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孩子就是该尽孝道”吗?不管背后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和原因,都可能是与“亏欠感”作祟有关。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欠父母?听心理师如何分析!

不论是八点档、朋友家还是自己家里,我们都常听见父母们以一种“尽孝”的方式包装起一种“当你长大/当我老了,你要好好回报和养我!”的说词,同时人们也常把“孝顺父母”奉为圭臬,不管背后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和原因。然而,这个现象背后可能是一种“亏欠感”作祟,更反映了一种我们不太意识到或不想承认的社会问题。

面对父母,我们没甚么可感到亏欠的

小婴儿是绝对依赖于照顾者的,因此,在一般正常家庭里,我们只要得到适当的身心照顾,在不错的家庭里度过可算是快乐的童年,那基本上心中都会产生感恩之情。只要回想小时候父母怎样帮我们把屎把尿,他们彷佛没有怨言,甚至享受这个照顾的过程,人们心中就会感到亏欠之情,继而化作感恩回报的行动。

而不幸的那端,是人们生活在一种父母过份权威的恐惧之中。只要稍微不听话,就是欠揍;没有考到满级分,就是欠了父母给饭你吃、给房你住的付出;考不上好大学,更是欠了父母一辈子的辛劳与期望。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小孩,心中总是抱持一种自己不够好、害人丢脸、愧对与亏欠父母的罪恶感。

还有一种日常生活里头不经意的亏欠感,源于父母默默实施一种让小孩“孝顺听话”的计画,比如用一种暗示的方式让小孩认定是欠了自己。从基本款的“妈妈从小把你养大,要算的算一辈子都不够,反正老了换你养我”,到生气版的“你要自由是不是?把这么多年的米饭钱还了再说!”,甚至是更隐微的“妈妈是剖腹生你下来的,从你还未出生,妈妈就为你挨苦,所以你要(怎样怎样)”⋯⋯

幸运的话,小孩遇到的是平凡而奉献的父母,他会走一条感恩报德之路;不幸的话,人们从小到大都活在某种恐惧与罪恶感之中,一再归还一笔可能永远还不完的亲情债。

推荐阅读:邓惠文:练习承接对家人的失望,才会变成大人

然而,身为儿童精神分析师的 Winnicott 直言 [1]:

“⋯⋯我不认为我们要对那些曾经照料过我们的女人有亏欠感,我们没甚么可感到亏欠的。但是对于我们自身,我们要对这个事实有一种理智的认识,那就是,生命之初,我们是绝对依赖的,而且这个‘绝对’的意思就是‘绝对’。”

不是因为小婴儿是依赖父母,所以亏欠了他们,反之,正因为人类最初必然是绝对依赖和不成熟的,甚至还不能够选择他们的父母亲,就呱呱堕地,面对一个他可能情愿自己没有出生的命运!所以,Winnicott 才认为没有必要对那些曾经照料过我们的女人(照顾者)有亏欠感。


图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剧照

亏欠感之外,认识被辜负的自己

上文并非叫大家无需尽孝,与父母割席。不!要是有平凡而奉献的父母,相信不必别人提点,你也会感恩回报,这是很温情的事。Winnicott 希望的是人们在感到正面或负面的亏欠感之前,先对事实有理智的认识,我把它分为三种:

1. 人类的出生是必然且绝对地依赖,他不是有能力但装无能,所以没有谁欠谁的问题

2. 如果有一种“饿”叫“阿嬷觉得你饿”,那也有一种“孝”叫“父母觉得你不孝”。不论以恐惧、暗示、诱使、罪恶感等方式,小孩常常被加诸一笔不自知、更还不清的债务,因为他不是自愿地向特定债主借贷的(他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

3. 人类最早期的命运完全不可控制,有些时候可以说是“世界辜负了他”,但人们却已经因此受害,甚至产生“自己辜负了世界”的感受

让我们一起细看第三点:除了童年时父母对某位手足的偏爱、丢掉心爱的玩具、情感忽略等实际且意识上的伤害,其实有更早期,如语言和情感发展之初难以回忆的伤害,亦会让人们无以名状地感到父母亏欠了自己。好比父母早逝、母亲突然怀了第二胎而忽略了仍然是小婴儿的自己、或父母得了忧郁之类的情绪状况而无法在情感上如常发挥照顾者的角色。这些命运,或说是一种“世界对仍处于绝对依赖的小孩之辜负”,对他的人格其实有着重要影响。

临床上常见的情况是,这些小孩心中其实充满失落的恐惧,却为了抓紧随时在手边溜走的温暖,而变得极度讨好顺从与满载罪恶感,认为都是自己没有完成某种规范、达成某个理想,才得不到父母的爱。然而,这些小孩一般都在发病以后(如忧郁症),才开始反过来抱怨是父母欠了自己的童年,继而想法上变得偏激;这时候,又被一般人误解为“不懂感恩”、“思想偏激”才会生病,却没有看见是世界先亏负了这些小孩。

资本主义:生育本身就是一种附加价值

不论是因为父母曾经把处于绝对依赖的婴儿阶段我养大,所以要回报他们,还是因为他们对我有所辜负,甚至伤害,所以他们亏欠我的要加倍奉还──这两端,其实都被“谁亏欠谁,谁该还给谁”的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逻辑所主宰 [2]。

父母可能完全认为亲子关系只建立于情感之上,但这份情感里仍然住有“投资”的资本主义小精灵。医疗科技进步使生育不只更安全,也更昂贵和富有象征意味(一整套产前检查到预约生产的方式)。小孩的出生成为亲朋好友之间拿来比较和炫耀的话题,出生前的计画,出生后得到怎样的学前教育,另外,有没有“赢在起跑点”又是另一个战场──他已经成为父母的附加价值。

人的寿命也越来越长,使得退休或没有工作能力后,要怎样过活一事成了要考虑的问题。许多父母抱持“养儿防老”的观念,因为他们被告知到某个年龄就要退休,而且为了过丰盛的晚年生活,就应该趁年轻好好栽培子女,未来受他们供养,以享受儿孙福乐。

推荐阅读:在大部分孩子的记忆里,从没有被“同理”的经验


图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剧照

因此,今天的生产育儿,无可置疑是在新自由主义的经济逻辑下运作。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父母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这样想的(这才是潜意识的意义),一旦家里出了问题,他们便开始怪责“要不是当年生了你⋯⋯”、“要不是你没好好读书⋯⋯”,简言之,他们理想中的价值殒落了!

所以说,“亏欠感”正是建立在这种市场的附加价值的失去,才有“丢脸”的失色。

同样,被当作投资项目的小孩,多少也体会到这种经济逻辑在家里运作着,他至少潜意识地学会计算父母对他的付出为何,如同父母怎样在潜意识中计算他一样:够多够好,给孝亲费作回报利率;又少又坏,则最好不相往来,反正本金已经扣光。

小总结:没有谁欠了谁

当然,新自由主义只是个催化剂,因为养儿防老的投资观念,自古以来就是华人的一种国术。只是它最雅致的一面,“孝道”,与资本主义互补长短,才被合理化得天衣无缝,让小孩成为父母的附加价值一事,被“孝道”这块遮羞布掩盖。那同样,小孩也可能把父母当作附加价值,小时候喊着“我老爸是谁谁谁!”,长大后则说“要不是我父母,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顺便表现出一副孝子贤孙的模样。

因此,让我们记得,在家里没有谁亏欠了谁,但绝对依赖的婴儿总可能被父母辜负(也记得父母不一定有能力还债)。资本主义不会教人做无意义、不确定、无回报的投资,但生育小孩一事,本身就是这样的一回事:因为面对绝对依赖的婴儿,把他抚养成人本身,就是父母的责任(当然,如果社会有更健全的配套与支援,这一定事半功倍)。日后,他可能有能力也愿意回报父母,那是一个幸运端;即便无法,也不代表代他亏欠了这个家,却值得我们去思考当中“发生甚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