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该让孩子一起参与家务?最重要的,其实不一定是分担家事,而是让他们拥有家的参与感。


图片|来源

文|陈焕庭

幸福,是来自哪里?不是偶尔的送礼 Surprise,而是来自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温馨甜蜜。

我们最幸福的事,是有一个爱我们的爸爸,以及一辈子相互扶持的亲密手足。

我知道很多家庭在儿女各自成家后,就变得生分,彼此间也有了距离。但这在我们陈家是不可能发生的。不管多少年过去,我们一家子相处就是那么热情,就好像小时候的感情一样绵密。我们经常聚餐,每周固定回老家陪爸爸,吃饭时,也会聊起从前的事情,然后大家笑成一团。

回想那个年代,不只我们家穷,整个台湾社会也都还从农业社会成长到现代化社会的适应过程。那时候,“吃饭”可是一天中的大事,不只因为可以饱肚,也因为家人团聚的快乐。

用餐时,你一言我一语的相互吐槽、彼此分享在学校的糗事,还有永远聊不腻的生活点滴。吃完饭后,不需父亲提醒,我们都会自动收拾碗筷,而大姊也会在此时发挥纠察队长的角色:“今天换谁洗碗啊?老三,是不是轮到妳了?”

我们是用值日生的方式分配家事。当天轮到谁,就会自动自发做家事。当然有时候也会有人小小的赖皮,这个人通常是最爱撒娇的大妹,她会赖在大姊身旁说:“大姊⋯⋯我今天好累喔⋯⋯妳可不可以今天帮我洗,明天换我帮妳拖地嘛!好不好啦!拜托拜托!”

面对大妹的撒娇外加哀求的攻势,疼爱弟妹的大姊往往又好气又好笑的答应:“好啦好啦!真是拿妳没办法!老三妳明天不可以再赖皮喔!”当时唯一不用当值日生洗碗拖地的,是年纪最小的四弟,不过他被赋予了另一项更重要的任务──跑腿──!

当时我们住在台北的滨江街,居住的区域正好是低陷的盆地,四周放眼望去全是稻田,十分偏僻荒凉。即使是用较快的脚程走到离家最近的杂货店,来回一趟也要近四十分钟的路程。因此每当大姊在厨房吆喝着:“老四!去买盐回来!”尽管不情愿,四弟也只能嘟着嘴乖乖出门。

后来四弟在求学期间展现了他的运动长才,无论是田径、篮球等项目,都有不错的成绩,除了本身的天分外,或许也是因为儿时长年跑腿所锻炼出来的好体力吧!家中诸多的繁忙杂事,就在我们兄弟姊妹的分工合作间完成,因此爸爸不需特别操烦,家里照样整齐干净。而这些做家事的分工环节,把每个人紧紧扣在一起,成了家人亲密关系建立的重要时刻。

或许和从小就被训练要做家事有关,我们兄弟姐妹的个性都十分独立自主。有些家长希望子女功课名列前茅,未来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担心若让孩子分担家事会剥夺他们念书的时间,因此会对子女说:“你只要好好读书,把功课顾好就好,家事不用你做!”

然而,分担家务是教育子女学习自律、负责,以及建立家庭观念的重要过程。从小就不做家事的子女,只一味享受他人付出的成果,自己却没有付出相对的劳力,这样很容易造成未来婚姻生活的摩擦和争执。

其实,“做家事”能让孩子对家庭有参与感,让他认识到身为家中一份子,就必须共同努力维护家中的事务。即使孩子年纪还小,也可以让他们从收拾自己的玩具、收拾桌面等简单的家事开始做起。

回想小时候家里的分工模式,爸爸不曾用物质奖赏作为诱因鼓励我们做家事,不过他总会在我们完成后给予言语的赞赏和精神上的鼓励。即使我们完成的速度比较慢,或是做得还不够好,他也不会因此嫌弃或责备,而是耐着性子仔细教导我们。只要下次有进步了,父亲也会不吝惜给予大大的赞赏。因此我们总是能从做家事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自然也就更乐于主动分担家务。

我们尽管生活不富裕,家中仍然很热闹,总是充满几个孩子们欢快的笑声,这样和乐的氛围,或许是因为爸爸对我们的关怀从不缺席。

即使再忙再累,爸爸也会赶回家煮晚餐,在谈笑间共同享受用餐的愉快时光。那时没有瓦斯,更没有热水器,每天我们轮流洗完碗筷后,大姊体恤爸爸的辛苦,总会主动找柴火帮大家烧水,催促我们洗澡。直到我们一一搓洗干净后,爸爸会宣布家里的例行行程:

“现在要专心写功课啰!爸爸在旁边看书陪你们,有不懂的地方来问爸爸!”

于是,晚餐时那张由木板钉成的餐桌,摇身一变成了我们的书桌,大家乖乖摊开课本和练习簿,“沙沙沙”地写着作业。而爸爸这时候通常会拿起一本书阅读,过程中有时也会起身探看我们写作业的情况,遇到我们有不懂的地方,就一一给予细心指导。如今回想,小时候只要我们念书或写功课的时候,爸爸一定会坐在一旁看书,这样的陪伴方式让我们感染了读书的氛围,也让正值贪玩年纪的我们,每天都能自动自发完成功课,并始终维持不错的成绩。

日子虽然辛苦,却充满许多美好回忆。那些日子就如同简单、柔软的白吐司般,单纯的滋味中夹杂着一丝微甜的淡香。我们几个兄弟姊妹在成长过程中,虽然少了母亲的陪伴与照护,却不会因为“单亲孩子”的身分而自卑或有着怨怼,对于父亲和手足间的情感,反而显得更加紧密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