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恋爱学分真的纳入性教育课程的一部份!

在爸妈眼中,约会、恋爱可能是很自然的事,从来没在学校“修”过这样的课。但是在美国初中、高中、大学却愈来愈常开出“恋爱课”,而且回家作业很多都是“实作”—— 直接去约一位你心仪的朋友。是新世代出了什么问题吗?恋爱课又教了孩子们那些事情呢?

“请设计要怎么邀约一位心仪对象的情境与话术”

“规划一个大约 2 小时的约会计画,包括交通、活动内容与详细的时间流程”

“请用文字或影像等任何表达方式,描述分手后的心情、怎么调适?”

这是美国高中健康课中“性教育”课程回家作业的一部分。而且,有些学校还规定必须在 9 年级或 10 年级修完,否则就会挡修后面的其他课程、甚至不能毕业。

推荐阅读:给自己的一堂恋爱课:把爱情的重心,放在自己的成长

学约会、谈恋爱,不只是高中生的新课题。在费城,超过一半的初中都要上约会时的相处与安全的课程。在顶尖的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也有一门哲学相关课程的功课,是要约一位异性单独约会,事后还要写报告。

甚至在亚洲,除了台大的“爱情社会学”,韩国的世宗、岭南、中央、东国等数 10 间大学,也纷纷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开设恋爱、约会课程。韩国的这些课程都要实际尝试约会、还有考试与作业,但仍大受欢迎,常常选课秒杀又旁听生爆棚。

数位原住民  初中起就要学约会和恋爱

为什么要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学习约会与恋爱?

答案绝对不是要鼓励他们尝试。美国乔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公共健康学院的教授欧普纳斯(Pamela Orpinas)曾针对 600 个孩子,从他们 6 年级到 12 年级追踪研究,发现在初中就开始约会的孩子,使用菸酒与吸毒的比例是其他孩子的 2 倍,辍学的比例更是其他孩子的 4 倍。

但孩子们已经愈来愈常把恋爱、约会、交男女朋友等词汇挂在嘴上。不管他们懂不懂,都不宜忽视。“我们要在孩子发展价值观、了解关系的关键年龄,就抓住他们,”在初中教约会安全的海顿(Christian Hayden)提醒。

而且,现在孩子的约会与恋爱,跟父母的时代,也已经完全不同。欧普纳斯的研究和《卡罗莱纳教养》(Carolina Parent)杂志的报导都发现,因为手机使用与社群网路的崛起,孩子们的交往多数从互传简讯、留言开始,之后的互动也大量仰赖数位沟通。

在这种情境下,孩子们更要学习人与人之间实际相处的沟通与调适能力。波士顿学院一年级的男学生胡恩在进行“找一个对象,当面约对方出去”的功课时,就很紧张,心中想了 10 个女孩的名字,最后要付诸行动时,竟然直接在某天下课时,直接拍女孩的肩膀问她:“你要跟我约会吗?”完全不懂拿捏用词与分寸。


图片|《北京爱情故事》剧照

所以,这些恋爱、约会课程就从最基础的开始教起。包括:

  • 学习邀约与面对拒绝。

让孩子知道,邀约对象时,有可能被拒绝,不要太气馁,被拒绝是人生的一部分。《华尔街日报》还指出,年轻 Z 世代在这方面的一大挑战,就是挫折后的复原力,因为他们一向被保护惯了。所以在邀约之前,还要先了解自己,厘清自己的喜好,也要能发掘与欣赏自己的价值。

什么叫做拒绝呢?过去曾有“女生没有说 No,就是同意”的说法,现在要改成“只有对方说了 yes,才是真正的同意”。

  • 学习处理情绪。

恋爱有甜蜜也有苦涩。恋爱不是在分手时才会难过,在交往的过程中,也会患得患失,甚至因为对方一句话、一个眼神、或是争吵,就有情绪起伏。这对少男、少女们的影响更大。皮犹研究的调查指出,70% 的美国青少年认为他们跟同侪间主要的问题,就是情绪、心理健康状态。

尤其是在社群网路、群组中,甚至还有会被公开、觉得尴尬的时候。这些都是要预期、届时要能释怀的,也要学习万一失恋,可以怎么调适,慢慢恢复正常。

  • 恋爱的生理学。

恋爱不只是心理状态,也可能有超乎情绪可以控制的生理反应。所以,男女生不要单独共处一室。而且,热情会褪散,也是自然的生理现象,若希望长久相处,双方都需要适应与经营。

  • 约会的规划。

最好的初次约会时间是 1 个半小时到 2 小时左右,这个时间足够增进双方了解,又不会太一时意乱情迷,有越矩的行动。

  • 约会的安全与自我保护。

美国 ABC 电视台报导,有约会的青少年,每 3 人就有一个人遇到约会对象身、心理层面的虐待、霸凌。所以教约会也要教健康的性别互动与关系,以及孩子怎么尊重别人、保护自己。

推荐阅读:儿童绘本里的大人恋爱课题:为什么爱情总是结束在“你变了”

父母也要学  如何设定界线和沟通

不过,无论学校怎么教,最坚实的防线是家长。

《卡罗莱纳教养》杂志提醒父母们,要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前,就要伺机跟他们聊恋爱、约会这一类的议题,包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心态的调整、怎么与对方健康的互动,以及可能的后果等。不过要在轻松的场合,不要搞得太严肃。

另外,家长要为孩子设定界线,因为孩子有时也很懵懂,不知该如何应对。欧普纳斯就直接跟女儿说,16岁以前不可以谈恋爱。结果女儿反而如释重负,因为在同侪们讨论恋爱、约会、瞎起哄时,她有个好藉口,可以不用随之起舞。其他的界线,还可以包括能否与对方单独出游、约会时可以做或不可以做的事情、约会时间、门禁等。

界线还包括双方用手机联系的时间,无论是讲电话、还是传简讯。

但这并不代表要禁止孩子跟心仪的对象互动。因为孩子仍需要学习与人互动,以及如何经营关系。欧普纳斯建议,可以让孩子们一群人共同出游,练习两性相处,增进彼此的认识。也可能更熟识彼此后,孩子就会褪了一时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