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为了爱互相牺牲,潜移默化中,你便认为爱就是如此,将这个互动模式复制到往后的关系。

文|黄惠萱临床心理师(心馥学堂

爱情是怎么发生的?你为什么会爱他而不是别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十五岁正在为爱疯狂的雯雯告诉我:“因为他身上有让我安心的味道!”

二十四岁刚分手的燕子想一想之后跟我说:“他以前对我很好,我以为自己对他很重要。”

三十七岁还在寻觅真爱的小珍不假思索的说:“我想找一个让我做自己的人。”

有时候爱是为了寻求安全、肯定与认同;有时候爱是因为对方让你快乐、让你喜欢自己;我们为了完满自己的人生,会受某些特定的人吸引进而相爱一场。随着岁月累积,当我们爱过痛过以后,我们心里的爱情模式不断在变化。

最近因为帮一本书写推荐序,我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四十岁这个阶段,原来一起晤谈的好几个对象,跟我一样都在四十岁上下,这年龄层已经经济独立,也有反思能力与求助动力,正是可以好好心灵成长的时候。当我们谈到感情关系时,除了反思自己,了解爱人之外,还可以走到下一步,思考自己内心“爱的位置”。

四十五岁的敏如为了儿子寻求治疗,孩子到了高三突然拒学且不断自伤,完全拒绝沟通,几个月来她泪水流干、疲于奔命、夜不成眠,本来想找心理师询问如何帮助孩子,结果发现自己早已伤痕累累,要帮孩子得先救自己。

延伸阅读:“我看不到我在这个社会,有什么希望”为什么日本出现茧居族?

在她二十年的婚姻里想离婚的时间大概是占九成,她爱先生,先生也爱她,但在大家庭成长的他,凡事都听从家人安排,在家族与妻子之间,妻子一定在后面,嫁给先生让她牺牲了可以自我实现的工作,学会处处退让以求圆融,这两年她在婚姻里受了更大的委屈,她仍苦苦硬撑,但这段时间孩子出了这么大的状况,像是猛甩了她一巴掌,她心疼孩子,更觉得孩子背叛了自己。

为了能更同理孩子的处境,我们一起细细地把孩子从小想到大,她想起孩子无数次对她说“妈妈,如果真的不开心,不要听他们的!”、“如果离婚,我努力考上公立,也可以打工,不会花很多钱。”她的小男孩已经是小男人了,有自己的想法,会想帮助母亲脱离痛苦,但是身为妈妈的她却执意停在让自己受伤的地方,“他会不会觉得是妈妈先背叛了他?”她想。


Photo by Alec Douglas on Unsplash

她老公一直对她说“妳做自己就好!”,她觉得这句话很讽刺,只有老公一个人挺她,怎么可能对抗一整个家族?而且她的回忆里先生总是和她唱反调,因为家庭环境的差异,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养态度上无处不起争执。但几次晤谈中,谈到如何调整面对孩子的态度,她都跟我说“我觉得我老公不会同意,不过我试试看。”下一次来时,我默默地听到先生对她的提议照单全收,而且没有争执,我猜想这也许是支撑这个婚姻的一成力量吧!

推荐阅读:“让我快乐,不是你的工作”丈夫的一句话,敲醒不断取悦他人的我

如果敏如二十多岁,晤谈时我们可能会一起思考“她为什么喜欢强势善辩的男人”如果敏如三十多岁,晤谈时我们会着眼于“她的爱为什么总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

走到四十多岁后,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更全面的蓝图:

这段不和谐却分不开的婚姻背后,由两个因素交互影响着,一则是她“喜欢有自己想法的人”,因为这和她印象中的父亲相反,她不想选像母亲口中那个懦弱父亲一样的男人;但同时她又渴望伴侣能为了爱自己而作出牺牲,因为她熟悉的爱就是如此,母亲的爱是包容父亲的失败而不离开,父亲的爱是接受母亲的埋怨,牺牲自己的形象与自信。

爱情位置是什么意思呢?想像你眼前有两个空椅,一个椅子坐着自己,另一个椅子坐着你所爱的人,敏如的爱情位置是“对方要有自己的想法”,而对方爱我的表现应该是“为我改变自己的想法”。爱的互动模式从敏如的父母,延伸到敏如和先生,也扩展到敏如和自己的孩子。

同场加映:“想找个跟爸爸一样的男朋友”父母依附关系,如何影响孩子交友?

我爱我的先生和孩子,所以尽管我有自己的需要与坚持,我爱他们的方式应该是牺牲我自己;如果先生抱持己见,那么他其他对我好的行为,不是爱我!我的孩子如果爱我,应该感念我的牺牲,而不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她设定的爱情位置里“自我”和“牺牲”是相爱时必要却又对立的两个要素,“多元并进、彼此成全”是她脑中没出现过的选项。

不管你现在离四十岁多远或多近,都可以开始练习爱情进阶题。回顾自己过去和当下的恋情,试着回答下列的问题:

  • 你都让具备哪些特质的人坐上爱人的位置?这些特质和你的原生家庭有什么关联?
  • 你认为什么是爱?你在自己的位置上都用什么方式去爱对方?
  • 你认为对方要怎么做才叫做爱你?你才能感受到对方的爱?

从现在开始累积对自己的观察,了解自己的爱情位置,就能用更全面的方式看自己现在在关系中的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