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之间立场不同,该如何沟通?心理师建议,亲子共同掌握 3 关键:“我不认同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

“心理师,昨天晚上全家人看新闻,因为我们夫妻俩对反送中游行的看法和孩子不同,先生跟儿子差点打起来,搞得我整夜心神不宁,无法入睡,好辛苦,可以跟你谈谈吗?”阿碧在电话那头难过的啜泣。

这已是我近期接到第二个因“反送中游行”受影响的个案⋯⋯。

自从游行以来,非常多港澳台的朋友关心着事件的后续发展,更成为家人间茶余饭后的话题。只是谈论政治议题,除了个人立场外通常都带有激情,一个不小心可能擦枪走火,演变成家人间的冲突。

电话中阿碧继续向我抱怨孩子的不孝:“人家说,有些孩子生来是报恩的,有些生来就是讨债的,我相信他是来讨债的!从小就很固执难沟通,不可能改变他的!”、“我之前情绪不好,孩子们都还照常出门逛街看电影,也不会因为我这样的状况留在家帮忙做家事,好几次我想就这样跳下去算了⋯⋯。”听完阿碧的满腹苦水后,我忍不住询问:

“刚刚听妳提到孩子对反送中游行的看法与你们不同,我好奇的是,看法不同为什么会吵架呢?孩子与父母的见解不同似乎是很常有的事?”

阿碧愣了一会儿,没想到我抛了这么一个问题给她。几秒后她清了清喉咙,给了我一个没有正面回应的答案:“唉⋯⋯反正就是这样⋯⋯。”接着转移话题。回想过去治疗中,我也曾经对阿碧口中的不孝孩子感到气愤不已,每次一提起孩子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到底孩子是做了多少没心没肺的事,令父母如此难过伤心?

延伸阅读:写在大选过后:我们尊重不同立场,但谁也不用为国家认同道歉

只是愈了解阿碧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就愈发现她对教养充满各种矛盾固着的迷思:


图片|来源

1. 孩子生于你,养于你,却非复制于你,他是有独立思考、个人立场的个体:

阿碧夫妻与孩子因为“反送中”一事引发冲突的原因是,他们无法接受孩子与他们“不同调”。“你是我生我养的,吃我的穿我的,你怎么可以不跟我站在同一阵线?”这是她当时没说出口的答案,却在后面的谈话中,陆陆续续透漏。而这也是传统华人家庭最理所当然的迷思,导致了多少家庭、亲子间的角力拉扯、淡漠疏离⋯⋯。

我很喜欢一位英国作家霍尔在《伏尔泰之友》一书中提过的名言,同时也是民主社会公民应培养的精神:“我不认同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也许在家人间,我们也应培养这种接纳“异质性”、“异言堂”的雅量。

2. 错误的归因丧失家人间彼此沟通协调的机会:

与阿碧谈话时,好几次我试图提出一些有效沟通、改变亲子关系的做法,都马上被她打回票,她将孩子的背骨、霸道归因于“这孩子注定是生来讨债的”、“他从小就是这样、不会改变”,将亲子关系以一种“宿命论、不可改变”的外归因诠释,让她从没好好检视当下的自己、回顾过往教养方式、思考未来改变的可能性,只能继续悲苦沉浸在命运的捉弄,自怨自艾。

“难道孩子真的铁石心肠,丝毫未改吗?”

“这孩子其实就连与父母经历严重冲突过后,隔天回家还是会主动叫爸妈、与家人打声招呼⋯⋯。”

3. 宠溺是大忌!想教出聪明体贴的孩子,从小教育共同分担家务

阿碧过往曾经有一段时间情绪相当低落、生活失去了动力,而当时子女们的冷漠更让她病情恶化...我试着去理解她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才发现,阿碧长年来都帮一家大小打理好一切,家里的孩子从小到大不需要做任何家务,到现在她都仍然坚持每天中午要亲自送上热腾腾的饭盒给工作的先生。阿碧不知道的是,自己充满慈爱的牺牲奉献却剥夺了孩子练习“承担责任、体贴他人”的机会。“体贴”不会是长大后自动长出来的能力、也不全然是先天具备的特质,“善解人意的心、在关键时刻适时提供对方需要的协助与安慰”这种高阶能力是需要从小在教养中不断的刻意练习,由内而外、从语言到行动。

延伸阅读:确认情绪、留意表情:零误解沟通法则

“尽管阿碧在最差的状况时,都未曾开口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情绪感受,亦未主动要求孩子们的协助。她期待家人可以体贴的主动观察并贴心支援,但在这个‘子女习惯父母全然牺牲’的家庭模式中,她的期待只换来一次次的失望⋯⋯。”

还记得刚认识阿碧的时候,我见到眼前彷佛从古书里走出,集三从四德于一身、贤良淑德的她,想破头都想不明白,这么完美伟大的传统女性,怎么会教养出不孝的孩子们?

直到一步步走进阿碧的世界,才见到她脑中许多牢固难以扭转的迷思,也让自己与孩子们的关系日渐疏远...而这些迷思,其实也正在许多家庭中、世代间不断地被复制着...我们的周遭有许许多多像阿碧一样心碎无助的父母⋯⋯。

治疗的路仍然漫长,但我相信,若有一天,阿碧能慢慢松动过往的信念、归因方式,试着以较具弹性的眼光看待孩子们,她也许会感受到亲子关系中,前所未有的喜悦与亲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