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韩剧当道,你还会“追台剧”吗?台剧近几年题材逐渐扩大,不只停留在浪漫爱情,也谈悬疑、社会写实,在推动台剧改变时,有些人的名字,你一听到,便会对台湾产生希望 ——例如王小棣导演。王小棣导演今年推出新剧《你那边怎样・我这边 OK》,是台湾与新加坡合作,以 2016 台湾银行盗领案为背景的大型戏剧。想问拍摄动机,导演笑着摇摇头,其实不用问,背后的企图很明显⋯⋯

你有多久没有打开电视了? 或者说,你有多久没有好好“追台剧”了?

近几年,我们感受到台湾戏剧有一股生力崛起,从过往的浪漫爱情剧,题材逐渐扩大到悬疑、魔幻、社会写实。在推动戏剧变革的浪潮中,有些人的名字,你一听到,便会对台湾产生希望——例如王小棣导演。

植剧场后,王小棣导演组成拙八郎团队,在今年推出新剧——《你那边怎样・我这边 OK》。一日,我们来到 Studio Q 专访王小棣导演。谈新作背后的野心,也谈台湾,与台湾的家。

这是一部意图显而易见的戏剧

《你那边怎样・我这边 OK》是台湾与新加坡的大型戏剧合作,由蓝正龙、曾之乔、刘冠廷、陈泂江、陈罗密欧等人主演,以 2016 年的台湾提款机盗领案件为背景,牵扯到财团权力斗争、网路资安,也反映出真实的家庭关系。而这出剧最特别的,在于采用双线故事进行,观众们可以选择看发生在台湾的故事,也可以选择看新加坡的故事,虽不影响剧情理解,却能彼此补足两地发生的案情谜团。

带着如此有野心的戏剧作品,我还来不及开口问背后的起心动念,小棣导演便已摇摇头,笑着表示别问了,答案显而易见。《你那边怎样・我这边 OK》不仅是崭新的尝试,更乘载着自身对台湾的关怀。

“其实已经很多年了,普及到大众的电视节目,我觉得基本上是让人滞闷的。”

明明有许多为台湾戏剧界努力的工作室,然而多数电视台放送的内容,仍为那些低价买入、一再重播的戏剧,又或者是晚间准时放送的名嘴评论,这让他深深感觉到,整个台湾已不知道该如何赚钱,更甚是不知道如何打造戏剧事业。

“可是为什么?其实就是电视台节省预算、节省麻烦,不断以降低成本为首要任务。”小棣导演神情肃穆说着。

台湾戏剧界的穷困,如同营养不良的人们,变得瘦弱而单薄,他的郁闷就此而生。

戏剧,应该成为疏通台湾营养的工具

所以真的应该做些什么了吧,他自嘲:“坦白说是一种自不量力。”从植剧场到现在组成拙八郎,创作的条件越来越差,但或许还有些能做的。譬如谈谈发生在台湾土地上的各种故事,很多体会的、很多考验的、很多勇气与心情。

“其实戏剧,或者是说戏剧以外的大众媒体,本来就是在做沟通的工具,还有消化现代生活给大家的压力或考验。但我们的平台已经不蹶很久了,几乎不会去想到这个任务。”

“看怎么样,能让我们视野开阔一点。尤其是天啊,我们是一个海岛哎?应该是一个四面通达的地方,为何会因为经营或各种政治困难,变得营养不良?”他带着笃定且有抱负的神情:“有些事情,要让大家可以来讨论,或者起码让大家有些敏感度啰,我觉得,我们应该有这个责任吧。”

《你那边怎样・我这边 OK》便是这样的一部戏了。其实都是盼望着,当你因为这部戏感到舒压、快乐,若能多些其他面向的思考,也就是他最想看到的。

“你那边怎样?我这边 OK”也不过是对彼此的慰问吧

包裹在科技犯罪的外壳下,内里想谈的,其实也是关于家、关于一个人的价值。

台湾与新加坡同样都是岛国,我们从小受华人家庭教育,讲求孝顺父母、兄友弟恭、品行良善,然而也同样接受高度资本主义的考验,用职业前景、薪水来判断一个人的成功与否。

“社会如何衡量我们?就是你完全不需要是个好人,完全不需要,”他两手握拳握得很紧,“资本主义加上大数据和网路,我们就像数字的结合。你的教养、你的道德、你的人格,是不占地位的,在评分表里没有这些项目。”

他搬出前阵子遇到的事:“像我最近跟一个帮我剪头发的男生聊天,他爷爷是个医师,他是家里的长孙。高职的时候,爷爷第一次在饭桌上问他将来要做什么,他说要剪头发,他爷爷是一个巴掌挥过,就是‘咻’一下挥过!”

最艰难的,莫过于在社会和家庭的限制下,有勇气做自己吧?

说完,导演吐了口气,扬起头微笑:“《你那边怎样・我这边 OK》这部戏想一想,也是一种问候吧,我们要互相打个招呼: ‘你那边怎样?我这边 ok!’”

我听导演轻松的念了一遍剧名,不禁一边想着,带着同样的社会限制与束缚,或许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改变,不如先彼此问候吧,其实,我这边也还 ok。

叫我做台版《天才老爹》?本来超级不愿意

说台湾故事,也不得不谈小棣导演如何拍台湾家庭的故事。或许你会想起他 2018 年的电视剧《20 之后》,写同性之间的爱,又或者可以拉回 1997 年,许多人的童年回忆——动画片《魔法阿妈》里的隔代教养议题。

但他一开始是不太愿意谈家的。

“我们工作室(稻田工作室)最早做的节目,第一个叫做《全家福》。一开始的时候,是电视台找我说:‘我们来做一个《天才老爹》!’”他演起当时听到的反应,皱着眉:“我一开始是排斥,我非常不想别人做什么就照着做。直接回说:‘我不想做什么台湾版《天才老爹》’。”

但还是忐忑啊,好不容易接到一个提案,为什么不做?

后来他想到有人曾和他分享一个日本节目:“里面有三个家庭,一个家庭的爸爸是传统日本大男人,另一个爸爸是墙头草,最后一个是刚从欧洲留学回来的,非常开明。三个爸爸常常一起泡汤。”小棣导演开始模仿三个爸爸聊天模样,开明的爸爸分享自己女儿来了初经,另一个传统爸爸听了又羞又怒,怎么可以公开谈女孩子的事?一旁墙头草爸爸则是不断附和两方说法。

三个家庭各有各的价值观,多有趣啊!台湾的家庭难道就没有故事要谈了吗?

于是在《全家福》里,有个逗趣的设定,当时请到资深演员顾宝明,演一个时常被孩子捉弄的爸爸。

“你可以从这里知道家庭中的爸爸权威。我告诉你,只要是捉弄到爸爸,小朋友都笑得好开心好开心!”小棣导演一边大笑一边挥起手:“譬如有一集是爸妈不准小孩养小动物,所以小孩就在家偷偷养小鸡,放来放去,有天放在爸爸外套的口袋里,爸爸手一伸,哎呀!摸到鸡大便!”

因为在真实世界里,爸爸就像不可触碰的禁忌,孩子知道不能随便捉弄的,太有权威,所以当电视里的爸爸变得搞笑有趣,也就触发了孩子们的情绪。当然过了三十年,父母的角色形象也不断松动,现在谈家,是越来越多元了。这也是为什么,女人迷在今年推出回家吧的原因——家没有范本,哪里让你有归属,哪里就是家。

因为充满情绪,还有着不成熟,所以才叫家啊

小棣导演作品里的家,反应台湾各个年代的家庭样貌,总能让人有所感触。不管是戏剧,或是社会议题,导演一直是站在浪尖上的,譬如今年 5/25,他为凯道同婚宴上的同志伴侣们证婚。

“我支持多元成家,因为家庭已经在改变了。”过去为拍摄作品而做田野调查,让他发现传统异性恋家庭逐渐失能,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家的真正意义,比起角色,爱才是组成家庭的核心。

他举了一个例:“前阵子我看了影片,一只眼睛瞎掉的狗,主人快到家的时候,一闻到味道,它就开始跳跳跳,扑上去。”他问:“护家盟都说为何不开放跟猪跟狗结婚,可能不能结婚,但是家的确是这样的场域,有人招呼你,比一个没有时间跟你讲话的人更像家人。”

不是有了爸爸妈妈就叫家庭圆满,单亲家庭、隔代家庭、同志家庭、一人成家:“家是带着情绪、带着人生的成熟与不成熟⋯⋯是个很紧密的互动,而不是当一种标准或模式。”

此时的小棣导演,指节规律的敲着桌面,保持着蓄势待发的模样。在看到越来越多的社会现象后,他是迫不及待做些改变,不论是戏剧形式或故事。虽然台湾戏剧处于困境,他说自己是感到滞闷的,但我总觉得,郁闷背后,他其实对台湾是充满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