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褚克桓,人生就保证幸福吗?】

《我们不能是朋友》来到大结局。女主角周惟惟对褚克桓说,我承认我喜欢你,真的满喜欢你的,但我更想要痛快的过日子。我不想再附属于任何一个人。如果你也看腻传统偶像剧公式,来看看这部剧从不避讳谈论的现实——在结婚之前,这些事,你真的想清楚了吗?

(提醒,内有剧透)

“我只是想,我被自己绑手绑脚了一辈子,我想要改变,我想要痛快的过日子。我不想再附属于任何一个人。”

台剧《我们不能是朋友》来到最终章。看了好久的“四角恋”,按照传统偶像剧公式,女主角周惟惟应该终于投入男主角的怀抱;苦尽甘来,从此拥有快乐美满的人生。然而,它不要那么演。

剧本安排让这个女孩学会把手放开,放掉所有的一切,不论是确定或不确定的。她说,我什么都不要了,因为我想找回我自己。我们也跟着她反思,如果爱情的结局不一定会婚姻,我们可以如何重新思考幸福的定义?以及在决定结婚以前,我需要做什么准备、需要符合什么条件?有什么,是我们都该好好停下来想清楚的事? 


图片来源|截图自《我们不能是朋友》

问题一:“婚姻是现实,不是童话”没有经济基础,生活还能有下一步?

几乎整部剧,都在谈现实与情感间的瓜葛。

从黎皓一和周惟惟的买房计画开始,你看到他们如何每天只花 150 元、好几顿免费喝汤喝到饱的晚餐、省吃俭用只为买台北一层 2000 万的房。

这次我们不再只是空泛讨论,如何梦幻地谈一场恋爱、到哪里约会、怎么筹备一场世纪婚礼;而是我们要存多少钱、用什么方法存到这些钱,接着拥有什么地段的房子,未来才开始可以被想像。经济基础是重要的,剧中从不避讳谈论这件事。并且你看到两个人都在这个假设里,很安稳、踏实地,一点一点把钱存起来,努力想去实践它。

又譬如在结局中让人“跌破眼镜”的是,游戏人间的韩可菲,居然是最后步入结婚礼堂的那个。改变这个原本“只买可乐、不谈恋爱”女生的契机是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应是男友刘大卫把自己的存摺交给可菲保管;她一边惊讶地数着里头的数字,有千万存款。“我是富二代,妳忘了吗?”刘大卫一脸镇定地回应。

回头看看:《我们不能是朋友》韩可菲:如果只“买可乐”,会让妳爱得更快乐


图片来源|截图自《我们不能是朋友》


图片来源|截图自《我们不能是朋友》

这部剧提示一件事是,婚姻有许多现实层面。有些人得踏实努力地存款,有些人原本就拥有经济优势,这也是我们周遭很真实的人生写照。不论你的起始点是哪一个,它要你明白,要一起生活,再多浪漫的起手式,比不过我们有相应的规划与条件。

问题二:“真正让人安稳的不是计画,而是‘有我的计画’”还记得婚姻的初衷?

然而你也很快发现,让一个人真正安稳下来的关键,并不是那笔经济基础,而是将对方规划到自我人生的决心与诚意。

对韩可菲这样自我意识强烈的女生来说,要结婚或者不结婚,甚至可以不在人生的选项里头。于是,剧情安排这一段,或许是要强调经济诱因,但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其中的情感因素——可菲早就知道大卫是富二代了;但那又如何,那笔钱也不是她的。是直到大卫说,存摺让妳保管。这一步棋,收买了可菲的心。

于是重点还是得回到,你们有没有想要一起生活的共识?有没有展现行动,证明你真心地想让对方参与你的下半辈子?

黎皓一和周惟惟辛苦了三年,计画拟定得很完美,也很努力地一步步实践。然而他们后来为什么还是走散了?因为当有一方太专注在计画当中,反而迷失初衷——他们原本要的是婚姻,两个人可以共同生活;但此刻却只能不停地忽略对方,在很多的不安、猜疑和摇摆当中,想像一个连自己都不确定的未来。

有人被疏忽,有人开始感觉不到爱;这是再周密的计画、再稳定的经济收入,都无法取代或弥补的东西。于是,为了结这场婚,你们可以有很多规划、很多实践的方法,但最重要的,是你们可以确认这些规划的核心不是物质,而是人。

为你推荐:从《我们不能是朋友》看三十岁人生:你爱的是我,还是“有一栋房子”?


图片来源|截图自《我们不能是朋友》


图片来源|截图自《我们不能是朋友》

问题三:“嫁给爱情之前,得先想嫁给自己”你是自己都想结婚的人吗?

而除了了解婚姻的现实、思考结婚的初衷外,其实剧中最动人的是告诉你,结婚既然是大事,那最大的那件,是你自己。你很重要。

当全世界都要告诉你,结婚是两个人的事,要如何准备、如何经营,你们要开始同进同出,学习共享祸福。然而很少人在那之前提醒你,在所有的双人组合之前,我们都是一个个体。

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好不容易遇到一个适合的人、你知道自己花了很多心力去和他经营关系,或者你感受到自己努力的为生活存款;于此种种,像投资报酬,没有回收就像宣告人生失败。剧中的每一个人,男男女女,都不断在这些关卡中痛苦、心碎;而真正让他们开始成长的,往往不是两个人接下来要如何和好,而是我要如何和自我和解。

编辑精选:《我们不能是朋友》:交往十年谈婚姻,他只会告诉我“还不是时候”

“不管是爱是恨,我要先学会爱我自己。我是真心的希望,等我升级成周惟惟 2.0 的时候,可以用一个全新的、没有压力的我来面对你。这样对你比较公平。”

要准备到多少程度,才知道自己想步入婚姻?有一个方法,是我们照照镜子,看看里头的那个,是你自己想要交往、结婚,接着一起共同生活的人吗?

周惟惟想说,她觉得自己还不是。在剧情结尾,周惟惟和褚克桓没有在一起,但也不是不在一起。因为到这里,在不在一起已经不是重点;重点会是在所有复杂的感情关系、婚姻选择之前,我们终于可以想回我们自己。

不用再听取别人说的成功的爱情、幸福的人生;从现在开始,我为自己做一个痛快的人。我不用附属任何一个人,不代表我不信仰爱情;而是我知道唯有在我认清自己要的是什么,我把我自己变成更好的人,我才能得到更好的人生。

如果等你都想嫁给自己,那个对的人来或不来,你哪还需要担心?


图片来源|截图自《我们不能是朋友》

剧里演过的人生,带我们重新思考婚姻的本质。决定结婚以前,到底需要想过哪些事?其实除了经济基础、两个人之间的信任与计画同步,要说“结婚的条件”,还可以更深更广,列举不尽。于是我们最终最能把握的,是把自己想清楚。

就像这部剧最后留下的提问——有了褚克桓,人生会更幸福吗?我们永远不知道答案。唯一可以知道的,是你开始知道你是谁,你要怎么选择,结不结婚,你可以为自己做主。所谓的幸福,从这里才开始有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