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无意义闲聊、热爱深度对话、不太在乎对方外表、往往有厉害兴趣,有一种人,总是容易被聪明人吸引,他们的名字是“智性恋”(sapiosexual)。我们明明讨厌炫耀聪明的人,却想找到聪明的另一半,茫茫人海,到底该怎么办?

性别力 X 约会字典,谈当代恋爱说不出口的幽微小困难。

“聪明是一种新的性感。”“我喜欢有趣的灵魂,胜过于漂亮的皮囊”“我想跟你裸裎相见,精神上的”。不管你相不相信,世界上(或交友软体中)有一群人,认为自己喜欢高智商的对象,胜过于外貌漂亮的人。他们被称为智性恋(sapiosexual),并且甚至某些交友软体,还提供这种“性向”让人选择。

最近,这股风潮甚至连政治人物都跟上。《泰晤士报》报导,2019 年 8 月,法国性别平等部部长玛连席亚帕(Marlene Schiappa)受访时,说自己就是“sapiosexual”,非常享受和“聪明男生”约会。

不过她的专访引起不少争议。许多人问,到底“聪明”是什么?而“智性恋”算是一种新的恋物癖吗?会不会,这也是一种新的阶级呢?

延伸阅读:“明明非单身,却爱跟人搞暧昧?”社群时代,有种出轨叫“微劈腿”


图片|来源

外表跟金钱,真的过门槛就好? 澳洲研究:十分之一的人可能是“智性恋”

城市字典(urban dictionary)将智性恋定义为“一种认为智力带来的性吸引力,更甚于外貌特质的族群。”

智性恋(sapiosexual)的缘起,来自于拉丁字根 sapiens,意指智商,加上 sexual 而来。最早出现于 1998 年的网路用语。2014 年前后,引起第一波热潮,根据英国《独立报》报导,当时是因为交友软体 ok cupid 当年选择将其开放给所有使用者,你可以选择“智性恋”当成你的一种性倾向,而引起讨论。

不过,他们真的存在吗?根据西澳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心理学系教授吉利司·吉纳克(Gilles Gignac)发表在《智力》(Intelligence)期刊的研究指出(2018),约有十分之一的人,可能是智性恋。

“‘智性恋’这个字被大量运用在大众文化中,可是我们并没有一个清楚的测量方法。”他在知名心理学网站 PsyPost 采访指出。

因此,他发展出一套指标,测量 383 位受访者,发现有十分之一的人,受智力吸引程度更甚于外表。只不过相关研究仍稀少,智性恋是一种特定性倾向族群、还是一种文化表现,仍有待证明。

同场加映:【性别观察】“女人爱生气会嫁不掉”心理学告诉妳,妳就是该愤怒

“我超爱柏格曼电影”“喜欢冷知识逗我开心”:这些特征,可能代表你是智性恋

由于并未被认定为性倾向,综合吉纳克的指标与网路社群观察,所谓智性恋,可能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个特征:

  • 我喜欢某些冷门题材、也很享受学术对话
  • 我常常被人认为是“宅宅”(geek)或“书呆子”(nerd)
  • 我在乎对方的“智商”,更甚于外貌、金钱等其他指标
  • 当我听到对方说出一些“聪明的话”的时候,会很心动,甚至产生性兴奋。
  • 我非常享受和潜在伴侣进行“深度的知识对话”。

吉纳克也指出,“智性恋”并不是真的喜欢对方智商越高越好。研究发现,智商落在 120-135 的人,最受他们欢迎,然而智商一旦超过 135,受欢迎程度就会下降。换句话说,所谓的“智商高”只是聪明的一种呈现方法,并不是绝对的──擅长社交、打扮、运动,也都可能是另一种“聪明”。


图片|来源

“我只跟聪明人约会!”是一种性向,还是一种阶级?

2014 年崛起,2019 年却屡次引战,随着智性恋的讨论越来越多,OK Cupid 的发言人就曾出面灭火,表示之所以将这个选项跟无性恋(asexual)、半无性恋(demisexual)、泛性恋(pansexual)放在一起,只是想增加更不同的使用者选项,“但这并不是一种证明,代表它是正式的性倾向。”

从性别观点来分析,Quartz 报导也指出,随着越来越多性倾向、性别认同的字眼出现,自我定义的光谱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说‘异性恋’与‘同性恋’,是让人们定义他们与伴侣的生理性别,那么‘智性恋’这字眼变得普遍,就代表我们开始对智商的立场与喜好表态。”

从阶级角度来看,这个字也被认为是带有阶级歧视意味的。针对法国性别平等部部长的发言,《泰晤士报》评论指出,“这几乎就像是一种恋物癖,就像是我说喜欢很多毛的背一样。”并且这种恋物,还奠基在个人的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与阶级上。毕竟“聪明”的定义其实很广泛,但狭义来说,聪明很多时候被看见,仍是依照学历、职业、懂不懂困难科学原理、古典音乐、红酒来判断。

“智性恋”反映的交友软体困境:渴求深度对话的人,何去何从?

如果,你在交友软体上看到这样的自介:“我是聪明人,我也只跟聪明人约会!”肯定会让你感觉到不舒服。毕竟,没有人希望被约会对象当笨蛋──难道我被拒绝,是因为我很笨吗?

不过,换个方向想,或许这种“智性恋”自我表达,反而是人们在交友软体的求救讯号,是对约炮文化(hookup culture)的一种反制。

交友软体 Coffee Meets Bagel 创办人 Dawoon Kang 便曾在受访时指出,这个浪潮或许是种反动:“它是一种不可否认的趋势,表示了人们对于看脸交友的倦怠。”

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者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也曾在着作《在一起孤独》(Alone Together)中指出,网路让人们轻易认识新朋友,降低了交友门槛,却拉高维持关系的难度。我们越是依赖无穷无尽的网路陌生面孔,就越是寂寞,也渐渐失去独处的能力。

恋爱用“谈”的:我们都希望找到彼此理解的伴侣

线上交友,改变了我们表达关系的需求。生而为人,在亲密关系中,大多数都渴求深度对话、渴求彼此了解,但在交友软体的速食关系中,只有两秒的时间自我表达,否则就被“左滑”忽略,要如何快速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许,智性恋的出现,正是一种人们重新尝试表达自我的讯号。

它可能不完全代表智商,而是和以前任何一个时代相比,人们更需要恋爱奠基在有共同兴趣、政治立场、自我实现等价值观上。

给智性恋的几个小建议:

  • 自信:首先你要知道,当一个智性恋,其实没什么好丢脸的。
  • 换句话说:如果你直接说出喜欢聪明人,可能会让对方有点反弹(他可能会想:“所以你觉得,别人都很笨吗?”)倒不如先从其他领域,开始称赞对方。
  • 往下思考:你也可以往下想,“我喜欢的真的只有对方的智商吗?还是其实是他的背景跟我相像、他说话的方式、他沉浸在兴趣时闪闪发光的样子”,或许你会发现,你喜欢的,是对方的其他特质也不一定。

我们都渴望被爱、被理解、被尊重。或许这也是这样的时代,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我们对爱,对性,对自己与关系的理解,到底是什么?

延伸阅读:爱一个人,傻一点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