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总理马林在内,联合执政的内阁成员中有四位年龄在 35 岁以下。有什么画面比一个女人领导国家更让人震撼?我想是一群女人领导国家吧。

Finland's Sanna Marin will lead a centre-left coalition...
With four other parties all headed by women

在播报芬兰新任总理莎那马林(Sanna Marin) 上任新闻时,BBC有一段报导是这样的:芬兰的莎那马林将与其他四个同样由女性主导的政党一起,组成一个中间偏左的联合政府。新闻画面上,莎那马林居中,另外四位女性从舞台两侧走来,她们同样穿着深色套装,站成一列,迎向众人的眼光。

她们也,迎向世界的眼光。

这是芬兰这个国家要在 21 世纪第一个二十年结束的此时此刻向全世界展现的新风貌:

34 岁的总理,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年轻的国家领导人。

其他四位联合政府成员全数为女性,她们分别是 32 岁的教育部长李安德森(Li Anderson)、34 岁的经济部长玛利亚奥希萨洛(Maria Ohisalo)、32 岁的内政部长凯特利库尔穆尼(Katri Kulmuni)和 55 岁的司法部长安娜-马雅亨利克森(Anna-Maya Heriksson),她们同时是左翼联盟、绿色联盟、中间党和瑞典人民党的党魁。包含总理马林在内,联合执政的内阁成员中有四位年龄在 35 岁以下。

有什么画面比一个女人领导国家更让人震撼?我想是一群女人领导国家吧。

突破玻璃天花板,需要长期的培养

即使在女性议员达到 40%、史上出现三位女性总理的芬兰,五位女性组成年轻的联合政府也是一件稀奇的事。当马林带领她的内阁走向群众时,递送给世界的讯息是:女人组团打怪一点也不是“刻意”,一点也不奇怪。即使身上贴着最容易被低估的两个标签:“年轻”和“女性”,她们一样具有联合起来让一个国家好好运作的能力。

她是所有人的领袖和承担者,所以我们想要给她机会去证明自己。而她也确实做到了,这也证明许多质疑是错误的(She was head and shoulders above the others and we wanted to give her a chance to prove herself, which she did — and proved many skeptics wrong.)

在今年四月的选举中第一次获选国会议员之前,马林先在家乡坦佩雷(Tampere)担任市议员,并很快地成为市议会主席。她当时的副手在接受媒体访问的时侯以“领袖和承担者”这样介绍她。

芬兰政坛向来不吝于给女性政治人物机会,1983 年时女性国会议员比例达到 30% ,2007 年达到 40%,今年 4 月才刚举办过的大选里,也有许多女性新血加入政坛。

延伸阅读:“平等,是所有事情的基础”芬兰最年轻总理桑纳・马林的女性领导力


图片|来源

马林在 2012 年第一次当选议员,2012 年和 2014 年两度当选社会民主党副主席,并在前任总理林内的内阁里担任交通与运输部长。林内一直有着难以沟通、太过干涉部员的负评,马林却在这样的总理兼党魁身边游刃有余,让众人开始注意到她的出色能力。今年四月大选前,林内因病告假,马林于是担下重任,带领社会民主党打赢选战,取得联合执政的权利。因此,在林内因为处理邮政罢工不当下台时,马林被选为继任总理,并且被看好将在接下来的党魁改选时取得胜利。

从马林的从政生涯里,我们看见一位女性总理(和她全女性的联合政府)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她们需要一群愿意交付重任给女性的选民,需要一群信赖女性领导的同事,需要整个国家努力搭建出友善的社会氛围——往性别更平等、更不具性别偏见的方向走去。

比起马林作为一位年轻的女性国家领导人更为振奋人心的是,高达四成的女性国会议员,以及,五个足以取得联合执政权力的重要政党都将党魁的重任交在女性手上。随着时代推进,我们很容易指着一个或两个登上高位的女性,安慰自己性别已经足够平等,认为女性是否能够冲破玻璃天花版取决于个人是否努力。芬兰政府的表现让我们看见,将性别平等的关键放在个人努力而非整个社会是否给予女性足够的支持是不公平。

当一个国家尽可能地推动性别平等时,女性政治人物的数量、质量、能够胜任的职位、能够掌管的部门可以是那样多元。

出来担的女人,能不能不只是“暂时代管者”?

虽然亲眼见证芬兰即将由五个女人领航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但马林政府需要面对的阻碍可一点也不少。

首先,前任总理、同党的林内是因为处理罢工不当而下台,而芬兰最近进入劳资协商期,可能会导致持续性的各个产业的罢工。其次,在今年四月的大选里,反对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支持率,这也是被认为是联合政府选择撤换总理而非提早举行大选的原因。

马林政府除了要面对民心的考验,联合内阁内部也危机重重。马林是出了名的左派人士,即使在左派的社会民主党内部,她也依旧是立场作为鲜明的一个。至今她仍习惯在演说时称呼听众为“同志”。这导致马林与立场偏右、亲企业的中间党要如何协商、如何经营彼此的关系备受考验。特别是林内下台的最后一根稻草,正是因为中间党宣布不再支持他。

除此以外,环保是马林的主要政策之一。她宣称希望在 2035 年达到碳中和(carbon-neutral),也就是零碳排放量,比欧盟预计的 2050 年还早得多。然而,12 月中举行的欧盟高峰会里,许多国家都还对于零碳排放量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有所疑虑。


德国总理梅克尔(左一)、新任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右一)与马林(中)在欧洲高峰会。图片|达志影像(美联社)提供

从雅虎的前任执行长梅尔(Marissa Mayer) 到脱欧公投生效之后出来担负重任的英国前首相梅伊(Theresa May),再到台湾政坛里分别在国、民两党低潮时出来担任党主席的洪秀柱和蔡英文,我们总能看见危机时刻出来承担责任的女性力量。

评论者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纽约时报和 Politico 的报导引述了芬兰坦佩雷大学的性别研究教授 Johanna Kantola 的说法,认为选民对于年长白人男性政治人物的反感不只是因为他们的形象“老旧”,也是因为他们施政的老旧。因此在选举中反映了对更年轻、更女性化的政坛有所需求。土库大学议会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 Jenni Karimaki 则认为,因着马林作为年轻女性的清新形象,有助于社会民主党及联合政府的转型。

由此可见,马林的崛起不只是她的承担,也回应选民的期待,更是遭遇困境的政党一个重新赢得支持的关键。然而,从梅尔、梅伊乃至洪秀柱、蔡英文面临的处境,也可以看见在打破玻璃天花板之后,“玻璃悬崖”成了女性领导者的下一个挑战。玻璃悬崖指的是女性时常在危急关头被选为领导者,但她们往往也因此成为整个政府或企业的替罪羊。女性的勇于承担因而成为所属团体转换形象的门面和暂时代管者。一旦危机有所趋缓,她们就被期待“卸下重担”,甚至因为她们没能完全解决危机,而被认为“还是要让男人来”。

马林和她的联合政府是否会落入同样的困境呢?也许我们可以期待在性别平权的路上走在最前面的北欧,这次会给我们一个不同凡响的答案。

一群女人领导国家,最可贵的是展现“可能性”

不论马林政府施政的结果如何,不论全女性的联合政府能不能打破女性代管者的魔咒,也许危机就是转机,这些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女性终究会为政坛、为人民留下一些什么。

譬如,相信女人的无穷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不仅是个人生命追求的可能,也是国家发展的无限可能。

正如马林在社群网站上写下她的执政愿景:

我希望能打造一个社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无穷可能性、每一个人都能有尊严的生活和成长( I want to build a society where every child can become anything and every person can live and grow in dignity.)

因着这阵子大量的媒体报导,人们对于马林的身世有了较多了解。出身低收入家庭的马林,是家中第一个拥有大学学位的成员。而父母离异后,她由母亲及其同性伴侣抚养长大,也成就了她独特的生命经验。她曾在受访中指出,让她痛苦的并非她特殊的家庭型态,而是彩虹家庭不被接受,因此不能谈论,使她常常觉得自己是社会上的隐形人。

阶级、收入、家庭元素上的特殊性,让玛琳那句“无穷可能性”和“有尊严的生活和成长”有了更沈重也更激励人心的力量。也因为这样,人权和平等是她一直以来坚持的政治理念:

对我来说,人权和平等不是一种立场和意见,而是我的道德准则的基础。我投身政治,是因为我希望影响社会如何看待人民和他们的权利。(For me, human rights and equality of people have never been questions of opinion but the basis of my moral conception. I joined politics because I want to influence how society sees its citizens and their rights.”)

马林的宣言让我们看见不同的生命经验和遭遇会如何影响一个人看待社会与政治的方式。如果我们能拥有在性别、背景、经历上更多元的执政者,表示着社会上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切面、不同类型的人群更有可能被看见,因此,我们的社会也可能展现更丰富的可能性。

莎那马林带领着她的全女性联合政府走到世界的眼前。从她们的从政之路我们看见,社会的支持可以让更多女性自在地挥洒她们的光芒。当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了世界的运作,也许我们不必然会有一个更“好”的世界,但那一定是一个有更多可能性的世界。

这些可能性最终会回归到每一个男孩或女孩,更勇于想像自己可能成为怎样的人,也更勇于想像自己的任何微小举动可能正如何一点一滴为我们打造更趋近于我们理想的世界。那也许只是投下的一张选票、那也许只是关键时刻往前多站的一步、那也许只是是对自己不习惯的现象多一分包容,却会让我们共存的社会里,有更多人自在地活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