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剧《灵异街11号》谈论亲情之间的种种议题。关于家,我们经常绕道而行,害怕触碰。简嫚书为新戏受访,聊过婚姻关系、当母亲的感想,但很少提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从小父母离婚后,她到处寄宿亲戚家、学校作业“爸妈暑假带你去哪玩”对她而言是一个无聊的题目,长大以后,最困扰别人问她是哪里人。但她后来明白,不管是什么样的家,即使无法完美,但最重要的是你要让孩子知道,他是被欢迎来到这个世界,以及有人爱他。

在新剧《灵异街 11 号》上映后,嫚书挺着八个月大的肚子,四处为新剧宣传。在众多媒体报导中,谈她的另一半、当妈妈的感想,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婚姻。但很少人知道,在这之前,她其实漂泊了很久。

延伸阅读:找一个安稳的下半生?专访简嫚书:“没搞懂自己,那个人不会出现”

从小父母离异,我和她聊起原生家庭,她有些沈默。在这个高举双亲核心家庭价值的社会,让她经常思考关于家、血缘到亲情之间的关系。

生在单亲的家,有一些困扰的地方;但她想告诉我,她的家只是在形式上跟大部分的家庭不太一样,而回家的路,其实都是很相近的。

 

从小爸妈离婚,暑假作业“爸妈带你去哪玩”这题很无聊

嫚书缓缓地说,其实不太记得爸妈离婚是哪一年的事了。小时候,看过他们吵架、彼此不愉快的画面。所以知道要分开的时候,她想着这样也好。

“可能对于一些恋家的人来说,会觉得很痛苦。但小朋友其实没有想太多。”

“我只有在遇到像暑假作业要写‘爸爸妈妈带你去哪里玩?’,或者‘我的爸爸、我的妈妈’这种无聊作文题目时,会觉得有点困扰吧。”

在普遍的教育环境里,好像总是告诉你有爸爸、妈妈才是所谓的家;这对恋家者而言,无法实现“完整”,教人沮丧。但对当时的那个女孩来说,只想着要如何写出老师口中标准的好文章。面对眼前木桌上一张空白的作文纸,她既有些棘手,又觉得有点无趣。要在白纸上填写什么,那些别人不必烦恼的家的定义,在她小小的脑袋里开始不停轮转。

家是什么?国小毕业典礼那年,老师要大家邀请父母一起来参加。她感觉到那是人生里一件重大的事,于是放眼望去偌大的礼堂,包裹着她隐约意识到的失落感。可能她还是悄悄有了期待。而人潮散去,她要进到下一个成长阶段。

当时那个在书桌前烦恼的女孩,最后在作文纸上都写了些什么?我忘了问她。只记得她说,从那次以后,人生还有好几场毕业典礼,但她也就没再没有觉得那是何等特别的事了。

四处为家,最困扰被问“你是哪里人”

当初因为父母离异的关系,她从小流离。她很暧昧地告诉我,这样的家庭形式,有它的好处,也有没那么好的地方。

“在他们离婚之前,我就住过好几个亲戚的家,常常搬家,也常常转学。”

在嫚书的童年记忆里,住过舅妈家,或外婆家,父母离异以后,她监护权挂在父亲名下,但又与母亲同住过一段时间。没有一个长期而固定的居所。尤其上大学之后,也因为开始了戏剧工作,四处落脚。回头一看,她发现自己每当要跟一个城市开始有些熟悉时,就又要离开。

“我就是在几个不同的地方,平均分摊了我的时间。我的人生好像就是一直在到处体验。”分摊时空,也分摊情感。于是,当有人问到“你的家在哪里”,或者“你是哪里人”时,她感到犹豫,说不出一个答案。

家在哪里?

她感觉到自己其实更像一直在旅行。到达一处,她会知道那只是暂时的居所,于是也不会真正把它当作是家。 家不在租屋处、亲戚的房子,或陌生国度里的旅馆。对当时的她而言,她知道自己并不拥有一个固定的去处,于是倚靠着这些移动路径,去维持和这个世界的应有关系。

“家在哪里”,隐藏的背后那一句话是,“你是谁,你从哪来,要到哪去。”

我感觉到在嫚书的成长历程里,有许多东西并没有阶段性的解答。也因为她的漂泊状态,让她可以不必停留在原地--好像一定要把问题想清楚了,才有办法继续前进。她不用,她就是一直往前走,下一个地方会去到哪不知道。

这样的生命经验,让她不对事物恋栈。她选择活在当下,只珍惜眼前拥有的东西。她想说的一件事情是,过去的就过去了,如果你已经成长起来,就不会只是遗憾。

“被期待降生”对孩子而言是重要的事

两年前,嫚书当了母亲,有了要一起走下半辈子的伴侣,组成自己的家庭。她说,此时此刻,确实比较有深根的感觉:“以前会觉得满漂泊的,自己过好就好。要去哪、住哪里,或甚至旅居到国外也都可以。但现在不是,现在会想到要怎么让孩子有安定的生活。”

“我一直觉得我的人生要有小孩。”她叉题说道,却引起我一阵好奇,忍不住问起原因:“从小,我都算是自己在过生活。所以我很想知道,透过自己孕育一个生命,我可以如何建立我跟他之间的连结、如何陪伴他成长,看到长成独立的个体。这是我很想做的事。”说到这,她指了指自己的身体,说女人有子宫,可以看成是上天给的礼物,让妳有机会去拥有这层关系。

长长人龙,每个人都在等待一份幸福的可能。她像是在说先来后到,如果当一个母亲可以让她开始体验家这件事,它比较晚来,也没有关系。 

我感觉到,过去她可能没有选择,她也不去质问为什么她没有选择,而是回头告诉我,现在的她已经有了这个能力。而且她开始感受到,这个能力并非凭空出现,而是从过去的家到现在的家,一脉传承一脉而来的。从这场新生,她又谈回自己的原生家庭:“因为我很幸运的是,我的母亲是期待我的出生的。”

编辑推荐:“成为母亲,安慰了我心中的小孩”专访单亲星妈郑如晴

“过去常常有人对我妈说,‘妳的小孩没有妈妈在身边,一定会变坏’,她就会说,不可能,流有我血液的小孩,是不会变坏的。”她提到,当你的母亲是如此信任着自己怀胎十月孕育的孩子,信念就会创造实相。“虽然她不在身边,但我可以一直感觉到她的母爱。”

“相反的,如果今天一个母亲一直对孩子说,‘我为什么要生下你’,那孩子就会被负面情绪影响。”知道自己被期待降生,有人关爱,是一件重要的事。

自己有了孩子之后,现在的她,已经是别人的家。而聊回“家是什么?”,她提到,“有一句话说,父母在哪,对孩子来说,家就在哪。”

“那我的家,应该就是在台中吧。因为我母亲住在那里。” 

对她而言,那段零碎、漂泊的,最没有家想像的过往,却是她此刻想落定的归属:“我知道我的父母亲是爱着我们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她的父母,并没有给她一个完整的家屋。于是她一路搬迁,漂泊,一路说着,没有过的,你不要眷恋。一直走到这里,她拥有了自己的婚姻家庭。而她知道,此刻让她感到安定与幸福的,不只是她开始是谁的母亲,也是她内心踏实明白,家并不要是国小作文课里那种“完整”,而是承认世界就是没有完美,但有人期待着你的到来。

而他,所谓家人,会让你知道,你是谁,你从哪来,要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