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好大,今天又不想去工作或履行约定,总想要装病逃离生活?嘿,你不是特例,这是我们都会经历的生活起落,偶尔,就让自己喘口气吧!

谘询者:咨询师您好!希望能请教一些问题,如果有不太有逻辑的地方,请见谅。

都说小孩子是不会装病的,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自己小时候至少有过装病这样的念头。虽然生病很痛苦,但是当看见温度计上的烧逐渐退下去,我总会感到一种恐慌,觉得病好之后又要回归正常生活了,又需要是那个优等生,不能被区别对待了。

我的抑郁症大约从高中露出苗头,上大学之后因为一次性侵而短时间内变得严重,并且带来焦虑、厌食症和医生所说的 BPD。那是大约一年半以前的事,这期间我有持续的吃药以及休学半年,现在已经自我感觉好了很多,九月份也会回到学校。但是这同样给我带来了另一种感觉的恐慌:我觉得似乎生病了这种身份影响了我这么多,一旦从中脱离出来我不确定我还剩下什么。虽然生病很痛苦,但是当我完全正常之后,我还剩下什么特殊的、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呢?我想这种担心病会好起来的想法也许出自一种懦弱,因为病好了之后所有人对你的期待和要求就会恢复原状,你不再是特殊的,如果我在各方面没办法达到之前那么好,我岂不是很差劲?

这样的想法让我近期时常感到焦灼,一方面对于一个未来完全康复了、没有病症的自己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很看不起这样像个装病的小孩一样的自己。我甚至开始怀疑之前的那些病症,虽然都是有医生诊断,但会不会是我自己夸大其词为了得到别人的关注。这样焦虑的情绪使我这段时间的睡眠非常不稳定,做过好几次关于被性侵的梦,早上醒来感觉跟基本没怎么休息一样累,但是明明已经过了一年半,也已经治好了。

我不知道这样的情绪是否正常,也不清楚该怎样缓解。我担心回到学校之后再去见曾经的心理医生他会说你已经好很多了,那你应该不需要我们的服务了吧。

希望您能给我一些解答,非常感谢。


图片|来源

咨询师回覆 1

你好,从你的信中,可以看出你对复学一事的焦虑与迷茫,在完全正常与继续装病之间游疑不定,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对自己小时候装病一事的原因分析很到位,不过还有一个关键点:你选择用生病去逃避做为一个“优等生”的压力,似乎显示出你对周围人的眼光或期待极度敏感,自觉不应该让他们失望,而你的“正常表现”就是努力达到那个目标。唯有生病,才能给自己喘口气的时间,暂时摆脱庞大的压力。另外,你还提到唯有生病才能让你得到“区别对待”,我猜想你的意思是只有那时才能得到父母的呵护和照顾吧?

虽然生病很痛苦,你却对它既爱又恨,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次级获益(SecondaryGain)。其实装病是你小时候为了满足自身需求以及自我保护的一个手段,也因为它有效,所以就成了一种习惯-只要有威胁存在,装病就成了你解决问题或逃避压力的自然反应。可惜的是,虽然你年龄渐渐增长,你应对问题与压力的方式却没有发展出其他更有效的、不至于伤害自己的方法。也因此你的情绪一直未曾透过合宜的方式梳发,所以才慢慢地发展成了抑郁症。

有关你一年半前遭到性侵,虽然经过治疗,你也认为治好了,但最近仍然会做相关的梦。梦与我们的潜意识活动有直接相关,因为没有进一步信息,我不能十分确认你是否完全康复,不过很有可能你的梦反应了你立刻要面临复学的焦虑-回到学校代表你又必须要扮演“优等生”,去满足他人的期待,你希望自己能做到,但做到的同时又会“不再特殊”,这种矛盾的处境让你极度焦虑,于是“装病”的诱惑又浮现出来⋯⋯。

有几个问题你不妨思考一下:

1.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与要求,你做了什么样的牺牲?

2. 除了装病,是否有其他的方法能使你的需求得到满足?

3. 一直享受目前“特殊”的对待能持续多久?你希望能活出自己该有的价值与意义吗?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其实你的来信条理分明,逻辑清晰,但你却担心不太有逻辑,可以看出你缺乏自信。我想这是因为你从小就一直活在他人的期待与要求之中,没有机会去尝试、去发展自己有兴趣或是擅长的东西。我鼓励你花点工夫去找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想学的、想做的,并且是适合自己个性的,这样,你的自信可以获得提升,同时我相信你也能渐渐地从中找到自己的特殊性。

你信中最后还提到担心学校的心理医生可能会拒绝你再去咨询,我想可能是因为你性侵后的极端反应已经得到很大的缓解。不过针对你复学的焦虑,或我以上提出的相关议题,如果你有需要,我想应该还是可以得到帮助的。

咨询师  邬美嘉


图片|来源

咨询师回覆 2 

同学你好!

从你的来信当中,我感觉到现在的你处于一种焦灼和不安的状态当中,你不确定自己是怎么了,也不知道如何缓解,我也感觉你的困惑已经存在很久了,所以我们可能需要花一些时间来一起慢慢梳理一下。

在来信中,你提到对于生病这件事情你有一些矛盾的想法。之前的一年半你都处于一种生病治疗的状态中,现在感觉好了很多,你马上也会回归到校园生活当中,然而这个状态却给你带来另一种恐慌,生病了的身份影响了你这么多,如果一旦脱离出来,你不确定自己还剩下些什么。

我会感觉在你的头脑中似乎存在这样一种划分,生病的你和没有生病的你,二者是截然不同的。当你没有生病的时候,你是一个优等生,处于一种正常生活状态,所有人对这种状态的你是有期待和要求的,你需要在各方面都达到很好。而当你生病的时候,你处于一种特殊状态当中,就可以不用做那个优等生了,别人也不会对你有同样的期待和要求。

听起来那个优等生的状态,是很有压力的,让你有点不堪重负,生病的状态会让你感到轻松一点,但是好像你自己并不太认同那个生病的自己,甚至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夸大其辞,似乎你对自己的感受都有些不确定了。


图片|来源

在信的开头,你提到小孩子似乎是不会装病的,但是你有一个印象,小时候的自己至少有过装病的念头。从你的信中可以看到,那个时候的你,是真的生病了,生病让你感到痛苦。可是病就要好了这个事情,让你感到恐慌,你害怕回到没有生病的、正常的生活当中去。

我不清楚那个时候你的正常生活是怎样的,但是小孩子的感受和想法都是很真实的。我能感觉到,那个时候你有一个真实的恐惧的感受,你对自己这些感受也很确定,是这个恐惧让你产生希望病不要好的念头。

延伸阅读:如何与忧郁和平共处?灵魂有伤口的人,很美很真

这样看来,那个所谓“正常的生活”可能对你而言,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它让你处于一种高压力下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久而久之,生病就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了。

生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我们人体对自己的一种自发的保护。有的时候,身体比头脑有更高的智慧,身体的感受比头脑的思考更忠实于自我。应该说,你的身体很智慧,在你很小的时候,它似乎更清楚地知道你需要什么。

所以,也许你需要去看看那些对你作为一个优等生的所谓正常状态下的期待和要求,是否是合理的,是否是你自己真正想要去实现的。作为一个青年人,你比小时候的自己更有能力去探索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要。


图片|来源

也许,当你更多地去倾听自己身体的表达,和自己建立更多地连结,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那些不确定和怀疑慢慢就会消失了。

有的时候,我们是通过和外界的连结与互动去确认自己内部的感受的,心理咨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供这样的一个功能。我看到你在信中写到,你担心自己病好了,回到学校当中,你的心理医生会说你应该不再需要这样的服务了。

我感觉,在这里你似乎对心理咨询有一个误解。并不是说一个人被诊断为某种精神类疾病才可以去做心理咨询,有的时候,心理咨询是在精神科医生的建议下进行的。但是更多时候,心理咨询师服务的对象是有一般心理问题的来访者,情绪困扰、学业问题、关系问题、个人发展、突发事件等内容都是你可以去跟你的咨询师讨论的内容。即使你没有被医生诊断为某种病症,你依然可以去找心理咨询师讨论你的一些困惑或者感受。

除了上面这些内容,我还想跟你讨论一下关于你说的抑郁症的事情,我很难过听到你经历了这么多艰难的时期,以及遭遇到了一些伤害,我也看到了在这个过程中你有很努力的帮助自己去调整状态,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过程。

你说你的抑郁症大约从高中露出苗头,上大学之后因为一次性侵而短时间内变得严重,并且带来焦虑、厌食症和医生所说的BPD。那是大约一年半以前的事,这期间你有持续的吃药以及休学半年,现在已经自我感觉好了很多,九月份也会回到学校。

延伸阅读:有起有落,这是生活!摆脱抑郁情绪的七种练习

我不清楚,这些事情你是否有跟你的精神科医生做过充分的讨论。如果你被医生诊断为某个确定的症状,并且开始服药,那么很多事情是要遵医嘱来进行的,包括吃什么药,什么时候停药,怎么停等一系列事情都是需要充分讨论清楚再去执行的事情,这样能够使你在这个方面得到适宜的治疗和帮助。当然,你自己的感受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你把真实的感受和感觉告诉医生,他才能够更瞭解你的需要,帮你制定和调整适合你的治疗方案。

所以,当你选择进行精神科的诊治以及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这并不是一个你孤军奋战的事情,而是一个和专业人士协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参与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咨询师 肖玲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