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生后,彷佛已经被决定好这一生该怎么过了。那种感觉好像是,大家一窝蜂排队抢着买美食;而有时候吃了,才发觉不合自己胃口。对于人生,你想过换一条路走吗?

文|Yulina Huang

这是一个我从以前就不断在思考的问题,究竟为什么我们在出生以后,彷佛已经被决定好这一生该怎么过了。

包括几岁时开始去上学,应该从小学一路读到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出社会或是继续深造,找到工作后一路工作到退休,中间可能结婚生子,我们的一生似乎理当遵循这个路线,并且已经成为一种规则,但很少人会质疑或是思考这样的标准到底从何而来。

《终结平庸》一书中给出了颠覆想像的答案。

原来所谓正常的人生路径其实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而我们所谓的卓越竟然只是超越平均值的结果,想比别人好,必须先和别人一样。

是标准化,让人们开始趋于一致

这个观念起源于英国数学家高尔顿的分级制,他将偏离平均值的人区分为卓越者、平庸者、低能者等等,以及比较为人熟知的泰勒主义,也就是标准化管理,改变以人优先的观念,反过来让人配合系统,消除工厂效率低落的问题。

加上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能力分类论述,建构了今日教育以标准化测验定义学生,和社会上单一路径的结果,造成每个人都过着同样的人生。

即使想要遵循内心过不一样的生活,还必须承受其他人异样的眼光,或是亲友的劝阻。

迷网的人,总是急着给人生找条别人走过的路

当知道常识中人生的样态其实是昔日科学家所建构之后,“主流”事实上是标准化的产物,当大家都这么做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跟着大部分人做,应该不会错的心理,却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或是否喜欢。

就好像看到评价很好的美食,大家一窝蜂排队抢着买,真正吃了才发觉不合自己的胃口。


图片|来源

最近看了一本冲击力强劲的书:《漂流青年: 1990 后出生的我们X一件衬衫》,讲述黄山料的创业历程,一段追寻属于自己人生的过程。

黄山料也对这样单向度的规范思维提出了质疑,并且打破了标准,虽然他曾经追求过标准的成功,没日没夜的设计衣服,在伦敦国际毕业生时装周得到世界冠军,却发现花了四年追来的是一份自己不想要的未来。

看着即将毕业的同学们着急地投履历、找工作,黄山料反而冷眼看待,他看不懂其他人为何要重复前辈走过的路,他不愿照着世俗流程走,推辞了伦敦时装展的邀约、面试、和实习的机会,抛下一切,独自跑去一人的单车环岛之旅。

不过,我们究竟该如何抛开常识,过一份属于自己的人生?我从书中整理出了三大原则,并结合黄山料的故事,做为例子印证。

一、参差原则

参差指的是,一个个体包含多个向度,这些向度之间的相关性微弱。我们通常倾向于用单向度去思考复杂的人类特质,包括体型、智力、个性、才能,但每个个体都是“参差”的。

可能两个人的平均尺寸几乎相同,我们以魁梧来定义他们,但同时两人在各项目上完全不同,一人个子高,肩膀窄,另一人腰很粗,臀围也落在了魁梧的平均值。

这项原则说明我们无法以单一思维去理解复杂并参差的个体,因此我们容易以某个特质论断一个人,或是自己,但没有以不一样的面向检视。

贴标签亦是仅从单向度来看待他人,比如不善社交、朋友少的人会被贴上“边缘人”的标签,爱窝在家打电动、沉溺在动漫世界的人会被贴上“宅男”的标签,有时我们自己也会用标签自嘲,可是没有也不曾尝试去瞭解自己或别人的另一种面貌。

辨别自己的参差性,看见自己的真貌,而非平均值给我们的样貌,是开辟适合自己的独特路径的第一步。

二、脉络原则

我们不能撇开特定情境去解释或预测个人行为,也不能不考量个人就认定某个情境造成的影响,决定行为的因素不是特质或环境,而是两者交互作用之下的独特结果,即是脉络原则。

由儿童发展领域的一流研究者正田裕一的研究直接否定特质理论的基本原则,一个人的本质天性根本不存在。

他以一群参加夏令营的儿童为研究对象,经过一万多个小时的观察,正田发现每个孩子在不同情境下都展现出不同的人格。

例如某个女生可能在食堂里很外向,却在操场上表现内向。某个男生在操场上外向,在数学教室里很内向。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对脉络极端敏感,会自动适应我们所处的环境,大脑会本能的将我们的行为与类似情境的过往经历做比对,并做出表现吻合预期的结论。

如果我们的人格感觉是稳定不变的,那是因为在特定脉络下,它的确稳定不变。

我们会对别人有特定偏见,是由于我们和大部分人相处时,都局限在狭隘的脉络范围中,比如我们可能只会在工作场合见到某位同事,但不会看到他在家与家人互动的情形。

书中提出以“若⋯⋯则特征”的策略来指引我们开启脉络原则的大门。

譬如,“若”他在办公室里,“则”外向。“若”他在一群陌生人中,“则”非常内向。善用此法,不仅让我们更能辨识出能发光发热的情境,进而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定,更可以帮助我们对他人多点同理心、理解力。

三、路径原则

就任何类型的人类发展而言,都不存在单一一种正常的路径。

以每个人必经学走的过程为例,曾经所有人都认定有个正常的发展阶段。

然而,这个观点被一位科学家凯伦.亚朵芙打破,她发现每个婴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动作模式,而且所有模式最终皆让他们学会走路。另一名科学家崔瑟尔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现学爬甚至不是学走路前的必要步骤,那种概念其实是文化上的产物。

这项原则证实两个重点:

第一,源自殊途同归性理论,在我们人生中的所有层面,对任何目标而言,都有许多同样有效的方法能达到同样的结果。

第二,取自个体科学,因为参差和脉络原则的关系,个人的进展步调自然有所差异,对个人而言最好的路径为何,端视个体性而定。

因此我们永远都不会只有一条路可走,我们都是开路先锋,大胆地新的路径,试探没有走过的方向,通往最合适自己的那条路吧。

黄山料的故事展现了参差原则、脉络原则与路径原则是携手合作的。

他认清自己的参差性,也就是他不认为跟着前人走便是正确的选择,也在无可奈何下当了十一个月的上班族后,认知自己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而非过着将就乏味的生活。

对他来说,丧失生活的热忱比起蹲个几年吃苦难受更可怕,只怕自己从没真正活过,忘了离开家乡的初衷。

同时他也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脉络下可以保有热忱,在好好生活的同时工作养活自己。

他明白自己不适合当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和一群失去热忱的同事每天相处,会慢慢变得和他们一样,重复的日子,让他开始看不起自己,相信自己是平庸的,自己根本没有本事闯出什么。

知道自己参差的轮廓和脉络下的特征后,就能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独特路径,因此他创立了工作型态与一般大不相同的新媒体公司,他们到处寻找值得发扬的人物故事,至现场访问这些人。

对现在的黄山料来说,工作就是好好生活,在哪里都可以工作,每天前往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会面,就是他的工作也是生活,日子不再一成不变。

你可能会认为黄山料是一个特殊案例,但我们全都是特殊案例。

所以,不要受到常识拘束,人生的色彩是依我们自由挥洒,忘掉框架、忘掉别人让我们以为的人生模式,独一无二的人生等着我们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