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将近,不少人因为立场不同而陷入冲突,开始出现各种情绪勒索、排挤孤立。那到底为什么,我们会急着与立场不同的人划清界线?

每当大选将近,不论网路上还是生活中,人际间的冲突,不是正在发生中,便是正在滋生于即将发生的路上。

不论亲疏与远近,我们可以看到一出出充满情感勒索与排挤孤立的肥皂剧,连同候选人的口水战一同上映着。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中呈现多元的政治参与程度,从不在意、关心但不投入、关心且投入但不执着,到执着于政治意识形态的人皆有,今天笔者将把焦点放在执着于政治意识形态而不惜与亲友朋友反目成敌的人身上。

习惯划清界线的人认为只有“支持自己与不支持自己”两种立场

执着于政治意识形态的人们眼中,他人的立场被脑中执念化作两种,第一种是与自身支持同一立场、意识形态的人,第二种是自身立场、意识形态之外的人。然而面对第二种与自身立场之外的人时,往往让此类人急于祭出情感勒索,试图扭转他人的意识形态,但鲜明而充满敌意的情感勒索,想当然尔是难以博取对方认可的,再紧接着是寄出对他人的孤立与异化,最终,泾渭分明的界线便横更于执着于政治意识形态的人们自身周围。

移情使人们不自觉得将过去创伤的感受带到当下

表象上,执着于意识形态的人们,彷佛是因为他人的不理解以及不同意识形态的言论而感到愤怒,但实际上,从精神分析学派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内在感觉来自于自身的旧有经验。

当面对不同意识形态的事件时,自身旧有经验的苦痛感受将会浮现。当前事件会激发旧有痛苦,人们将采用面对旧有痛苦的行为模式,来面对当下的事件,这样的行为在精神分析学派的术语称为“移情 Transference”,把对旧有对第三者的感受转移到眼前事件的对象上。而转移的感受不单单只有负面的感受,还包括了正向的感受,所以人们遇到相同价值观的人时,我们的愉悦可能是来自于早年获得认可时的正向移情。

不过受创的痛苦经验是比正向经验强烈且深刻的,负向的移情比正向的移情更可能垄断我们生活中的情绪,因此本文探讨将专注在负向移情如何制约人们,使人们不断与他人划清界线、树立敌人。


图片|来源

从投射看,愤怒背后的真实感受,可能都与愤怒无关

再深入一层,可以使用精神分析学派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投射 Projection”,来分析人们面对不同立场而感到的愤怒。分析后,将可以进一步了解到这些愤怒背后的真实感受,可能都与愤怒无关。人们面对过度激烈、难以承受的感受,不论正面或是负面,皆特别容易将之压抑,压抑入我们的潜意识阴影中(Shadow),特别是童年时期,人们缺乏处理这些感受的能力与经验,因此大脑为了保护自己不受过激的感受所戕害,因此压抑入潜意识中成了大脑唯一的选择。

然而,我们阴影中的感受并没有消失不见,只是被我们逃避、忽略了,而这些强烈感受转化成我们认不出来的另外一种情绪感受投射了出来,形成我们轻易感受到的情绪,而常见的投射情绪便是愤怒。我们不被认可时,初始感受一般是难过、失望与无价值感,但由于童年时的自我保护,容易将这些消极的感受压抑进入我们的阴影,而在往后投射出另外一种情绪。

而愤怒为一种可以逼迫他人改变的情绪,因此就容易成为投射出来的首选,若成长过程中愤怒成功使他人不再表达对自己的不认同或是转而认同自己,如此的回路便被不断强化,使得我们的习得一种强烈制约的行为模式:感受到不被认同,初生起的难过、无价值感会快速的转化成愤怒投射出来,使我们再也来不及感受到难过与无价值感了,仅剩下快速投射出来的愤怒而已。

我们长大成人后,每当我们得不到认同时,我们无意识地把童年时接受难过、无价值感时“投射”的愤怒,“移情”到不认同我们的当下,陈年的愤怒便这样转移到了自己每个不被认可的当下。

急于划清界线使人们成为一座座孤岛

可以观察到执着于政治意识形态的人,不容易与人建立深刻且稳定的连结。因为人际间的不同是如此常见,此类人将不断上演与他人切割的戏码。选举期间与政治意识形态相同的人结盟为友,与不同的人势不两立。

然而度过了选举期,与政治意识形态相同的人有了其他价值观的冲突,旧有痛苦感受再次制约自身的行为模式,便急于与本来的盟友切割,而在选举期间切割出去的亲友,纵使再度有了部分相同价值观,但已铸成的伤害难以短期回复。

因此执着于政治意识形态的人,成了旧有痛苦感受的奴隶,被无意识的愤怒驱使,也同时被自己驱使的行为伤害着。制约行为重复循环,渐渐成了一座界线鲜明的孤岛,而这座孤岛所对外的连结,几乎都是短期的利益交换或是虚幻孱弱的恐惧逃避。

那,如何不再是座孤岛呢?

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情是来自早期经验的投射,尤其是我们从未妥善面对与处理的陈旧感受,特别是原生家庭带给自身童年的痛苦,可能是年幼时父母对自己的否认或忽视,将深深的在我们阴影中生根。越是强烈、负面的早期经验,我们越是难以觉察,我们也越是被这样的经验无意识地奴役着。

本文提到了几次无意识,无意识确实是移情与投射的温床,反之,若我们对我们的感受有了更深入的追溯、对我们的行为更有意识地去觉知,重复的固着行为模式,便很可能有意识地被自己中止。停止制造充满仇恨的界线感,我们与他人的连接不再是短期的利益交换,而是更多的爱与理解。而爱与理解滋养出人际间真实连结,有了真实连结,人还会是一座座孤岛吗?

陈年的伤痛在被抚平前,成为一座孤岛是我们难以觉察的内在信仰

不过,追溯的过程,将需要彻底感受过去一再被压抑与否认的强烈感受与情绪,这也是停止旧有行为模式最困难的地方。曾经避开的“危险”,现在却要反其道去深入感受,将会使过去的威胁感移情到当下。难受的事实是,我们在处理完自己早年的强烈感受与情绪前,是无暇给予爱与理解的,我们将被过去所制约着,也就是陈年的伤痛在被抚平前,成为一座孤岛是我们难以觉察的内在信仰。

维持无意识,我们将面对投射成愤怒的移情,再次强化与他人划清界线的孤岛状态;尝试有意识,我们将面对原始强烈情绪的移情,但却有机会超越固着多年的行为模式。你,选择哪个?

可惜的是,社会是鼓励人们压抑感受的,学校是缺乏适切的情绪教育的,众人是习惯于逃避负面感受的,因此执着政治意识形态的人,并非少数,进而社会缺乏爱与理解,也形成了我们眼前的乱象。

爱与和平,可能不是哪个政党上台可以实践的,而是每个人认清自身的痛苦,不是来自眼前意识形态不同的人,而是来自我们早年深层的创伤。我们为自己的情绪负起全然的责任,不需要强迫自己原谅造成早期创伤的肇因,但可以练习选择放下,也唯有放下过去的创痛,我们才会不再是一座匮乏爱与理解的孤岛,而选举期间不断浮现的情绪勒索、排挤孤立,也会在爱与理解出现后,自然消散。

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放下仇恨与对立,去爱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