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相处细微巧妙,并不是每一段关系、每一次的交流我们都能妥善地执行。如果你曾经意识到自己在关系中经常是处于讨好者的角色,读一下吧,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

“不想麻烦别人的人,本身就是个麻烦者。”

──心屋仁之助《你可以再不努力一点》

我曾经在一位日本心理谘商师的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他说,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互相麻烦与依靠,才足以连结成一条人际网络。而不想麻烦别人的人,其实心底是傲慢的,也不愿认同别人的能力,所以虽然他不去麻烦别人,但别人跟他相处起来会很有压力,反而会被视为“麻烦者”。

第一次看到这样论点的时候,我觉得相当震撼,却也非常有感触。因为我自己以前就是个“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表面上好像很认真负责,实际上我心里知道,我只不过是想维持一个“哼,我才不需要别人”的形象,或是有种“与其交给别人做被气死,不如我自己来”的傲慢。所以看到作者那句“不想麻烦别人的人,本身就是个麻烦者”,简直像一记棒喝打在我脑门上,让我足足反省了一番。

推荐你看:【女人迷实习笔记】实现梦想第五步:练习协同合作

而后来我在做心灵谘询的时候,也发现一个很奇特的类似现象:

“想要讨好别人的人,反而才是难相处的人。”

这实在是一件很反直觉的事情──都想要讨好别人了,怎么还会难相处?不是应该堆满笑脸、别人说什么都好吗?这样的人,又怎么会讨人厌呢?一开始意识到这件事情,我也觉得莫名其妙,但这个现象又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因为我身边就有很多人是“讨好者”,明明百般地想取悦家人、每天看同事脸色,还在朋友间吃了很多闷亏,但实际人缘并不好。

也有不少人私下告诉我,他们知道自己被“讨好他人”的课题困扰,老是把别人放在自己前面,自己掏心掏肺掏时间,却换来别人不知感恩的对待。然而,当我偶然看到他们和别人相处,却被当下的情景吓了一跳──那些说自己有“讨好课题”的人,对别人态度很糟糕、冷漠还算小事,有些不断抱怨、讲酸溜溜的话刺激对方,但是他们自己却浑然不觉,

后来自己仔细思索,到底是困在什么样的心灵盲点,才造成“明明想要讨好别人,反而变成难相处的人”,结果发现一件很微妙的事──“讨好者”分为两种,“对人”和“对事”。而这两种讨好者,其实都在委屈自己、讨好他人的过程,无意间造成了更大的反效果,只是当事人并没有意识到,才导致“想要取悦别人,却越来越寂寞”的里外落差。


图片|来源

“对人”讨好者的心灵盲点:讨好了“人”,却没做好“份内的事”

第一种“讨好者”比较好理解,他们为了让自己跟别人“关系好”,往往花了太多时间在交际、花钱买东西请别人吃、花力气帮忙跑腿,但回过头来,却没把该做的事做好,最后才让身边的人不高兴。

我身边就曾经有这样的例子,在大学社团里,有位同学是很明显的“对人讨好者”。每次有人落单,他就会上去攀谈;有几个人聚在一起聊天,他就一定要来掺一脚,就算坐在旁边陪笑也行;有活动需要帮忙,他也都会跑第一,自愿帮忙统筹、收钱、搬器材。

本来这样子热心的人,在社团里应该是很吃香的,但是很明显,社团里大部分的同学都不喜欢他。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同学虽然热心,但做事却一团糟,该统筹的东西开天窗,前一天一堆干部帮忙收拾烂摊子、该收的钱没有记好帐,最后还要自掏腰包来补,帮他擦过屁股的人不爽,但一见到他,他又一个劲儿地陪笑道歉,当时大家都还年轻、脸皮薄,不好意思骂人,干脆事情结束后就保持距离。

延伸阅读:如何能量管理,打造理想生活?从理解自己开始

但“对人”讨好者,也不是故意把事情做砸的,谁不想做事游刃有余、大家开开心心?但在他们讨好“人”的过程中,会不小心揽下超过能力范围的事,也因为怕破坏得来不易的感情,不敢拒绝别人,然而事情搞砸了,连旁人也一起拖下水,最后人缘差也是合情合理。有时候真为他们觉得不值,忙到最后,还不如一开始就活得很自我,同时也把份内事情做好的那些人。

给“对人”讨好者的一句贴心话:“真正的喜欢,不是靠讨好来的;而是因为,你有让别人感到安心的肩膀。”


图片|来源

“对事”讨好者的心灵盲点:做完了一堆“事”,同时抱怨完所有的“人”

相较之下,“对事”讨好者是一种比较反差的角色。他们永远把别人放自己前面,永远在操别人的心,永远有做不完的事,以“行为”层面来看,他们真的是大大的好人──但见到他们的时候,却总是一脸焦虑与怨气,抱怨身边的亲友不知感恩,永远在跟他讨、永远指责他做得不够,如果单方面的听他们诉苦,会觉得他活在什么狼心狗肺的地狱。

然而,当你真的有机会走进他们的生活,亲眼看到这些“对事”的讨好者跟亲友/伴侣相处,也会被狠狠地吓一跳──他们对谁都可以吐苦水,讲什么都会讽刺挖苦两句,戳得大家怒气冲天,旁人闪避都来不及,当然更加“不知感恩”。这种情况在长辈身上更常出现,比如说,妈妈明明是希望全家一起健康又温馨的吃顿饭,因此周末起了一大早,在厨房大汗淋漓忙了整个上午,但一上了餐桌,却东骂一句儿子“昨天搞到三更半夜不睡觉,早上叫叫叫都叫不醒!”、西骂一句老公“你看你,在餐桌上只会看报纸,小孩子吃饭滑手机都是学你!”

这样怒气冲天的结果,会发生什么事呢?很多火爆冲突就出现了,孩子碗一放就说不吃、或是铁青着脸扒两口就下桌,这时妈妈铁定觉得自己白忙了一个早上,吃力不讨好,尖声怒斥:“我辛辛苦苦忙了一个早上,你们连谢都没谢一声,这什么态度!?”这个结果,好像是个悲剧,却也不是不能理解的无奈。

看看更多:惯性逃避冲突?5 种童年情感忽视,影响你的亲密关系

“对事”讨好者,其实也不是真的想这么锐利,他们的盲点在于“总是把过多的责任,当成自己的义务”,却无法消化心里的怨气与委屈。所以即使本意是好的,却在做完一堆事的同时,连带着刺伤了一堆人,最后甚至连最低限度的爱都讨不到,因为,即使大家看见你的好,却没有人愿意冒着风险,去拥抱一只刺猬。

给“对事”讨好者的一句贴心话:“用照顾别人的心意,先回过照顾自己,你会成为一个更值得爱的人。”

亲爱的你,觉得自己是“对事”还是“对人”的讨好者呢?其实就算是平常很做自己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点“讨好者”的面向,甚至有时候出现“混血”模式:有时候“对事”,有时候“对人”。

当我们发现,自己开始有讨好行为出现时,记得用文中的“贴心话”提醒自己,才能挣脱心灵盲点,找回值得被爱的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