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照议题又深又广,这一课,我们来聊聊把老人家常见吃药当吃补的错误观念吧!


图片|来源

文|詹鼎正

常“逛”医院的老人家有两种,一种是有过度虑病的倾向,只要一点点不对劲就超级紧张,想直奔医院立刻处理问题;或是明明没什么大碍,却一天到晚担忧自己是不是得了不治之症。

还有一种常“逛”医院的情况,则真的是身体有疾病,可是他不舒服的地方实在很多,心脏科、新陈代谢科、肝胆胃肠科……一科科看下来,变得三不五时就要跑医院或跑诊所,每看一科假设平均开五颗药,看四科就是二十颗药,晚辈看到难免担心:一次吃这么多药,这样好吗?

如果是前一种太过虑病的状况,我会建议去寻求精神科医师或心理谘商师的专业协助;如果是后一种状况,我则会建议老人家要把求医过程化繁为简,大部分的病都给同一位医生看,如此开药时也可视情况做整合,目标是用最少的药来治最多的病。

老人家因为身体的恒定性不如年轻时这么稳定平衡,加上上了年纪以后,很多长辈身上都同时有好几种不同的慢性病,如果真的要按照症状一一挂号,可能就得看很多科别。像这种情况,正是高龄医学想要协助患者解决的问题。我们老人科强调的重点是“全人医疗”,我们看的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整个病人”,希望能够同时照顾到长辈的生理、心理甚至社会层面的需求。我们在处理老人家的多重疾病时,也会把病人的平均余命、身心状态、病人与家属对治疗方式的偏好、药物与药物之间的交互作用等因素也都考虑进去,简单说,就是为长辈做一个“客制化”的治疗计画。

由同一位医生看大部分的病,还有一个好处:方便每半年或一年,定期帮老人家盘点过去吃的药,按照长辈当前的需求予以增减,考量会比较全面。

有些长辈会希望我帮他们“改”某个医师开的药,对此,我会诚恳跟长辈们沟通,每位医师开药的逻辑未必相同,我们不便去“改”其他医师的药,若长辈希望由我来诊疗,最好就是绝大部分的药从我这里开,除非是有一些特殊限制,比如说,有些药物规定就只能由神经科开出,那又另当别论,长辈就必须自己再另外去挂这一科。

有些长辈或许会问:“不是每间医院都有老人科啊,我家附近的医院都没有老人科怎么办?难道要我大老远去别的县市看老人科吗?”

只要尽可能让同一位医师照顾老人家大部分的疾病就好,倒不限于非得要看老人科不可。若病人所在地区没有老人科,找家医科或内科医师也是可以的,只要受过内科基本训练的医师,都可以处理老人常见的慢性病。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位自己可以信赖托付的医师,一来可避免奔波医院之苦,二来又可以得到整合性的治疗方案,这才是我所要强调的重点。

詹医师小叮咛

建议尽可能让同一位医师照顾老人家大部分的疾病,一来可避免奔波医院之苦,二来又可以得到整合性的治疗方案,同时照顾到长辈的生理、心理甚至社会层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