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后不是老死不相往来,就是藕断丝连,要朴实地做朋友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究竟分手后能不能做朋友呢?

公号 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的泛心理学。

上一次是在大家的催更下出了分手指南,结果有人表示已经成功分手,但是突然发现:后分手时代,竟然比分手的过程还要痛苦。于是,新的疑问出现了:这个时候,是应该果断地拉黑对方,还是可以和前任做朋友呢?

虽然在分手时总想“老死不相往来”,但是多项研究表明,分手做朋友的情况其实比我们想像得要普遍。2011 年的调查发现,65% 的人曾经有过“分手后友情”(Post-dissolution friendship),22% 的人则和不止一个前任做过朋友(Bullock,M., 2011)。正如我们在爱情开始时,无法控制自己受到另一个人的吸引一样,当这份感情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不走到尽头,我们往往也都存在着很多没有被处理的感受,而不太可能立刻切断两个人之间的联系。

所以,今天我们又来探讨一个老话题:分手以后到底能不能做朋友?如果想要做朋友,什么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呢?


图片|来源

为什么人们要和前任做朋友?

在分手时常见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还是做朋友吧。”的确,友情作为一种亲密感介于恋人和普通熟人之间的关系,常常会被当做一种过渡的方式。那么,在“做朋友”这个行为的背后,都有怎样的动机和期待呢?

Griffith(2017)总结出,选择和前任做朋友,主要是出于 4 个原因:

1. 对安全感(security)的需求

与他人的关系永远是我们安全感的来源,即便为了获得安全感,我们需要做出另外一些妥协、付出、牺牲。在很多时候,分手后选择做朋友是抱有这样的想法:即便两个人不能再继续浪漫关系,我们也仍然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给彼此安全感的人。

对大多数人来说,遇到曾经彼此深深吸引过的人,投入过感情、也交换过经历和记忆,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们不愿意失去这样一个可以信任、依靠的人,一个有共同语言、可以交流的人,一个可以分享秘密的人,或者一个可以彼此给予支持、帮助、建议的人。有时候,仅仅是“还有这样一个人存在着”,都是我们在这个世界获得安全感的方式。

而且,当一个人经历更多的负面情感(比如孤独、焦虑)时,会将安全感看得更重,而倾向于维持分手后友情,希望从前任身上寻求依靠和庇护(Mogilski & Welling, 2017)。在性少数群体(LGBTQ)维持分手后友情的调查中,他们也更多地提到了这部分原因,因为相比较而言,他们会更难从家庭或者他人身上更难得到支持,因而更可能看重过去的感情。

延伸阅读:【为你点歌】当孤单的声音占领耳朵,你会不会后悔当初提分手?

2. 现实的原因(practical reasons)

有时候,在关系破裂后保持朋友关系,也是出于现实的原因。比如,一方需要一方提供经济支持,双方有共同的孩子,工作上有交集,有共同的朋友,不愿失去因为这段关系而带来的社会资源,等等。比如,有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离婚夫妻在离婚后的第十年仍然保持着持续的联系,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孩子、共享资源等现实原因影响(Schneider & Kenny, 2000)。

除此之外,当两个人在一起时,往往也会共享很多秘密,因此,一方还有可能害怕过于激烈、坚决的分手会造成双方反目成仇,导致另一方泄漏关于自己的秘密,或者散播对于自己不利的信息等。比如,对方可能会透露自己的隐私,对自己今后的约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或者 LGBTQ 群体可能会害怕对方向朋友、家人暴露自己的性取向,等等。

3. 出于礼貌(civility)

有的人选择友情这种方式作为过渡,是源于不想伤害对方的感情,想要避免冲突、伤害,或者减少分手带来的负罪感的目的。这往往出现在主张分手的一方身上。

我们在分析分手方式时曾经提到过一种叫做“积极口吻”的分手策略(positive tone breakup strategy),这种策略就往往和“因为礼貌而维持友情”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积极口吻”指的是分手者会去努力地共情、照顾对方的感受(“我知道你很难过,我也和你同样难过”),从而在分手的过程中选择认错、自责等方式,比如自愿承担分手的全部责任,即便事实并不是这样(“分手都是我的错,要怪就怪我吧”),提出希望和对方继续保持友情(“虽然我们不能在一起了,但我仍然非常欣赏你,还是希望能和你做朋友”)。这些都是属于“积极口吻”策略的表现。

推荐阅读:“明明不爱但就是拖着不说分手”也许,我们都不想做坏人

4. 没有被解决的情感需求(unresolved romantic desires)

当关系被迫破裂,但双方或者有一方的情感需求还没有被完全解决时,也经常会导致双方选择以友情的方式来继续满足这些需求。

当双方出于这个原因维持友情时,行为往往是直觉性质的——本能地感觉到对方对自己仍然存在浪漫的吸引,仍然存在性的渴望和需求,因此无法和对方完全脱离联系。在很多时候,其中一方都并不想分手。

以上就是分手后继续做朋友常见的 4 种原因,总的来说,维持分手后友情的原因是复杂、多变的。当关系中的双方都选择维持友情时,他们的出发点也可能是不同的,比如,有一方可能仍然强烈地爱着对方,只是想要退而求其次,在友情中满足情感需求;而另一方则会出于安全感、愧疚、不愿造成伤害的目的,而待在这段关系里。


图片|来源

哪些因素会影响“分手后友情”?

1. 依恋类型:

研究发现,维持“分手后友情”的可能性,和一个人的回避依恋程度(包括恐惧型、疏离型)呈现正相关;和痴迷依恋程度则呈现负相关(Griffith, R. L., 2017)。

回避型依恋的人和前任做朋友的情况更多,可能是因为,用友情维持和前任的关系更符合他们对于关系的期待:减少了他们不喜欢的、过分亲密的部分,但同时又不会失去他们在关系中想要获得的东西(比如性、安全感、或自我价值感等)。

相反,痴迷型依恋的人和前任做朋友的情况更少,可能是因为他们想要的总是比友情更多,往往不会满足于友谊中的亲密程度。他们在分手后,也会表现出更多对方不愿接受的追求行为。当痴迷型的人将做朋友作为一种分手策略时,更多的是为了维持和对方的联系,而选择的一种委曲求全的方式。

2. 性别:

男性和女性之间在和前任做朋友的整体比例上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在做朋友的原因上则有所不同。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多地因为现实原因和与性相关的原因而和前任做朋友(Mogilski & Welling, 2017)。

3. 性少数人群(LGBTQ):

研究发现,LGBTQ 人群在分手做朋友这件事上,无论是态度和行为都更加积极,因为他们会受到相对更多的歧视和区别对待,也会有更多的孤独感,也更难交到亲密的朋友。因此对他们来说,与他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显得更加重要。

4. “黑暗三角”人格:

“黑暗三角”人格(自恋、马基雅维利主义、心理变态)也更多与前任做朋友(Mogilski & Welling, 2017)。他们选择分手后做朋友,也往往并非出于情感上的需求,而是主要因为性和现实的原因维持友情。他们的罪恶感和道德感都比一般人轻,选择做朋友也是考虑自身的需求和利益。

尤其是对于自恋者来说,他们的世界里需要不断的“胜利”,因而他们会倾向于维持和多个前任的友情,这会使得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控制感增强。而一旦对方切断关系、刺痛他们,也会令他们感到非常愤怒。


图片|来源

要不要和前任做朋友?

如同世界上有千百万种恋情,因此,对于“分手应不应该做朋友”这个问题,没有一种研究可以给到标准答案,这也许也是为什么,既有研究发现分手后友情会导致很多负面的情感,比如更强烈的嫉妒、丧失;也有研究显示,分手后做朋友可以带给人更平稳的情绪状态。

因此,我们无法直接判断你的选择是否正确,今天我们只列举一些分手后不适合做朋友的情况:

1. 你们关系的实质并不是真正的友情。

在很多情况下,两个人虽然表面上说着“做回朋友”,但实质上关系的边界、本质都并不是友情该有的状态,关系中的人只是以“友情”作为幌子来满足其他的期待,这时,维持“友情”多半是有害的。

比如,有的人嘴上说着做朋友,实际却把对方当做“备胎”,想要给生活增加一种可能;有的人并不想分手,对于关系的结束感到不甘心,但因为害怕会彻底失去对方,也抱有未来可能会复合的希望,从而选择迎合、委曲求全来保全这段关系。

我们之所以说这样的关系是有害的,是因为它不完全真实,关系中的一方隐瞒了自己真实的意图。在这样的关系中,双方实际上的期待是不符的,也是不对等的。因此,在这样的“友情”中,也通常会存在一方不断尝试突破边界的情况,比如会有过分的身体接触、保留情侣时期的行为习惯、或者试图寻找机会复合等等,而无法找到关系的平衡状态。

2. 这段友情带给你的负面感受更多。

如果你选择了和前任做朋友,但是在这段友情中,你痛苦的时候总是比快乐的时候多,负面感受总比正面感受多,或者这份“友情”正在扰乱你的情绪和生活,甚至影响到你的家人、朋友和正常社交,那么维持友情可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比如,当你在与前任联系、见面时,实际上是在不断提醒你伤痛的过去;听对方提起新生活(比如交了新的女朋友、过上了更好的生活)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总是感到不满、嫉妒、愤愤不平;也有可能,在过去的恋情中,对方曾经对你有过性行为上、身体上和情感上的虐待,甚至这种虐待还在你们的“友情”中持续,并让你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无法独立地去爱他人⋯⋯。当你发现这样的种种迹象时,你需要先离开这个给你带来负面感受的人。

3. 你们的关系,阻碍着双方建立新的亲密关系。

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对安全感的需求一样,我们当然都害怕孤独,都希望通过一种无痛的方式过渡,使重要的人得以继续留在我们生命中。但是,有时候我们以维持友情作为避免面对痛苦的方式,却同时也扼杀了新的可能性。

你可能会过度关注你的前任,因为从对方身上找到了足够的信任感、安全感,而不再需要向外寻求新的连结;你可能会理想化了和前任之间的关系,不断地拿前任和新人比较,而总是无法对新的人、新的关系满意。如果有这些状况出现,不要委屈自己说“做朋友也可以”,这对你和他都是不利的。

你需要静下心来想想,只要在直觉上感到这份“友情”会对你重新建立新的亲密关系不利,就不用再勉强自己。但如果,你不和前任做朋友,只是因为现任和潜在下一任不喜欢和不允许这样的友情存在,你也需要再好好思考一下,对方这样的要求是合理的么?是不是符合你的价值观?主动权永远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上。

推荐阅读:五对“好好分手”明星 CP 档:从两人走向一人,我把祝福留给你


图片|来源

和前任做朋友的正确方式

了解到以上这些不健康的关系状态后,如果你依然决定要和前任做朋友,那么下面的建议也许会帮到你:

1. 对关系进行充分的沟通

在我们分手之前,往往都会经过一段时间的争吵折磨,研究证明,在这段时间里,如果你们能够就对双方不满的原因进行识别和探讨,则会对彼此持有更多积极的情感,也更容易成为朋友。请勇于和对方沟通,共同正视并找到你们的困难所在。

同场加映:分手后同居,我们反而比从前更懂得相处

而且,当你们已经开展友情之后,也要随时对这段关系保持观察和探讨。人际关系的发展是动态的,尽管我们曾在一段时间内非常相似和接近过,也仍然可能在之后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因此,如果想要将关系维持在健康、互利的层面上,那么觉察到不好的信号(负面情感、不利影响、过分期待)的时候都要及时沟通,使双方对关系的认识保持在同一层面上,而不要存在隐藏的情感、目的,和没有被满足的欲望。

2. 找到合适的边界和距离

我们之前就谈到过,分手的实质是边界的转换。在恋爱的时候,你们的距离非常靠近,边界甚至会彼此融合,但在友情中,尽管也存在亲密的部分,但边界一定会更加疏远和坚固。因此,能不能把握好边界,找到一个令双方都舒服的距离是非常关键的。

Marshall(2012)的研究发现,如果选择和前任做朋友,过多的线下见面会干扰过渡到友情的进程,但完全断绝关系也不利于平稳过渡;而利用社交网络保持“弱联系”,则可能会比“强联系”和“零联系”都更容易令人接受。

在人们的想像中,经常监视、查看对方的 Facebook 页面和好友列表可能是一种不应该被鼓励的行为。不过,研究发现,那些和前任仍然是 Facebook 好友的人,比起互相删掉好友的人,在分手后的负面情绪、对前任的性需求和渴望都更少。刻意切断消息、看不到对方的状态反而会给人造成神秘感和诱惑。

3. 不要过度纠结

研究发现,如果在退避与和解之间,曾有过反覆的来回摇摆,那么纠结的次数越多,最后分手后就会越受伤、孤独和愤怒。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分沟通、想清楚这份关系是否还是健康的,然后就做出果断的决定,不要再为此后悔。

揭穿一刻:

你和前任现在还是好朋友吗?你是如何度过分手的那段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