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说一个女生“婊子”,好像她就见不得人,要活在污名里;但反观我们说“渣男”,紧接着的羞辱感似乎不如女性。我们并不是要争取同等程度的羞辱,而是想知道,为什么已经 21 世纪,我们仍然要忍受性别不平等?

文|李孟颖

这阵子在跟一位朋友聊天,他说道,有一个女生朋友,因为时常换男朋友的关系,就被贴上“婊子”的标签,当下我有点生气(我有清楚让他知道我不是针对他),我反问,为什么女生换了一堆男友,就是婊子,而男生一直换女友,好像就没关系?朋友尴尬地回答:“不会啊!男生也会被叫渣男阿!”我接着进一步解释,渣男跟婊子,虽然看似都是负面的词语,但是背后隐藏的权力阶级,却大大的不相同。

我很欣赏的一位美国流行歌手克莉丝汀阿奎莱拉(Christina Aguilera),在巅峰时期有首非常有名的歌曲,与另一位女歌手莉儿金(Lil’ Kim)共同演唱的作品[Can’t hold us down],在当时被视为女性培力以及抗议父权思想的重要作品之一,其中一段歌词写道:

Here's something I just can't understand
If the guy have three girls then he's the man
He can even give her some head, or sex her off
But if a girl do the same, she's a whore

简单的中译为“有些事情我不是很了解,如果男孩有三个女人,那他就是个真男人,他可以对她们为所欲为,但如果女生也这样,那她就是个婊子。”这首歌于西元 2002 年发行,至今将近二十年之久,但观察了近几年的社会近况,如今看来,这段歌词依旧适用。

延伸阅读:婊子、哈洋肠、死娘炮!大学营队的性别歧视与腥膻色文化


图片|来源

从报章杂志或是其他大众媒体,我们可以发现,男艺人与女艺人的交友状况,或者说“更换伴侣”的速度,常成为茶余饭后的话题,但是对于两者的评价,却完全不一。歌手泰勒丝(Taylor Swift)与演员汤姆希德斯顿(Tom Hiddleston)分手时,许多八卦杂志争相报导,挖出泰勒丝不同时期的感情史,网路上甚至出现许多梗图,在嘲讽泰勒丝更换男友的频繁,像是用酷似松弛的女生性器形状的面包比喻泰勒斯的私处(意即交往过多男友导致性器松弛),以及“报复”前男友们,把他们写在歌里大肆嘲讽漫骂一番后,顺便海捞一笔。

相反地,我们鲜少看到交过很多任女友的男艺人,如李奥纳多狄卡皮欧(Leonardo DiCaprio)或是柴克艾佛隆(Zac Efron),他们的“情史”被报章杂志大篇幅报导或追踪,或是出现嘲讽这群男人换过许多女友的梗图。在台湾,几乎也是同样的状况,我们会揶揄艺人萧亚轩常换男友、宝妈吃嫩草,但其他男艺人常换女友或是与年纪小很多的女艺人约会,鲜少会招致舆论或是负面的批评。以此,我们可以观察出,大众媒体(以及阅听众)对于同样的行为,会因其行为人的性别不同而有不同的反应跟感受。

与朋友继续聊这个话题,我接着问他,你觉得男生听到自己被叫渣男,会很反感吗?朋友回答,不太会,甚至有些男生会觉得,有点开心,或是说骄傲?我再接着问,如果有个女生被叫婊子,你觉得她会反感吗?朋友回答,会,非常有可能。让朋友更烧脑的问题接着来了,我问他,那你觉得,渣男跟婊子,哪个会受欢迎,哪个会被讨厌?朋友思考了一会答道,渣男感觉男生女生都不会排斥跟他当朋友,但是婊子就会被讨厌,说完,那位朋友好像发现了什么。

相信不少人在与朋友聊天打屁时,一定听过类似的话,男生们会互相吹嘘自己与女性的“接触”,乐于分享自己的(即使是观感不佳甚至游走犯罪边缘的)性爱经验,搭讪了女店员、偷看到学妹的内裤、与女同事调情,甚至,把劈腿却没被女友发现挂在嘴边洋洋得意,其他男生也听得不亦乐乎,在一旁兴奋鼓噪。然而,假设这时性别对调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在一场聚会中,若是其中一位女孩,她开始吹嘘“我被上过很多次。”、“在夜店一堆男人盯着我看,超爽的!”、“我跟我男友分手,马上就跟那个超帅的同事在一起。”这时,旁边的成员,会有什么反应?

延伸阅读:挺同酬不怕做婊子!娜塔莉波曼:女人,不只是别人的妻子与母亲


图片|来源

为什么渣男和婊子是完全两个权力不对等的词汇?为何男性在聚会时可以谈笑风生各种性事,而女生可能仅仅是表达自己对某位男性的爱慕,就会招致冷眼?这样的特权跟差异,从何而来?澳洲阿德雷德大学副教授毕思理(Chris Beasley)在《性别与性欲特质》一书中提到,性别的分类,不只让男生女生被一分为二,在被分类的同时,这两种范畴因为社会与文化等因素产生了权力的以及等级上的区分,甚至是对立,好比英文中的单身汉(bachelor)是属于阳刚的也较为正面的(男生可以接受自己被称为 bachelor,认为此称呼并无贬意),然而,老处女(spinster)这个单辞,就是属于阴性的,同时,也是负面的(女生不希望自己被称为 spinster,一则为对其性别的压迫,二则为对其年龄的歧视)。渣男在这样的分类之中,自然而然是被归类在阳性的,甚至有人把它去性化,将其解释为中性的词(像是笨蛋、白痴般没有性别成分),而婊子一词,即被归类为阴性的,负面的诠释。婊子跟渣男,同样是形容浪荡不羁或是纵横情场,但在权力部属上,却是完全不同的层级。

另一个可以解释渣男与婊子的权力不对等,即是父权体制中,对男性以及女性的社会角色形塑,导致男生在成长的阶段,被(父母、师长、同侪等)鼓励成为情感上的追求者,男生要积极、主动,去认识女生、邀约女生,最后“把到”女生。

相反地,父权体制鼓励我们,对女生一切的控制跟监视,包括年龄、外貌、身材、职业、兴趣等,甚至是“性”,好比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大家可能都听过类似这样的话,“女生要保护好自己”、“第一次不要随便给别人”、“她已经不是处女了”。女生的性从小开始,就一直被保护,甚至是监控、禁止,不能轻易地、主动地给予,否则即是淫秽不堪、人尽可夫。

从大人的话语中,我们便可以知道,这个社会,对于女性的性是相对保守的,女孩自己必须保护好自己(或被别人保护),不然女孩子失去了自己的贞操,会变得“很可怜”或“很可惜”。彷佛一个女性的价值是由她是不是处女来判定,但男生结婚前是不是处男、第一次是不是给老婆,好像没什么关系。


图片|来源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对于男性在情感上的主动积极,甚至是侵略感到习以为常,社会文化的潜规则,让男性在一段情爱关系的之前、之中与之后,都拥有较多的主导权与话语权,甚至,我们对男生在感情中犯的错有较大的宽宥与包容,或者直接无视之。

男性朋友的精神或肉体出轨,可能还会让周遭的朋友感到羡慕跟钦佩;反之,女性一直被社会塑造成被动的角色,若跨越红线,去扮演男性在情感中那样主动积极,甚至成为将异性视作情爱或肉体猎物的角色,马上就会引起社会大众的斥责,直指这个女生为何如此不检点?为何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将其视为邪端异教的巫女,火急着将她放上名为圣洁的处刑台烧死。

婊子一词,即是我们对女性,最大的压迫跟歧视,即为对女性性自主权的控制与剥夺。即使是性别风气已然开放的时代,整个社会对女性的贞节还是用严格,甚至是差别待遇的高标准来看待,若我们仍用这样的标准与规则,来箝制女性的性自由,那与几百年前的贞节牌坊,又有何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