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裔女星拉莎娜·林奇将成为新任 007。许多人又崩溃了:“最好都用黑人和女性,bye.”过去几个月,电影选角“只顾政治正确、不顾角色适任”的反弹时常出现。华盛顿邮报作家纽曼指出,这种焦虑与其说是种族议题,倒不如说是世代议题。“表面上他们问,政治正确的电影会好看吗?但其实他们想问的是:‘今后谁的叙事才重要?是我这个世代,还是下个多元世代的?’”

根据《卫报》报导,007 系列最新电影《Bond 25》据传将由《惊奇队长》的非裔女星拉莎娜·林奇(Lashana Lynch)接任新的 007 探员。原本的庞德男星丹尼尔·克雷格(Daniel Craig)仍会演出庞德一角,不过,克雷格先前已表态将在本集结束后退休。

很有可能,未来编号 007 的特务,将由拉莎娜继承

不过此消息一出,不少影迷表示反对:“黑人女性演 007?”“女 007....为什么不直接写个新的间谍角色...”、“已经不想聊了,现在抱怨都会被攻击,最好全部用黑人和女性,bye.”“黑人,女性, LGBT。干!”

回顾过去几个月,对于电影选角“只顾政治正确,不顾角色适任”的反弹声浪不断出现。

上个星期,迪士尼公布《小美人鱼》真人版将由非裔女星荷莉·贝利(Halle Bailey)出演,社群上也有不少“童年回忆被毁了”声音出现。甚至推特上,许多人发起“#NotMyAriel”(不是我的爱丽儿)活动,表态反对迪士尼的美人鱼选角。


图片|来源

也让我们看见,这很可能不是单一事件。

在近期诸多电影选角的反弹声浪,从《小美人鱼》到《007 系列电影》,在 #NotMyAriel #NotMy007 #NotMyXXX 背后,都有一股强烈焦虑,正在发作。他们表面上说的是“选角不适任”,背后却可能是更深层(却未必如此)的文化想像:

我现今所熟悉的一切大众娱乐,是不是要被“政治正确”毁掉了。(翻译年糕:我熟悉的一切,要被女人、黑人跟同性恋毁掉了。)

影视中的“白人乡愁”:不只是种族或性别议题,更是世代议题

这股对“政治正确”的网路反挫(backlash)声浪,不是单一个案。《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布鲁克·纽曼(Brooke Newman) ,便将这种现象,描述为一种从政治氛围蔓延到大众娱乐领域的“白人乡愁”(white nostalgia)。

在 80-90 年代,以美国新自由主义所主导的文化全盛期,这一系列陪伴我们(对,不只是白人,也包括远在台湾的千禧世代电视儿童)成长的电视、电影、影集中,电影中的大多数正面角色,多由白人异性恋所担当。

从小,我们在公主王子只有白人、特务只有白人、科幻影集主角大多数是白人跟偶尔陪衬的亚洲人(好吧除了英剧《超时空博士》(Doctor Who)曾选出过女博士)的氛围下长大。

不过,随着我们成长,社会渐渐开始意识到什么是“多元意见”。社会开始慢慢重视少数族裔、少数性倾向与性别认同者的声音。文化典型,也随着时代变迁有所转移。对许多不是白人的孩子来说,第一位 LGBT 公主、第一位非裔特务,对他们而言,都是相当重要的成长典范。

曾有读者投书,说《花木兰》(1998)作为第一部亚洲的公主电影,她的女扮男装和亚裔身分,在在鼓舞了她的自我认同。

花木兰这位看似“雌雄同体”(androgyny)还“女扮男装”上场打仗的亚裔女性,告诉我女生也可以跟男生一样做任何事情,或是穿上各种衣服都行,并且好像反过来也一样。

不过二十年前,《花木兰》上映前,谁能想到亚裔女性,也会被收编搬上迪士尼的银幕,被当成经典?

2019 年,许多人开始怀念起“白人时代”的伟大作品。“那个时代的笑点都很棒,作品伟大又诚恳,人们不害怕因为说错话被处罚,不像今天这么做作。”(然而,真的吗?是不是只有某些特定族群的人,能够大言不惭地“作自己”?)

纽曼认为,这群 #NotMyAriel crowd 展现的焦虑,其实与其说是种族议题,倒不如说是世代议题。

延伸阅读:非裔演小美人鱼很奇怪?让我们把迪士尼童话,公平还给每个小孩

表面上他们问的是,政治正确的电影会好看吗?然而,他们真正想问的是:我的记忆,会不会被取代?更深一层是,“谁的记忆才重要?是我这个世代的,还是下个世代的?”

迪士尼不是傻蛋,多元角色只不过是市场需求

当漫威《蜘蛛人》女主角 MJ 是非裔女性、《雷神索尔》阿斯嘉的女武神是非裔女性、《小美人鱼》艾丽儿是非裔女性、连新任 007 都是非裔女性,许多人都在抱怨:“为了政治正确,大公司真是不择手段。”

但是,如果单纯只把电影公司都想像成“政治正确”代言人,实则太乡愿的描述了。这当然不完全是事实,毕竟这一系列的选角结果,某种程度上只不过是反映了市场需求。

根据 2019 年美国人口统计局的资料,美国自我认同族裔调查(seld-identification race)中,纯白人(意指不包含hispanic)认同者,正在逐年减少中。八年间,整体白人人口,从 2010 年的 79%,到了 75%,并且,这样的速度正在加快中。

更多元的族裔认同,正在逐渐挑战过去“白人”为中心的美国大众文化。光是 2010 至 2018 年间,美国将迎向更多元族裔的身分认同。电影工业所做的,只不过是反映事实,并且顺应市场。


图片|来源

又好比,2019 年上映的《阿拉丁》真人版电影,除了放入一位有自我意识的茉莉公主之外,也将 1994 年动画版的部分争议歌词修改掉。因为当年在歌曲〈阿拉伯之夜〉(arabian night),参砸了大量西方的片面想像,将中东描述成野蛮之邦:

“我来自一块土地,在很远的地方,那里的骆驼低鸣,人们会砍掉你的耳朵,只因他们不喜欢你的长相。是很野蛮,但嘿,这毕竟是我的家。”(“Oh, I come from a land / From a faraway place / Where the caravan camels roam / Where they cut off your ear / If they don’t like your face / It’s barbaric, but hey, it’s home.”)

Vogue 整理,1992 年版本的阿拉丁歌曲引发强烈争议,也仅将歌词部分修改。二十多年后,2019 年真人版,则改成“你所有梦想所在之地,各种文化与语言交会之地,或许混乱,但嘿,这毕竟是我的家。”(“Where you wander among / Every culture and tongue / It’s chaotic, but hey, it’s home.”)

因此,与其说放眼望去,这些政治正确的“真人版”、“续集”、“重制版”,是想“多捞一票政治正确票房”,倒不如说,是在为了过去的族裔与性别歧视,做出迟来的道歉。

延伸阅读:为你挑片|《阿拉丁》与茉莉公主:不要因为别人,而放弃你的追求

经典不断改变,但我们也该跟着长大

从英雄电影、特务电影、到迪士尼动画,我们不断看到,经典正经历着改变、重写的过程。

或许,某种不可控制的怀旧情怀是必然的,我们永远希望事情“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单纯美好”。可是,如果我们能够留给下一个世代,更多样的童年记忆:

如果一个亚洲儿童不需要看着羞辱自己文化的动画长大、如果一个女性观众不需要看着特务电影主角永远被邪恶女人或阴柔男人陷害、如果一个女孩可以老早知道,身为超级英雄她不必依附任何男人就能成功。我们的下一代,会不会更有希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