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的一生精彩绝伦,她用细腻的文字领我们走过世界的不同角落。这个不世出的独特女子,现在轮到西方世界开始认识她了。

从一八五一年开始,《纽约时报》的讣闻版刊载过无数名人逝世的消息以及他们的生平报导,但这些被认为“重要”的人物几乎都是白人男性,因此在二○一八年妇女节当天,《纽约时报》开启了一个专栏“被忽视的名人讣闻”(Overlooked Obituary),专门报导值得被瞩目、认识,但因性别或种族,在逝世时没有获得报社关注的人物。

《纽约时报》在十月二十三日选择介绍的,即是以流浪文学闻名的知名女作家三毛。三毛本名陈平,在一九八○、九○年代出版近二十本作品,《撒哈拉的故事》为其成名代表作,以幽默温暖的文字描述她与西班牙夫婿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物质极其艰辛,但三毛总能以如珠妙语,将大漠生活描写得精采绝伦,也引发当时一波三毛热。


图片|皇冠文化 提供


图片|皇冠文化 提供

三毛过世于一九九一年,但三毛在华人世界的影响力并未减退,长年受到中港台读者喜爱,简体中文版总销量更超过一千五百万册,三毛祖居位于中国浙江的舟山定海小沙镇,修缮成立三毛纪念馆,吸引大量游客。也因为华文世界有太多喜爱三毛的读者,中国浙江成立“三毛散文奖”,藉此纪念三毛带给读者、创作者的启发。

三毛与荷西居住过的西班牙迦纳利群岛,西班牙政府甚至打造旅游路线,慕名而来的书迷得以拜访三毛故居,也引发当地旅游热潮。今年三毛生日,也就是三月二十六日,Google 在首页发布三毛人物插画专案(Google Doodle),让台港读者惊喜不已。

《撒哈拉的故事》出版于一九七六年,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在三毛逝世二十周年推出三毛典藏新版,更名为《撒哈拉岁月》,同样受到书迷喜爱。而三毛的名字与故事距今超过四十年,与知名版权经纪人谭光磊合作下,终于踏上欧美版图,二○一六年西班牙与加泰隆尼亚版问世,二○一九年十一月将由 Bloomsbury 出版社推出英国版、 二○二○年一月推出美国版,此外更授权了日本、荷兰、挪威、义大利、波兰等国家。


图片|皇冠文化 提供

三毛代表的,不仅仅是流浪的勇气,更是追求自由与丰足心灵的渴望,她对于人的关怀与同理心、对多重文化的尊重、对美感的敏锐,在在竖立了她多年来独一无二的形象。《纽约时报》“被忽视的名人讣闻”希望为尚未认识三毛的西方读者打开一扇窗,特地撰文介绍三毛创作历程、与荷西的爱情故事,以及三毛跨足〈橄榄树〉歌词创作、电影《滚滚红尘》剧本创作。三毛的文字与人生都是故事,要如何为她做出定义并不简单,或许诚如《纽约时报》所引用的《我的宝贝》摘文,可以稍稍描绘出这位不世出的独特女子。

延伸阅读:三毛与风信子:我一直很清楚,我是什么样的人

看自己,毛衣上织着──“堪萨斯城・美国”几个大字。那条清迈的项圈安安稳稳的贴在圆领衣服上,下面的牛仔裤买自士林,长筒靴来处是西班牙,那个大皮包──哥斯大黎加,那件大外套,巴黎的。一场世界大拼盘,也可以说,它们交织得那么和谐又安然,这就是个我吧。

三毛带领我们看了华文世界以外荒凉温暖的角落,现在轮到西方读者认识她,相信西方读者也会跟随她轻快自由的脚步,追寻自我,并且愿意对他人付出更多的关怀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