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教养孩子的观念很不一样。孩子上课不用“起立!敬礼!”,老师和学生从小就培养互相尊重的关系;你会在路上看到“开学了,注意孩童”的标语,因为瑞士小学生都自己走路上学。

瑞士孩子当大人养

瑞士人喜欢孩子,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照。无论在大街或火车上,路人或乘客常投以关爱的眼神对小朋友微笑。尤其,老奶奶爱逗弄婴儿,看待他们犹如自己的孙儿般亲昵。我曾陪同友人和她的孩子推娃娃车出游,一路上不少人行注目礼,让我跟着体验了“明星级”的特殊待遇。老爷爷和老奶奶也喜欢跟小朋友说话,有的老人家开心会给糖果或给零钱呢。整个社会弥漫一片对孩子友善的氛围。

虽然大家觉得孩子可爱,但鲜少伸手摸头或捏脸。当地人视孩子为独立的个体,非大人的附属品,对待他们如同成人般尊重。孩子拥有“身体自主权”,不允许任意触碰。依照瑞士习俗,亲友碰面和道别时得做贴面礼,大人对小孩则倾向于亲脸颊。当我拜访升格为妈妈的瑞士友人 U,而孩子准备就寝时,U 会问女儿:“阿姨可以亲妳吗?”待同意,我才准许亲吻她的脸颊道声晚安。当然,我也曾被拒绝过呢。


图片|来源

从婴儿时期,瑞士人便放手给孩子自由独立的空间。在我成长的台湾乡下,有些大孩子还与父母同房睡觉。反观,不少瑞士妈妈生产后,会试着把孩子留在家中独立的婴儿房睡眠。亚洲妈妈聚会时,大夥儿通常以孩子为中心围坐,视线不离开小孩,大聊妈妈经。

相反地,不少瑞士人放任小朋友在一旁玩耍,自顾聊自个儿的。当我拜访有儿童的瑞士家庭时,成人全坐一桌,闲聊大人的事。小朋友自个儿玩,必要时父母才会给予协助,连独生子女也习惯在没有大人的陪伴下,自己玩游戏。

每到开学季,瑞士小学周边常悬挂或张贴“开学了,注意孩童”的标语。因为瑞士小学生必须自行走路上学,所以特别提醒驾驶人睁大眼,特别留意小朋友。从幼稚园起,校方开始训练小朋友穿越马路,到了小学一年级,老师便强烈建议家长不再接送小孩。在我居住的社区,我天天看见小朋友走路上下学。我也曾见过,孩子在警察伯伯陪同下上校外交通安全课,排队练习过马路。(延伸阅读:)

工作时,我必须护送孩子来回两个校区,两栋学校建筑之间有商家和停车场。我原本对于攸关孩童安全的重责大任备感压力,但校方告诉我孩子有充足的交通安全意识,要我不必担心。果真,孩子比我想像中的谨慎,会互相帮看有没有来车,确定没车了,才穿越停车场出入口。有次我带队走回主建筑,6岁男孩R看见缓慢行驶中的汽车,突然大叫“汽车!”(Auto)。他彷佛看见怪兽来了,迅速跑回校区找掩体保护,让我哭笑不得。

在台湾的小学和中学,上下课前班长必须喊口号:“起立,敬礼,老师好。”或“起立,敬礼,谢谢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起立,一同向老师行鞠躬礼。儒家尊师重道的精神深植于我们的社会,学生得单方面向师长表达敬意。在瑞士,每堂课前学生随机一个一个走向老师握手,互说早安或下午安。下课时,再各别和老师握手道别。透过握手与问候的动作,双方面互表尊重。

延伸阅读:让孩子不乱扔食物的法国式教养!

亚洲父母常把孩子当做生活的重心,行动受到牵制,少外出或做户外活动。相反地,瑞士小孩得配合父母,一同参与大人的活动,被带着到处跑。在路上或搭乘大众运输工具,我常见妈妈们推着娃娃车的身影。热爱运动的父母无论登山或骑自行车,就算背在身上或拖着儿童车也要小孩跟着走。我先生的表妹和表妹夫在孩子几个月大时便背在胸前,一起爬山呢。参加聚会时,瑞士人也不避嫌带着孩子在身边,而且大家对小朋友一视同仁,给他们一套餐具,跟着大人同桌吃饭。

延伸阅读:不教养的勇气:亲爱的孩子,我们不必做模范生

在台湾,如果孩子表达意见,思想传统的长辈常说:“小孩子不懂啦!”其实,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想法也需要受到尊重。瑞士人见到孩子不会换音频说娃娃音,反而如同对待大人的态度耐心聆听,回答也不敷衍。有次,我和先生参加聚会,在场一位 6 岁小男孩好健谈,换句话说就是“话很多”。他坐在餐桌前分享生活糗事与天马行空的想法,说了大约 20 分钟。然而,大家都耐心听讲并适时回应,没有一个人嫌他吵或打断他的话。

歌德说:“人应该从父母那里得到两件东西:根与翅膀。”

瑞士父母懂得放手,让孩子在没有大人的注视下独立行动,体验社会生活。因为从小独立做事,所以孩子懂得不依赖父母,培养对自己人生负责任的态度。由于想法受到尊重,瑞士小孩的思考力和沟通力也发展得早,进而强化了自主思考的力量。最重要的,孩子的年纪小,不代表他们是“父母的附属品”或“低阶一等”他们和我们一样是独立的个体,值得平等对待。当孩子在充满爱与尊重的环境下长大,成年后也势必爱心满满、懂得尊重他人!

本文摘自瑰娜(陈雅惠)《瑞士不简单》。由木马文化授权原文转载,欲阅读完整作品,欢迎参考原书。

《瑞士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