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一下,从国小到大学,原本应有男男女女的运动场,女孩的身影渐渐少了。应该活动筋骨的体育课,经常变成女孩集体躲到树荫下乘凉的休闲时光。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文|李孟颖

从小就是摔角迷的我,从国小到现在服役,依然喜欢观赏摔角比赛,不过跟一般小男孩不太一样,比起男子摔角,相反地,我更喜欢女子摔角。

或许因为,女子摔角,更像是力与美的结合,以招制招,也或许是女子摔角选手间,戏剧化的成分更多一些,姊妹反目成仇、失之交臂的冠军头衔,或是追寻首次胜利的励志故事,彷佛故事线一般,每个选手的个性跟定位都如此鲜明,在收看时,不只可以享受擂台上的你来我往,更可以跟着故事轴,看着支持的选手获胜时为她摇旗呐喊,或是因为讨厌的选手作弊逆转胜而气急败坏。

从小看着女性运动员,在擂台上、球场上、跑道上,各式各样的领域绽放异彩,因此对于喜爱跟擅长运动的女生,一点也不会感觉到诧异或奇怪(小时候拖着妹妹们玩摔角,我从来没有赢过)然而,开始接触性别议题及女性主义之后,才开始了解到,女生在运动场上,其实受到许多不平等的对待跟压迫。

大家回忆一下,从国小一直到国高中再到大学,原本有着男男女女的操场或运动场上,慢慢的,许多女孩开始不再运动,应该锻炼体能、活动筋骨的体育课,变成了女孩们集体躲到树荫下或屋檐下乘凉的休闲时光,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毕恒达的《空间就是性别》一书中,提到了女生在学生时期,不论是家长、老师,甚至是同侪,对于喜欢运动的女生,或是擅长运动的女生,态度通常是较不友善的。

刻板印象中,女生会被期待,维持某种“公主”般的形象,女孩在校园里,她必须是美丽的、文静的、温柔的、干净的,然而,运动场上的女孩,往往与这些期待背道而驰,因此,女孩们在求学阶段,通常不被鼓励在操场上尽情奔跑或是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的确,并没有任何人特别禁止女生们进行各样的运动,但来自四面八方的眼光,则让女孩们打了退堂鼓。


图片|来源

1. 担心肤色变黑

台湾大部分学校的运动空间,都是设计成户外的操场或篮球场,能够遮阳蔽荫的空间相对不足。

长时间的运动结束后,可能导致肤色变得黝黑,而俗话说的“一白遮三丑”黝黑的肤色,正是女孩们不被一般大众期待所拥有的肤色。

尽管近年来,大众对于肤色的审美观开始有些转变,黝黑的肌肤代表着健康,甚至在部分西方国家,是高社经地位的象征(拥有较多的时间休闲与度假来晒出小麦肤色),但台湾目前主流的审美观,依旧会期待(美丽的)女性要拥有白皙透亮的肌肤,使得女性出门在外,都会格外注意遮阳的配备是否足够,更遑论在缺乏遮阳建筑与配备的运动空间,为了维持自己的肤色,只好放弃运动的机会。

2. 缺乏更衣空间

体育课程结束后,不免需要盥洗或更衣,台湾大部分大学以下的教育场所,更衣空间及盥洗设备较为有限,就算有盥洗室或更衣间,也难以容纳几十位学生在下课十分钟内就全部盥洗及更衣完毕。

因此,部分的学生会选择在厕所或是教室内直接换衣服,然而,若是遇到女厕数量相对不够,或是下课时间女厕可能已经大排长龙的时候,此时要更衣的女同学容易产生压力(担心压缩或占用其他女同学如厕的时间)。

女同学也难以像男同学可以豪爽地脱去上衣,甚至外裤,在教室或是球场上,找个略能遮蔽的地方(甚至完全不用遮蔽物)就可以直接更衣,无须承受异样的眼光。

为了省去上述的这些烦恼与麻烦,不运动、不流汗成为了女孩们的最终选项。

3. 担心肌肉过大

台湾社会对于运动的成效或概念仍有些迷思,其中之一是,长期运动或是健身会导致肌肉增长,使四肢看起来更加壮硕,而这也是大部分女性担心的,若长期运动,身材将会变得过于健美或是粗壮。

即使近几年健身风气兴起,健康资讯也越来越普及,但仍有部分女性深信长时间运动或健身会导致肌肉过分成长,会使身材过于男性化,因而选择不运动,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使得体态离期待值更远,或是因缺乏运动而导致体力下降或健康出现状况。

4. 以男性为主流的运动场

传统社会中,男性在求学阶段,通常会被师长鼓励利用课余时间运动或参加各种运动比赛,反之,女生则会被期待要学习文静的才艺或专注在课业上。

近几年师长对于女生在运动领域的接受度已大幅提升,爱运动的女生不再被粗鲁、野蛮、不修边幅等标签框架着,然而,许多教育现场的实际研究与观察,却又得到不同的答案。

台湾大多数校园的运动区域被规划为篮球场,而篮球这项运动,因着大众媒体中对男性球星(着名的 NBA 、 SBL 球星等)的形象刻划与广告行销等,使得篮球与男子气概等阳刚意象产生较多连结(试着举出一位具有阴柔性别气质、女性化的男性篮球球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对吧?)。

男孩们会透过在球场中展现投篮、运球技巧,或是透过模仿某位球星的招牌动作,互相培养并巩固彼此之间的男子气概,却也在无形中,排除了缺乏男子气概的他者,像是不擅长运动或性别气质较阴柔的同学,甚至是刻板印象中对运动一窍不通的女性。

当遇到人数过多或场地不够用时,这些他者极有可能会成为群体中失去话语权的个体,像是无法决定自己要跟谁同队、打哪个位置,亦或者在犯错时容易遭到辱骂讥笑,甚至被赶出队伍或是球场。

其他运动如棒球、桌球等着名国手或选手也几乎都是男性居多,近几年女性选手也开始在不同运动领域发光发热,好比举重选手许淑净、网球选手谢淑薇等,然而,不同于以往质疑女性运动能力和运动的场域是否适合(能接受)女性的困境,女选手的外貌及身材,相较于男性选手,更容易成为众人放大讨论的话题。

可以多次从新闻媒体看到类似“换上礼服,xxx多了几分女人味!”、“巨乳选手夺金引争议”等标题,似乎都将重点放在女性选手的身材与外貌,而非讨论及报导其专业表现,网路上的讨论不外乎也会针对女选手的外貌、身材、谈吐、性别气质、时尚品味等,是否足够女性化?是否(符合男性欲望的)性感?可以看到不少人与现实妥协,为了增加知名度或成为媒体焦点,只好收起平常在运动场上的专业模样,穿上性感或流行的代言服饰,以迎合大众对“美”的定义。

女性的生命历程中,在不同的领域皆可能受到各种形式的压迫,尤其当该领域长期由男性主导并把持资源,女性的声音时常被忽略或被消失,而运动圈正是长时间以男性为主流的领域。

近几年女性运动者的权利与能见度已有大大的突破,然而,还是有许多议题值得我们关注,如同男女运动员的平均薪资、女性运动员升迁的玻璃天花板或是身体面临物化及性化的危机。

文章的最后,我想用一场比赛中的对话作为结语,近年摔角圈掀起了新的男女混和战制度( Intergender match )。

不同于以往印象中男女选手只会跟相同生理性别的选手对战,在这样的制度中,你的对手很有可能是男性、是女性,甚至未来可能有更多元性别的选手加入其中!

我很欣赏的摔角选手泰莎布兰切特( Tessa Blanchard ),在男女混和战中击败了男性选手戴夫克里斯( Dave Crist ),而原本战败应该离开擂台的戴夫却抢了麦克风,看似要对获胜的泰莎出言不逊,没想到他的发言却逼哭泰莎,戴夫说:

“我并不是被一位女人打败,我是输给了一位伟大的职业选手。”

当然这句话也可以解释成,输给女生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但更广义地来解读,在这个竞技的擂台上,不分性别,他/她的专业、她/他的表现,都值得观众跟对手,最真心的喝采与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