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惠文谈亲子关系,当孩子总是觉得父母让自己失望,父母也觉得孩子总是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时,我们要如何找到彼此间更好的平衡?如何让回家,不要只是一件充满压力的事?

成长的路途上,你或许开始次次察觉父母会让你失望的地方。譬如他们没有你幼时想像中的厉害,他们也有一些爱计较、情绪化的地方;又或者他们有着在你看来,特别食古不化的一面,你发觉你们立场不同,譬如随着选举投票日接近,你感觉到彼此间的冲突越来越加剧。

而同时间,你的爸妈也困扰孩子总是对自己反抗,他们觉得情绪化的是你,觉得你的脾气,就是他知道的那个从小到大都改不了的样子。于是,你们两者间没有人觉得自己获得尊重。每次开启敏感话题,都带着大量的情绪,你感觉到自己忍不住这么做。当然,你们谈话的结果都是没有结果,并且又再次留下更多的隔阂与伤害。

与家人共处,要如何找到平衡点?该如何可以找到自由的机会?邓惠文在《家人这种病》一书的推荐影片中分享到,当我们为家庭问题所苦,不论是家长或者孩子,或许我们该开始试着去理解在所谓家人之爱底下,是否藏着属于你的自私与自我需求,你的行为是否展现的只是防卫与逃避?

编辑推荐:与家人和解好难?专访邓惠文:接受对父母的失望,是长大的过程

现在,就一起聊聊自我觉察的重要性,以及邓医师给予我们的解决方法:


图片|《家人这种病》邓惠文医师影片截图

华人家庭的主要问题:我们对父母的期待太大了

第一个察觉,是我们对“父母应该要很完美”的设定与想像。

面对华人或亚洲家庭,邓医师提到了孩子们普遍对父母的期待有过高的现象。父母作为我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形角色──所有的婴儿都是从依赖着父母开始的,于是我们文化会有很多对于“伟大”、“完美”父母亲的形象形塑。

“我觉得就是这个害了我们、绑了我们。”邓医师说明。

于是我们应该要去接受的是,真正的父母就是普通的人类,他们有他们的喜怒哀乐、对事物的极限。邓医师认为,有了这样的一个基础设定与包容之后,我们开始跟父母亲像人一样相处:“不要再用一种好像等着对方还债一样的心情,我小时候你还没有给我什么,所以一直吵,吵到父母已经很老了,你还在要婴儿时期想要的那个东西。”

最终,要等这样的东西可以被释放,你与父母之间的结才有办法被打开。


图片|《家人这种病》邓惠文医师影片截图

过于紧密的亲子关系:不是孩子无法独立,是父母放不开孩子

第二的察觉,是你对自我的生命焦虑,是否无意识地转嫁到家人身上?

谈及父母与子女间的羁绊,邓医师表示,现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不是小孩无法独立,而是父母放不开孩子:“因为有些父母在面对自己比方说中年的危机,或人生的存在焦虑的时候,他们没有真的去克服。他们就是把一切的精力放在小孩身上,然后觉得好像藉此延长了自己面对生命有限性的时间。”

邓医师强调,这样的心态,其实小孩潜意识当中都会接受到。于是孩子们也会配合演出的:“他们会演出他无法独立、他需要你,他什么事情都要你参与。”

而这样会有什么结果?回过头来,就会有很多地怨恨。因为孩子觉得自己被父母束缚、埋怨父母无法给自己一个真正的独立性等。两边一直搅和下去,彼此都觉得自己牺牲了自己的人生。

情绪解方:不要等别人照顾你的情绪,而是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而在理解上述两个双方的纠结点后,下一步我们可以做什么?

“我想这仍是一个觉知的问题,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邓医师提到,在我们的文化里面,会觉得家人之间的羁绊是责任,也是一种爱。但我们要开始去察觉到的是,这个爱的底下是否其实隐藏了很多怯懦、自私,或自己的需求?当我们可以开始去面对自己的挫折,不要把自己未完成的东西放在别人身上,这就是对自我负责的过程。

于是,作为孩子,你可以开始透过接受对爸妈的失望,开始跳脱在不被理解与陪伴的惊吓情绪以后,能慢慢靠自己去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作为父母,则是可以开始理解自己有哪些行为其实是出自于自己的需求,理解不是对方做不到,而是我先有求于你。

当我们总是只希望对方能了解自己、满足自己,我们之间就不会产生真正的对话,而是只会剩下情绪的交换与互相承接,以至于越来越高压的家庭关系。

下一次回家以前,在想对对方提出“为什么你的选择跟我不一样”、“为什么你不理解我的选择”的埋怨以前,可以先停下来试着对自己说,我或许还是希望得到你的理解,但如果我此刻得不到,我不会因此感到沮丧。因为我已经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或许下一次等你也准备好了,我们会有再一次对话的机会。

当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更多的觉察,以及在觉察后学会对自己的情绪与需求负责后,也许我们都能找到更自由的家。也在脱离对父母的渴望之后,我们终于能有一次机会,真正的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