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料理从原料到成品全盘掌握制作过程,自己食用或盛装给他人品尝,总是让人感到特别疗愈,认识一些朋友老是说煮饭压力大,但是爱上料理以后,发现煮饭是一个日常的舒压活动。


图片|来源

“啵啵啵”富有节奏感的声音从厨房传出,蒸气将锅盖震动出急凑的声响,一旁等待的我内心却是平静带着雀跃感,芋头块从石头般坚硬逐渐软化,心理想着:“被称作槟榔芋头果然不是盖的,方才费力剖开、切块的刀柄握痕还在手上,如此难以攻破的作物在蒸气的包覆下逐渐软化,真是神奇的过程啊 !”

让我想起小时候刚学会煎蛋那种喜悦,从热锅热油敲蛋下锅翻面,三两下的功夫后,终于完成自己最爱的早餐之一-“煎蛋吐司”,简单美味的吐司夹蛋是人生学会的第一样料理。记得那时,每当看见母亲准备整条白吐司,前晚便开始摩拳擦掌,起了大早,便洗手做早餐再请家人尝。

问母亲“要不要帮你做吐司夹蛋”对哥哥说“你爱吃吐司夹蛋在这!”减少摄取胆固醇的父亲在一旁泡着麦片,看着女儿雀跃的当着小厨娘,他也乐着揶揄的说:“吃这么好啊!”

大学时期,因缘际会接触烘焙,购入一台阳春平价的面包机,面粉、酵母粉、糖、奶油、抹茶粉,倒进机台搅拌,那时候逛烘焙材料行成为最爱的休闲活动之一,每天姓兴致勃勃为全家人准备欧式面包、白土司和各种磅蛋糕,如今婚后重拾厨具,初次尝试手作芋泥,忆起第一次把食物从“生”转化为“熟”,从块状到泥状的芋泥 最后做出最爱的芋泥肉松吐司,再将充满温度的成品呈现给家人,心里的快乐和踏实难以言喻。

烹饪是自我表达的过程 食物成了一种交流载体

以前看着母亲勤快的为我们打理三餐,一方面专注我们爱吃的食物,一方面也会关注营养均衡,就算不爱吃也要“加减吃”的菜肴,好似每一次的开火都表达着母亲对孩子生生不熄的爱,有时候他们不会表达关心,但永远在厨房为整个家带来满满的能量,是生理上的同样也是心理上的。

而爱上料理、或是对烘焙产生兴趣者,除了为自己做健康的料理,经常想着各种理由为他人料理,朋友生日时为他烤蛋糕,为爱吃巧克力的恋人做布朗尼,又或是为家人准备日常的早餐,不论简单的煎蛋饼或是到从买原料开始一手包办完成整条香喷喷的全麦吐司。

从采购食材、洗净切开、备料、开火、料理制作,最后小心翼翼的将热腾腾的食物起锅装盘,看着对方细细咀嚼,背后繁琐的手工揉合成口中散开了的浓郁香气,是多麽神奇的过程,烹饪的外部效益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强大。心理学角度来看烘焙、烹饪都是非常疗愈的行为。

为自己和他人料理 让你释放积累的压力

波士顿大学心理与脑科学副教授唐娜·平库斯(Donna Pincus)分享:冥想正念能增加幸福感和减轻压力,而烘焙或料理也能获得同样的功效,在烹饪过程,尤其是烘焙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专注力,测量材料、时间、温度,搅拌、铺平面团,感受气味此时用心感受每个步骤与食材,如同冥想正念能达到减轻压力的效果。

不少人都听过心理治疗有艺术治疗,烹饪疗法和艺术治疗并驾齐驱的地位,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让当事人投注于于事件的主体。而烘焙或是烹饪让你一步步思考遵循步骤中的细节、同时也关注整道料理,曾获得英国最佳烘焙大奖的面包师约翰・怀特也曾公开分享过烘焙对他的躁郁症有很大的帮助。

许多悲伤与焦虑都是在沉思时发生的,专注眼前的食谱少了让你陷入沉思的时间就能有效减少负能量,而烘焙的成果是非常具象的,可视的成品,让对方感到满足的进食过程。Pincus 认为为别人做饭可以增加幸福感,有助于减轻压力,这过程让让你觉得自己为世界做了一件有助益的事,也许会增加生活的意义并与他人的连结。

如果你也喜欢烹饪的话,可以透过煮饭来减压,若是对你来说进厨房是超出舒适圈得,那也不需要太勉强自己,找到更适合表达自己的方式才能真正对你的心产生正面影响。食物是一种语言、情感的表述,当我们无法透过话语向身边的人表达时,料理成为很好的载体,当然并不是要我们完全用食物取代沟通桥梁,而是让我们用食物来增强我们之间的连结,让彼此更深度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