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爸妈以后,你总有许多焦虑。担心孩子的学习进度、身形成长,身体健康,但你的紧张,有时候其实稍显多余。让我们用医学角度,一起看教养常见迷思!

很多家长会因为不清楚孩子的发展步调,时常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穷着急,以至于教养孩子时“优雅不起来”。这些小事包括睡眠训练、何时自己吃饭、何时自己如厕、是否太瘦或太矮等问题。因为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感到焦虑,进而影响了教养的态度,这是新手父母常面临的困境。

在这一篇中,让我从医学专业的角度,举出一些教养常见的迷思,来纾解一下父母们的紧张。


图片|来源

发展焦虑一:生长曲线(身高/体重)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宝宝的身高/体重更是如此。若是同卵双胞胎之间比较还情有可原,最糟的是,婆婆妈妈们拿家族中“最高、最胖”的巨婴当作“正常指标”,把其他堂兄弟表姊妹都讲成营养不良,像非洲难民,就是莫名其妙、自找麻烦了。

如果要预测接下来一、两年的身高/体重百分比,出生时的高矮胖瘦并不准确,比较准确的指标,是宝宝六个月大时的身高/体重百分比。长期而言,这个百分比到五岁之前,大部分孩子不会改变太多,请自己跟自己比就好,千万不要跟别人比。六岁之后到青春期,孩子的身高可以用父母的身高来预估。我们要知道遗传基因的力量强大,除非孩子成长速率过于缓慢,与计算出的预期身高相差太多,这时才需要医疗的介入。

孩子就算个子小,如果医生长期追踪都没有问题,就是正常的。长得相对瘦小的宝宝,只要发展活动力都正常,再怎么强迫灌食都不会变成九五%,千万不要浪费钱在营养补充品上。爸妈应该要有自知之明(通常其中一位小时候也是瘦瘦小小的),如果你的孩子一直在三%,就接纳他成为三%的代表。还记得我前面提过的育儿心法吗?无条件的包容与接纳,包括孩子的生长曲线。

如果父母整天嫌孩子挑食,或是羞辱他们的身高、体重,强迫他们吃完餐盘里的食物或跳绳一百下,基本上就是在告诉他:爸爸/妈妈无法接受一个瘦小的孩子。若因为遗传基因无法改变,孩子始终没有长高,他就会成为低自尊的人;如果真的抽高长壮了,他就会瞧不起矮小的同学,甚至霸凌他们。

还有父母请不要忘记:童年家庭创伤指数高的孩子,因为压力荷尔蒙抑制了生长激素的分泌,将来更长不高。

发展焦虑二:饮食习惯

刚才提到吃饭,虽说民以食为天,但许多爸妈真的对“饮食”太过钻牛角尖,反而破坏了亲子感情。在我的门诊里,家长有抱怨孩子不喝奶、不吃饭,不吃花椰菜、不吃苦瓜、不吃肉、不吃水果等。有赖于全球化之便,食物选择真的是非常多样,而孩子可能只是其中几样食物不爱吃,就被贴上“挑食”的标签。

虽然追求营养均衡很好,但上述这些情形,真的是有点矫枉过正了。我想父母的这些焦虑情绪,大概和媒体上专家们时常强调“某些特定食物营养价值超好”脱不了关系。事实上,人类需要的不外乎四大类食物:淀粉、蛋白质、脂肪及青菜水果,只要每一类各爱吃一种,基本上就搞定孩子的营养了。

吃饭这档事应该顺其自然,投其所好,一切以轻松自在为原则。专家宣导食物的营养价值,用意是希望大众能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和零食,爸妈们千万别划错重点。

还有很多家长,致力于训练孩子餐桌礼仪,结果餐桌变“监狱”,吃饭像是在“坐牢”。三岁前,婴儿就被规定坐在餐椅上,要用餐具,不可以用手抓,不时还祭出“你看○○○都可以坐好自己吃,你都几岁了还……”这些伤人自尊的话语,字字句句刺穿孩子的心,让他们只想逃离吃饭现场。这样要如何期待孩子爱上用餐时光?

其实,餐桌礼仪重身教,父母自己以身作则,孩子长大了自然会有样学样。当然,餐桌上的规矩可以教、可以做,但不需要为了自己的面子去揠苗助长。总之,只要有良好的身教,船到桥头自然直。

发展焦虑三:如厕训练

现代孩子真命苦,比高、比壮、比不怕吃苦瓜,这样不够,还要比谁先戒纸尿裤、谁先自己睡过夜。

可能是媒体报导一些“妈宝”、“小霸王”的新闻,让大家戒慎恐惧,深怕自己养出没家教的孩子,长大后不成材。然而,我想大家可能搞错了方向,因为提早如厕训练或睡过夜的孩子,和将来养成独立个性之间,在医学上根本完全没有关联性。

举例来说,太早如厕训练的孩子,因为心理尚未成熟,强迫戒除尿布,只会剥夺他的安全感与自信心,有些反而会表现出憋尿、便祕等生理问题,进而引起泌尿道感染。更有些孩子因为被父母逼急了,心生恐惧与排斥,反而更晚才戒尿布,这都是我在临床上常碰到的困扰。

儿科医师建议如厕训练的时间点,约莫是落在一.五至三岁之间。当孩子会自己穿脱裤子,会口语表达“我尿尿了”,会在固定时间排便,以及好奇大人坐马桶习惯时,这样戒尿布才能事半功倍。

还是一句话:“你看过哪个大孩子,喜欢穿尿布上学的吗?”既然时间到了都可以学会自己如厕,那又急什么呢?

发展焦虑四:睡眠

与如厕训练相同的逻辑,也适用于孩子单独睡过夜的迷思。其实我们要知道,全世界有很多民族,全家人睡一起是很正常的事,让孩子自己睡觉才奇怪。当然我们也不需要评论哪种文化比较好,总之训练睡眠这件事,必须顾及孩子的安全感、分离焦虑、心理发展等重要议题,绝对不是“强迫一下”就搞定的小事。

家长不需要跟别人比,也不用听信哪里的专家随便说说,应该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尊重孩子的发展时间。等到时机成熟时,轻轻推他一把就能成功,根本不需要搞得像打仗一样痛苦。

有关睡眠的各种学问,我将在本书第二章详细说明。   

发展焦虑五:心理发展与社会礼节

对于孩子的发展情形与人际互动,父母们总有数不完的焦虑。

玩游戏,父母也焦虑:“孩子不能专注在一个玩具,长大就会变成注意力缺失症,变成过动症。学习输在起跑点,长大会变成没用的人!所以今天就要开始训练,让孩子专注玩玩具!”

同侪互动,父母也焦虑:“孩子被抢了玩具,竟然不会抢回来,以后被人欺负了不还手,变成被霸凌的对象,这怎么可以?现在就要告诉孩子,如果有人抢你东西,一定要抢回来!”

关于礼貌,父母也焦虑:“孩子现在顶撞父母,长大就会顶撞师长,这样出社会后会变成粗鲁的人。所以现在就要训练他,顶撞父母一定要处罚!”

关于诚实,父母更焦虑:“孩子今天撒小谎,明天撒大谎,成年后就会变小偷、罪犯!所以即使是小小孩,也要严厉的处罚!”

以上都是我们身边常听到的教养谬误,虽然家长们的担忧是真实的,却完完全全搞错了方向。因为在现实中,孩子的发展是段很长的历程,年幼的学龄前孩子,许多细微的行为,真的不需要刻意扭曲或放大。

我倒建议父母们将手上这本书,从头到尾好好读完一遍,了解什么是注意力不足过动症,什么是霸凌,什么是品格,千万不要在自己的脑内小剧场里,脑补一些莫须有的情节,自己吓唬自己,然后做出错误的教养抉择。

爸妈们只需具备基本的儿童发展时间概念,加上十足的耐心,就可以看孩子正常的开花结果。若因焦急而用错了方法,不仅会破坏亲子感情,甚至可能导致完全相反、出乎意料的结局,反而更得不偿失啊!

以刚才所举的“担心被霸凌”为例,孩子被抢了玩具不抵抗,父母如果心里着急,告诉孩子:“别人打你,你就打回去啊!”可能会演变成怎样的结局呢?孩子下次被欺负,想起爸爸的话,要以牙还牙,用力打回去。但……这孩子的个性,可能就是温柔、斯文一型,实在无法反击,所以只好吞了下来。孩子因为没有做到爸妈的期待,以致回家不敢吐实,然后隔天又被抢玩具,如此周而复始。你看,父母本来希望孩子不要被欺负,结果因为用错了方法,反而造成反效果。

真心建议家有学龄前孩子的家长,还是以观察、陪伴、接纳、包容做为教养主轴。相关的细节与方法,本书后面几章都会描述,你可以慢慢读,慢慢学。父母要常提醒自己:“孩子身心发展到二十岁才趋于成熟,不要急,不要揠苗助长,不要自我恐吓。”

从艾瑞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看教养

要了解孩子的发展进程,知道孩子在什么年龄,可以做到什么事情,就不能不提心理学家艾瑞克森(Erik Erikson)的人格发展理论。这个理论共分为八个时期,从出生一直到老年,一步一步的成长(表 5.1)。


在婴儿一.五岁之前,发展目标是“建立安全感”,所以这时候父母唯一需要给予的,就是无条件的包容与接纳,让宝宝觉得这个地球很安全、很温暖。此时期得到的生命徽章,是“信任”。

一.五至三岁,孩子开始进入“他律期”,可以藉由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完成父母或大人的指示。可惜这段时间,孩子的大脑尚未成熟,无法了解指令背后的道理,所以没办法自动自发的做事。同一时间,他们也正处于“建立自我意识”的时期,喜欢透过唱反调来展现自我意识。这都是正常的过程,而且也是这个年龄期应得的生命徽章。

三至五岁,是孩子开始听得懂道理、对凡事都有好奇心的“自动自发”时期。藉由游戏和团体互动,他们可以被培养出责任心,了解规矩背后的原因。当孩子想取悦身边的重要他人,就会主动执行每天的生活常规。这段日子得到的生命徽章,是“讲道理”。

五岁之后,是真正学习的爆发期,不论是逻辑、语言或运动,各种知识的增长,在这时期可说是“事半功倍”。所以,儿童在五岁之前,根本不需要做太多纸上学习,那样既浪费时间又揠苗助长,还会扼杀孩子的学习欲望,不如好好的玩,开心的成长,五岁之后再做有效率的学习。许多父母一定会好奇,那么“口说语言”的学习呢?是否也是等到五岁?关于这部分,我在本书第四章会解释得非常清楚,先卖个关子,等等就会读到了。

十二岁之后,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有同侪朋友,他们会彼此建立忠诚,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找寻自己生命的目标。十八岁后谈恋爱,建立家庭。四十岁后开始付出关怀,从家庭、朋友,乃至于社会。最后在老年时,就如孔子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完成一生的智慧。

在艾瑞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有个重要的观念,就是人生的八个阶段,不可以随便“跳级”。每一个阶段都必须好好修练,不然会偷鸡不着蚀把米,把人生搞得大乱。

举例来说,一个孩子还没有建立好安全感,就急着逼他一个口令一个动作,急着训练孩子戒尿布、戒奶嘴、坐餐椅、自己睡觉、背唐诗、打招呼……结果孩子可能因为安全感不足,跳级失败,反而搞砸未来的学习能力。

又比如说,孩子在五岁之前,被父母逼着分享玩具,问题是他们正在建立自我意识,在孩子的心中,世界是以自己为中心旋转的,根本不理解“分享”是什么概念。到最后,“分享”二字被他误解为“抢夺”,反而变成到处抢人玩具的小霸王。

再比方说,五岁前的孩子,被强迫学习三种语言,外加心算、钢琴、舞蹈、足球……把他的自信心完全击垮。此时,孩子的大脑根本还没成长到位,揠苗助长之下,等到真正上学之后,孩子反而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碰,成为典型“习得的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性格,成绩一落千丈。

别让孩子养成“习得的无助感”

习得的无助感,其实就是“揠苗助长”这成语的同义词。我在第四十九页提过的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就曾经透过一个动物实验,模拟出这种无助的感觉。

他将小狗放在一片金属地板上,金属板可以通电,通电时小狗会被电流弄痛,但通电前会有警示灯。如果小狗看到警示灯,赶紧跑到隔壁的金属板上,就可以安全无虞,不被电击(图 5.1)。

一开始小狗不知道警示灯的意义,所以被电了一、二下。但小狗很聪明,很快就学到规矩,几次经验之后,它就不会再被电了。

但如果研究者把规则变得愈来愈困难,像是将警示灯取消,或者改用一些难以破解的暗号,让解题困难度大增,小狗反覆努力,却始终摸索不出规则,久而久之,你猜会发生什么事呢?

当指令太过困难,超过小狗可以理解的能力时,它的无助感会渐渐产生,这种无助感,就是我们刚才所提到的“习得的无助感”。这只本来“聪明的狗”,会逐渐变成“习得无助感的狗”,此时研究者再次通电,小狗竟就趴在电击板上,动也不动的接受电击。它既不逃跑,也不努力找解决办法,它不痛吗?当然会痛。但是它已经放弃了,反正做什么努力都一样,痛就痛吧!反正几秒钟,一咬牙就过去了,没差。

动物实验

塞利格曼将这只小狗的实验,应用在操之过急的父母或老师上。这些大人把超过孩子能力的要求,加诸在孩子身上,在发展进程上拚命想让孩子“跳级”。但因为任务太过困难,孩子动辄得咎,整天被骂,甚至挨打。

有时孩子歪打正着,侥幸成功,像是突然自己尿尿、突然会算数学、突然说了二句英文,父母立刻给予错误的空泛赞美:“你好棒!你好聪明!”下次孩子失败了,父母又开始责备:“明明上次就会,为什么这次不会?”

面对反覆的失败、挫折、困惑,无论大脑怎么努力,都找不到规律,最后终于养成“习得的无助感”,学习欲望完全被浇熄(图 5.2)。


面对“习得无助感”的孩子,不论父母怎么打骂,老师怎么严厉惩罚、提高奖励,对孩子来说都无关痛痒。他就像那只放弃努力的小狗,趴在电击板上任凭电击,反正电个几秒钟就会停止了。如果没停止呢?反正也习惯了,没差。 希望这篇的内容,能给父母们一些提醒,如果你正在错误的教养路上,这是一记暮鼓晨钟。家长对孩子的焦虑很多,包括语言发展、数学头脑、肢体协调,人际关系……当然,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是好事,但努力方向应该是寻求专业的谘询,而非一股脑儿把焦虑投注在孩子身上,造成不可承受之重的压力。其实,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到二十多岁才趋于成熟。来日方长,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急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