习并非孩子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确实考量孩子的身心状况、课业学习状况,安排适量的课后学习活动,才是让孩子学得好、学得快乐的关键。

还记得这篇文章一开始我们说很多家长苦无亲子沟通时间,但孩子放学后的时光又总是被补习填满吗?若我们能不被“怕孩子输在起跑点”思维过度绑架,就能在评估是否补习的时候,将“亲子是否有时间沟通相处”纳入考量,不妨一起试试以下 3 个步骤:

  1. 列出目前放学后的时间
  2. 列出已经必须做的事情,例如学校作业、已经安排的活动
  3. 亲子聊一聊
    目前的时间规划、身心压力、课业状况⋯⋯,聊一聊彼此认为是否需要补习?如果实在不确定补习的成效,也可以设定一个停损点,例如我们补3个月看看,看觉得有没有效、学习氛围合不合适,再一起讨论是否继续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