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歌手山姆·史密斯在 Instagram 发文表示:“一生都在与自己的性别交战”,希望大家能以中性代名词“they/them”称呼 TA。

文|吴馨恩

近日,葛莱美得主、英国歌手山姆·史密斯(Sam Smith)在Instagram发文表示:“一生都在与自己的性别交战”,希望大家能以中性代名词“they/them”称呼 TA [注],并且早在 2017 年 10 月,TA 就已经出柜为“非二元性别酷儿”(non-binary gender queer),表示 TA 自己的性别认同“女性和男性的部分一样多”。


图片|来源

然而,《太阳报》(The Sun)仍在内文以“歌手山姆·史密斯已经要求朋友和家人不再用性别提及他(him)——而是使用‘they’而非‘他’(he)。”进行报导,以及《美联社》(AP)也是多次在报导使用“他”(he)跟“他的”(his)指涉史密斯。因此,这两家媒体都受到 LGBTQIA+ 社群的大量抗议。


图片|作者提供

许多非二元性别者希望被以中性代名词称呼,像是英文的 they/them、ze/hir、xe/xem 等,或是中文常见的 TA 等,这些中性代名词的使用,看似标新立异或特立独行,但是对于真实活着的非二元性别者来说,却是生命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这不是非二元性别者刻意或喜欢找人麻烦,证明自己与众不同或特别进步,这只是要求一个小小的、举手之劳的尊重,就像多数女性不会想被称呼为“他”(he),多数男性不会想被称呼为“她”(she)一样,往往使我们感到不舒服、不受尊重,甚至能作为有辱人格的恶意行为——也就是所谓的“性别错称”(misgendering)——使用错误的代名词或称呼进行称呼。

当然,也许有些人现在并不习惯使用中性代名词,对如此称呼 TA 们感到尴尬或拗口,这种不习惯或不适应都是可以理解,而且是相当正常的,因为这不曾出现在我们的教育跟主流文化中。但不可否认的是,世上就是有一群人存在这样的需求,为何我们不能稍微发挥同理心,试着尊重 TA 们的需求呢?

就像有些已婚女性不希望被称呼为 X 太太或 X 妈妈,中国女性可能不希望被称呼为“小姐”(在中国有性羞辱之意),出家的比丘尼希望被以法号而非原名称呼,这些我们不也都已经做到了吗?因此,尊重非二元性别者的代名词需求,像是以中性代名词称呼 TA 们,绝对不是什么过分要求或做不到之事。

值得注意的是,性别认同与代名词未必可以划上等号,并非所有非二元性别者都希望被以中性代名词称呼。比如黑人肥胖非二元阴性(black fat non-binary femme)阿什莉・沙克尔福德(Ashleigh Shackelford)就曾表示过,身为非二元性别的她,因为富有高度阴性特质,还是个黑人与肥胖者,并且经历过性暴力而承受着性创伤,这些都使得她自己对带有白人、阳刚、纤瘦预设的“they/them”感到疏离,希望大家用 she/her 来称呼她。

同志女性主义者莉娜·威尔逊(Lena Wilson)亦曾指出,她是个纤瘦、不化妆、穿着男装的白人阳刚女同志,经常被误认为非二元性别者,即使知道对方没有恶意,但是当人们认为她不是女人,进而使用they/them称呼她时,这对她的自我感觉是一种打击。她认为,除非对所有陌生人都使用中性代名词,否则有时刻意去性别化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并且她更进一步地提出,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先询问对方的代名词,或是主动告知自己的代名词,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诚如女性主义运动前辈——葛罗莉亚·史坦能(Gloria Steinem)所述:“同理心才是我们最基进的工具。”当年她们也是创造了“Ms.”一词,来取代已婚女性的“Mrs.”跟单身女性的“Miss”,避免女性婚育隐私被迫曝光,现在的我们也能跟这些前辈一样,透过尊重非二元性别者的代名词,改造性别不平等的文化,并且打造更加多元平等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