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阿!我等等吃饭该说什么”“等等自我介绍完完还有什么可以聊?”如果你在饭局中总在思考要聊什么,也许可以看看这些“眉角”,让你不再害怕沉默的餐桌!

“天阿!我等等吃饭该说什么”“等等自我介绍完完还有什么可以聊?”“如果等等场面很干该怎么办?”每次在超越舒适圈的饭局以前心中都有着不同的焦虑,有的时候心一横干脆就推掉饭局,然而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不论是工作场合、社交还是与至亲联络感情都是早晚需要面对的课题。

之前看到 Podcast 节目 The Dinner Party Download 主持人 Rico Gagliano 和 Brendan Francis Newnam 的分享,虽然西方的餐饮与文化有些差异存在,仍触发笔者不少灵感,根据谈论的内容与这些年的经验整理出一些想法,掌握一些“眉角”终于也能不再害怕沉默的餐桌。

从日常闲聊开始 缓和气氛

首先,从闲聊开始暖身,有的时候在饭局上,缺少话匣子或是开话题者,一切都要从自我介绍开始,然而从等待时间到用餐往往都会有一段空窗期,那就从闲聊开始吧,想像一下中间完全空白,直接切入正题一方面没有时间初步认识席间成员,一方面也让整气氛变得严谨,为了不要让你们在用餐开始就如同在进行一场面试,有机会就随意闲聊,也许是刚刚来吃饭前正在做什么,搭什么交通工具抵达餐厅等生活化的对话。也许会因为陌生不敢开口,但是为了避免让接下来的饭局成为面试,担任那位主动寒暄的成员或许是个不错的方式。

虽然是闲聊,但绝对要避免成为小视窗,想像今天你看到席间的成员开启小视窗甚至是耳语,观感上都不是太舒适的,如果因为生性内害羞,知道自己很容易开启小视窗,可以等待席间成员抛出的闲聊主题,跟随对话进行。

推荐阅读:超级句点王?想要延续话题,从“困扰”开始

关于小视窗,在同辈、长辈之间有时候会更加敏感,如果是与另一半长辈吃饭,因为习惯与伴侣小视窗对话、耳语,同样的搬上餐桌,也容易引起误会,如果想要聊天的话,不如开启一个长辈也能参与的话题!

你不一定要多说 但可以成为观察者

在群体中,如果不是话题引导者的角色,不懂得炒热气氛,也不用感到别扭,虽然不会主动带出话题,但是可以适时参与讨论,在适当的时机分享你的个人想法,没办法参与话题时也尽可能不要放空,避免对方询问你想法时,才发现你并没有在聆听正在进行的对话。

过程中,就算是不感兴趣的主题,也要仔细聆听一方面是避免失神,另一方面可以“观察”大家如何对话,也许藉由小故事获得新启发,或是增广自己的见闻,并非是完全让你感到无聊的。

说到“观察”,有些人没有直接参与谈话,常常担心自己存在感极低,可能到饭局结束只有基本自我介绍,失去饭局原先社交的互动意义。事实上,当你没办法直接参与对话,是有些多出来的心力可以注意席间成员在用餐时的状况,比方说有人正在寻找餐巾纸、菜单可以帮忙递送或是协助呼叫服务员、发现杯中茶水没了,也能主动帮大家添加。

在这些小细节上多少都能与对方产生互动,或是开启另一个小话题,就算对聊天内容没有发表太多言论,而适度展现出贴心的一面仍然可以给予对方好印象。有时候,不说话常常被误认为心情郁闷或是个性难以亲近,主动的关心大家释出善意,如此一来也能破除大家对你的刻板印象。


图片|《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剧照

接受多元、复杂的话题

工作场合、与陌生长辈用餐时,也许常常遇上,话题较为多元,并非在你能掌握的范围中,让你经常陷入焦虑,心中上演小剧场“天阿!他在说的话题我没有关注”“等等问到我意见时该怎么办?”“可以赶快结束这个话题吗?”

与其担心害怕,不如趁着这个机或吸收新知,拥抱多元的主题内容,也许在了解以后才发现是相当有趣的主题,而下一次他人再次聊到时,你也不会一无所知了!其实,在资讯量爆炸的今天,仍然没有人能够什么都懂,就算没有关注也不是难为情的事情,也无需刻意装懂。告诉对方你正好没有在关注并不是糟糕的事情。事实上,随着网路社群生态,我们经常在同温层里的对话,这个时间是最好突破同温层界线的时刻,试着去聆听来自更多面向的看法。

成为大家对话的桥梁

接续上面所讨论到的,尽可能避免耳语交谈,不过若是观察到周遭的朋友主动找上你开启小视窗,该如何是好呢?也许可以将适当的话题引导至席间公开对话,像是遇到有趣的故事,原先只有小视窗的你们笑得开怀,周边的人也会对笑点产生兴趣。

推荐阅读:怕跟不上话题、刷社群,你是 FOMO 世代的一员吗

若是话题适合这时候不妨与周遭的人说明究竟是什么趣事让你们发笑,主动让更多人参与话题,藉此能停止小团体的对话。当然,也需要评估这个对话是对方私下想告诉你、或是敏感问题、涉及隐私的那就暂时不要公开宣扬,由对方决定是否要与在场者分享。

反覆问“是什么”与“为什么”

承接上面提到,我们需要拥抱更多元的话题,避免自己放空,也能当成吸收新知,但若是自己不熟悉的事情该如何回应呢?其实,你可以更深入向对方询问细节,对不知道的话题不用勉强装懂,反覆问“是什么”与“为什么”可以让对话没有间断持续进行,也不用害怕自己词穷或是空气瞬间安静的窘境。

学生时代,吃饭时间总是很单纯,午餐时间热着妈妈的爱心便当,就算是在水深火热的考生时光里,配着英文单字、难以吞咽的古文,都是一顿美好的午餐时光。随着长大,吃饭的情境更多了,除了在学校与同侪、与家人吃饭、朋友聚会、和其他长辈、和公司上司、同事、工作场合的餐叙、应酬,在哪间餐厅、吃什么食物,已然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感。

前些日子,闺蜜分享另一半要与自己父母见面吃饭了,小俩口从一个月前就开始紧张,反观自己与另一半分别和双方父母吃饭从陌生到熟悉,也是经历观察、对谈和私下与另一半聊天过程得知长辈的兴趣嗜好、关注的焦点等有更多的了解,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因为都尚未正式自我介绍,彼此不认识难免无法招架对方会抛出什么样的问题,但这并不代表法做任何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