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理师建议:让孩子相信自己能够做得好,就自然就更容易做得好。用鼓励取代责备吧!

心理学家在 1966 年做过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测量小学生(受试者)的智商,之后随机抽出 20% 为实验组,对教师声称实验组的小学生是资优儿童。大约一年后,研究人员再为实验组的小学生测试制商,他们惊讶的发现,实验组的智商增长率明显高于其他小学生。

为什么实验组的小学生智商明显提高了呢?可能是因为他们被老师、家长视为是资优儿童,因此有更多的鼓励、肯定和赞美,或是让他们有更多表现的机会,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与自信。这个效应被称为“比马龙效应”(Pygmalion Effect)。

比马龙效应和自验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吸引力法则(the law of attracting)类似,自验预言为美国社会学家 Robert K. Merton 提出,是指因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是否正确,都将或多或少影响到人们的行为,而使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简单来说,自验预言就是人们在不经意间使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1]

像是我最近开车停在机械车位,一开始都停得很好,有一天旁边有一辆车在等我,众目睽睽之下我停了三次才停好车,之后,我要停车前都很担心自己停不好,也因此我总是要停三次以上才能停好。后来,我练习在停车前不要胡思乱想,保持平常心,当有人在等我的时候告诉自己厚脸皮没关系,如果他真的等的不耐烦,就会自己过来帮我停车了!这样想,让我再次能比较顺利的停好车。

因此,如果你觉得自己做得好,你自然就更容易做得好,反之亦然。

这个概念也类似我们常听到的吸引力法则,当个人打从心底期望某件事情,宇宙自然会有力量吸引这些你期盼的东西靠近,最后,这些力量会引导你得到你想要的。[2]

推荐阅读:从鳗鱼妈妈事件看逃避依恋:给孩子学习,而非恐惧


图片|来源

在孩子身上也是一样,当老师相信一个资质平庸的可以达成任务,那么他很有可能开始有突出的表现;当一个孩子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那么他可能真的会越来越坏;如果你一直焦虑孩子的成绩,孩子可能自信心降低,感到自己真的考不好,无法达成大人的期待。有一个孩子曾经跟我说,有一次他不小心考差了,被情绪失控的导师当众打巴掌,从此以后他就决定再也不要念数学了!

我和一个转学的孩子谈了两个月之后,收到原学校寄来的B表(由导师填写的学生辅导资料纪录表),内容洋洋洒洒写道孩子在学校抽菸、喝酒、赌博、打架、呛老师等行为,导师和我都非常惊讶,这个孩子除了比较爱说大话,常常和我抱怨有个机车的老师很想呛他以外,基本上看到老师都会打招呼,在新班级也适应的不错。

推荐阅读:【赖佩霞专文】被父母用恨养大的孩子,怎么懂得爱?

在谘商室中,我跟孩子讨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他说原学校管太严,犯错几次以后觉得老师都故意针对他,处处找他麻烦,觉得他是坏孩子,但这里的老师都对他很好,他自然而然也愿意表现好。从这个孩子身上,我看见了“相信孩子会变好”对孩子而言,是多么强大的力量。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是我很喜欢的学派之一,他看问题的角度不太一样,SFBT 试着把焦点从“问题”转移到“解答”,因此,他提出了例外问句(exception questions),当你有个困扰时,不要一直想怎么才能解决困扰,而是换个角度,试着找找看“有没有曾经什么时候,问题没有发生,或是没有那么严重?”,这样的探索让你能开始发现问题并非无所不在,并能唤起你所拥有的资源和力量,接着可以问自己,“我要怎么让这个例外事件更常出现呢?”[3]

在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时,可以回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时候孩子的问题行为没有发生,如果真的想不到,那就想想看有没有什么时候表现比较好,或是问题行为比较轻微。然后去探讨这个例外事件是怎么发生的。

我的个案小琪跟我抱怨孩子都不会帮忙做家事,觉得孩子怎么长这么大,还要父母三催四请才来帮忙,一点都不贴心。讨论后发现之前有一次小琪得了流感住院,孩子和爸爸独自在家,平时不爱做家事的孩子,居然主动煮水饺、烫青菜给爸爸吃,还有记得要洗衣服和倒垃圾(例外事件)。

后来,我们讨论出一个方法,小琪不再做全部的家事,把家事分配给两个孩子和爸爸,而且肯定孩子帮忙的重要性及表达感谢(创造更多例外事件),而不是自己一边做,一边抱怨孩子不来帮忙。当我们开始谈论“改变”而非“问题”,我们就能创造出更多的改变,因此,小琪的孩子们变得比以前还要主动做家事,小琪和孩子们的关系也开始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