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欲望很正常,重要的是能不能厘清自私无私,进而坦诚。卸下枷锁,满足自身需求后,才有能力去好好爱别人。

在一段亲密关系或社会上各种关系中,被他人暗指自私或指责他人自私,是再普遍不过了,毕竟,“自私”这个标签是人们为了强加罪恶感到他人身上借以控制他人的方式呀!既轻松驾驭使用又可隐匿自身企图,倘若再佐以道德的量尺,那“自私”这标签就再强而有力不过了。

孩子不听从父母的观念,自私;伴侣不顾另一半感受做出决定,自私;朋友不死命跟随朋友圈的价值观,自私;一人不依照社会约定俗成规范行事,自私。人在社会关系中会被贴上自私标签的行为族繁不及备载。

同场加映:“做每个决定,都先想爸妈会不会开心”情绪勒索课题:你其实无须上缴自由

然而,让我们先歇会。若我们是黏贴标签的始作俑者,难道展着大旗的我们就真的无懈可击吗?若我们是沾附标签的红心箭靶,难道千夫所指的我们就真的不容天地吗?因此,我们先将掩藏在道德大旗下的行为攫取出来,尝试追溯行为到源头,让双方有更清晰的角度,给自己的行为有更清醒、有意识地审视。


图片|来源

躲在孝顺背后的意图

首先,在华人社会中,谈及拥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孝道”,彷佛描述着金刚钻石推砌起来的金科玉律,神圣且不可动摇。而每个华人小孩自幼或多或少都在违逆父母的思想时,被指责“不孝”。背后反映出来的就是,当孩子不按父母的思维行事时,父母下意识认为孩子“很自私”,不听从父母的想法。

然而,我们先把父母跟孩子这个关系暂时遮掩起来,在社会中,除了契约上的遵守外,哪一种人与人间的关系,“必须”听从对方的想法呢?当街上的陌生行人逼迫自己遵守他的规范,若不遵守便被骂自私,这让我们有什么想法?但,当我们把遮掩父母跟孩子关系的黑布抽离,回到亲子关系中,怎么又成了自私呢?“孝道”彷佛成了长辈控制晚辈的道德利器,轰隆作响且理所当然。

从根本的思维去看,太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看成自己的“财产”、“养老储备品”、“面子制造机”、“攀比利器”,而不是把自己的孩子真的当作一个具有鲜活生命的人。当这个被物质化的对象不遵守自己的想法,不孝与自私成了十分合理化的物品标签。最终,谁自私呢?

推荐阅读:“我爱你,但我也想过好自己的人生”让我们好有感觉的三个“孝顺”迷思

亲密关系中对自私的误解

再者,在亲密伴侣的关系中,人们时常将矛头指向自己伴侣,泣诉对方有多麽不顾自己的感受,是个“自私的渣人”,而这样的故事也时常挑拨起群众的心,因而伴随愤怒键盘发送的责备接踵而去。

“你不顾我的感受”、“你伤害我的感受”是亲密关系自私标签的来源,暗示自己的期待的需求没有被自己的伴侣满足。然而,在此我也要请大家暂缓一下,在这样的语境下,指责他人自私的当事人,有丝毫考虑到对方感受的意图吗?还是只是觉得“我的感受被你忽略了”?

一样拿取上段落所说的陌生人的例子来看,被一个路上的陌生人指责自己不顾他/她的感受,是自私的人,那也是足够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然而,有人会称,情人不能总是顾着自己的感受,那有什么好继续经营亲密关系呢?

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看得到人们渴望理想伴侣是个“没有伴侣自己”而全然投注在“人们自己身上”的人。渴望自己得到所有关注、得到所有良好感受,但对方是不是“真的”也得到足够关注与良好感受,就不是重要的事情了。

这样的人们,比想像中来得数量庞大,因而在社会中共同形塑出了“伴侣不听我的话就是不爱我”的概念,大大了误解了爱的真谛,或者说,为了自己感受良好,爱只是一个口号罢了。最终,谁自私呢?

推荐阅读:关系心理学:真正的爱,不会让你感到不安

制度、概念对自私的合理化

回头看看社会中的许多制度、概念,“控制”是站在这些制度与概念后面的隐形支柱,因人有控制他人的需求而来。有太多太多的不幸是制度、概念与个人欲望之下的产物了,而在这些不幸故事的封面,我们都看得到“自私”的标签。

人们鲜少承认因为自己无意识的欲望需求未得到满足,反而习惯打着道德的名号,用制度与概念去试图控制他人,若不成,进而冠以自私的名衔。道德与自私,两者双簧,推波助澜了一个缺乏爱的社会。

自私与无私概念的混淆

人们无意识地习惯用二元对立的方式去看待自私与无私,彷佛只有无私,才表示自己的真爱,彷佛人只要爱着自己,就无法爱他人。这是教育、环境所输入到人们脑袋中的程序,人们无意识地成了无法或是害怕给予的人,包含给予爱,把爱看成交易的筹码,在给出爱之前,需要先搜刮索取他人身上的爱,当不如自己意时,便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带着愤怒与指责。这样吝于给爱,又得不到爱的双输的局面,似乎屡见不鲜。

人类群体的自私,从此可以窥知一二,而彼此竞争的仅是谁指责对方自私又快又响亮又同时可以拉拢到更多的盟友。而我们时常提及的无私,彷佛是一种美善的德性,实际上大多数无私牺牲奉献的背后,是一种隐蔽的自私与控制。父母无私的牺牲,可能只是用愧疚感来控制孩子;婚姻伴侣无私的付出,可能只是为了攀上道德制高点使对方就范;慈善家无私的贡献,可能只是为求取美名博取认可的行为。

一个无私行为的后续,倘若是充满怨恨、抱怨与不满,这个无私可能只是自私伪装而成的绵羊,里头的索取可是致命的。

每个行为背后,动机都含有一个自己

若有意识地看入关系的本质,任何关系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人能属于谁,也没有行为后面没有自己,人的动机背后都是包含了为了自己的欲望。慈善家做善事,必含让自己做完善事感受愉悦的欲望;父母为孩子付出,必含期望孩子顺利成长的欲望;圣人济世,必含成就自我、超越自我的欲望。人们总是为了自己,但又耻于承认,认为自私是错误欲望推叠起来的,然而这些为了自己的欲望,并不是错误的,是社会集体把所有欲望化成负面的概念。人们沈溺于欲望,又耻于承认自己对欲望上瘾。若要说欲望害人,更适切的是:僵化的概念害人。

推荐阅读:《谁先爱上他的》:在爱里我们谈需求,而不是要求

认清欲望、拥抱欲望

承认自己拥有欲望,也接纳他人拥有为了自己的欲望,再有意识地明辨欲望背后的支点,若是支于他人身上的欲望将带来大量的痛苦,因为人们如何也无法完全控制他人,这也是鼓吹我们站上道德制高点指责他人自私背后的欲望。若是忠于自我,不胁迫他人遵守,则可能是真爱所支持的欲望,也可以称之为无条件的欲望,当欲望没有满足时,并不会出现指责他人的状况。

我想要先做一个“自私的人”,我要先好好的爱自己,才有成熟的能力给人们爱,不是吗?我要先好好完满自己,才有充沛的力量给人们真幸福,不是吗?我要先好好认识自己,才有清晰的双眼照看他人,不是吗?我要先找到自己人生所爱,才有清醒的意识陪伴他人,不是吗?

让我们一起更好地做一个为自己的人吧!在指责他人自私前,先折回向外的手指,更有意识的去觉察自己的动机吧!也让我们大声承认自己就是个“自私”的人,因为我们就是充分自爱后才能给世界真爱的物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