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觉得,孩子讲都讲不听,问了又不说吗?但亲爱的爸妈们,你真的用心去倾听他们了吗?


图片|来源

在学校,常常有老师来和我抱怨孩子:

“他真的很奇怪,明明家里衣食不缺,爸妈也对他很好,为什么还要偷东西?”

“我教书教了二十年,还没看过这样的小孩!”

“虽然他没有爸妈,但是阿嬷那么照顾他,他怎么就这么不懂事,不会替阿嬷想?”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对方,心理学称为“投射效应”(Projection effect)。指在人际关系的认知历程中,人们倾向于认为别人的想法、喜好、个性等和自己差不多。因此,投射效应会使人们以自己的主观看待他人。

像是一个喜欢吃蜜饯的人,会认为他人都应该喜欢吃蜜饯;一个常常说谎的人,很容易认为他人也在骗自己;俗语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因此,老师也会倾向于用自己的角度来看孩子,觉得自己教书这么多年,绝大部分的孩子都很正常,只有那一两个孩子就是坏的无可救药!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孩子的问题行为,而感到困惑或生气,其实更关键的是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动机。

我有一个有偷窃习惯的个案,谈了几次后才发现,嘴上倔强、看似不在乎任何人的他,偷钱却是为了讨爱。偷的钱不是去买珍珠奶茶或鸡排,而是去买粉彩纸、在便利商店印一张十元的合照做成卡片,想在姑姑生日时送给她。知道了之后真是让人觉得又生气又心疼。但也让我们用另一个角度去看到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善意。

当我们愿意试着去理解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而不是用既定的想法来看孩子,孩子也会感受到大人的善意及被理解。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孩子和大人的关系不再是对立,关系的修复就这样一点一滴开始了。

为何孩子要用这样不一致的方式来讨爱呢?

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爱,但不是所有孩子的人际或行为模式都是讨人喜爱的,当孩子发觉自己不被爱时,孩子会做出惹人厌的行为来获得关注,因为被忽略和被讨厌而言,更可怕的是前者。

人类所有行为都是有目的性的 [1]。Dreikurs 提出了四种儿童不良行为的目标,分别为获取注意、对抗权力、报复、假装无能,若前一个无法达成,则会依序出现下一个不良行为。如下所述:

  1. 获取注意:当孩子无法由正向的方式获得关注或被认可,可能会倾向以不良的行为来获得注意。这个行为可能让家长感到苦恼、烦恼。比方说,阿宝的弟弟出生之后,妈妈把注意力都放在弟弟身上,阿宝明明可以自己去安亲班,却在地上打滚不出门,妈妈决定不理会阿宝,继续照顾弟弟。
     
  2. 对抗权力:若孩子无法以不良行为来得到大人的关注,孩子可能倾向试图和大人争夺权力,以得到主控权和控制感。这个行为可能让家长感到被挑战或受到威胁。在上述的例子中,因为阿宝在地上打滚却没有得到妈妈的关注,阿宝在地上大哭大闹,因为阿宝把弟弟吵醒了,妈妈只好妥协:“好,我先帮弟弟换尿布就载你去”。
     
  3. 报复:若孩子和大人争夺权力还是失败了,孩子可能以报复的方式来伤害他人,来突显自己很有力量或很重要,但心里可能很自卑,感到自己没有价值。孩子的这个行为可能让家长感到受伤。在上述的例子中,妈妈很不开心自己被阿宝的哭闹所控制,而就算妈妈载阿宝去安亲班,阿宝还是觉得妈妈比较在乎弟弟,于是两人陷入了权力的争斗。阿宝开始会去打弟弟,当爸妈对阿宝大吼说他是个坏孩子,阿宝更加认为自己是个爱打人的坏孩子,而增强了他的行为。
     
  4. 假装无能:孩子开始感到习得无助 [1],为了维持自尊,他们可能会假装自己做不到或不在乎,而把自己孤立起来。这个行为可能让家长产生无力感。在上述的例子中,阿宝觉得不管怎样爸妈就是只爱弟弟,而自己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办法得到父母的爱,阿宝开始自暴自弃,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做什么都是错的,是个不值得被爱的孩子。


图片|来源

这些在大人眼中孩子表现出来的错误行为背后,可能有着正向的意图,就算再糟、再让人讨厌的行为,背后一定是满足了某种需求。例如孩子打班上同学,背后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要受伤;孩子顶撞父母或师长,可能是不服输、想争到底,藉以保护自己快要瓦解的自尊心,或是突显自己的重要性;孩子偷同学的文具而不说出原因,后来才说是因为他一直被那个同学欺负,感觉很受伤,用以牙还牙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在上述的例子中,阿宝出现了四种不良的行为,在不良行为的背后,其实阿宝的内心很失落也很受伤,觉得父母的爱被弟弟抢走了。

孩子都不说,要怎么知道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很多家长会抱怨,我有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啊!但他就是不说,或是说还好、不知道。

孩子其实是很敏感的,大人是不是真心地想听他说,孩子可以感受得到。因此,如果他感受到不管说或不说都会被责备,或是说了反而会被骂得更惨,倒不如保持沉默。

我初任辅导教师的时候,常常不由自主的背负着导师的期待。尤其是行为偏差的孩子,期待孩子因为和我谈而能有所改变,希望被别人看见辅导是有成效的。于是我变成了“导师的打手”。在谘商室中,我的立场不再能保持中立,辅导谘商变成了劝说,这些孩子一定也感受到了。

有一个孩子让我印象深刻。他在前两次和我谈的时候很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当我不知不觉的透露出导师对他的期待、以及希望他改变时,孩子开始话越来越少,常常说还好、不知道。当我察觉到想要修正时,已经来不及了。后来花了好一段时间,才重新建立起信任关系。

“其实,光是有一个人愿意坐在这里听孩子说话,就对孩子很有帮助了!因为可能从小到大,可能都没有一个大人愿意这样坐着听他说话。”一位我很欣赏的心理师前辈在我刚开始踏入学校,怀疑自己能带给孩子什么帮助的时候跟我说。

倾听,是一件说来简单却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光是要听懂孩子想说的话就很不简单,大人们很容易听一听就开始皱眉,在内心翻了一千个白眼一不小心就表现出来;不小心就开始碎碎念或批评孩子哪里做不好,急着想给孩子建议,告诉孩子怎么做比较好。于是,我们又把孩子给推远了!

倾听,是用“心”去听,是发自内心想听懂孩子说的话。若真的做不到也没关系,只要先能做到不批评、不急着帮忙解决,对孩子而言,就是一份尊重,不因为他年纪小而不在乎他所说的话。孩子若能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彼此之间的信任开始长了出来,疗愈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