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社会对女性从不善待,年龄歧视,生育歧视,更年期歧视。我们想说,作为女人,在社会上,法律上,你不应被这么糟蹋。

明治时期的医师在演讲会上主张女人停经后“几为无用之物”,也就是“无法为世间所用”,相较之下,同年纪的男人却“正值壮盛”,因而感慨“同样在世为人”却“造化不公”。事实上,在五十年后的昭和时代中期,也有法官在审理离婚诉讼时抱持着相同的价值观。

延伸阅读:我值不值得被爱,和我的子宫无关

某个丈夫(判决当时为四十九岁)在结婚后不仅包养数名情妇,而且沉迷于赌博,从不拿生活费回家。妻子(判决当时为五十岁)对他彻底灰心,于是在孩子独立后提起诉讼,要求离婚及分配财产。

根据妻子的描述,丈夫连给情妇的生活费也向她索讨,害她曾经为了筹钱而卖掉衣服。不仅如此,若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丈夫对她的各种行为,可说是相当恶劣的精神及肢体暴力。最后妻子再也无法忍受,因而离家出走,借住在哥哥家。

在这样的状况下,法官却基于以下几点理由而判决妻子败诉。第一,丈夫已深切反省过去的不当作为,并且与情妇们彻底切断关系。第二,丈夫拥有较高的经济能力,妻子“与其靠着微薄收入孤单过日子,还是跟丈夫住在一起幸福得多”,但前提是妻子也“必须负起贤内助的职责”。第三,妻子本身也有缺点,如“忍耐力不足,对于与丈夫重建夫妻生活表现得不够积极,缺乏化逆境为顺境的精神,而且太过任性”。

但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这个案子的判决理由中,法官对于男女双方的年龄认知有着“双重标准”:

原告(笔者注:即妻子)年满五十岁,已完成其身为女人的天赐使命,今后的生活不过只是余生,难以再期待春暖花开之日。相较于此,被告(笔者注:即丈夫)年龄不过四十九岁,其前半人生虽然一帆风顺,战后却陷入种种生活困境,就连身为妻子的原告也弃之如敝屣。此番人生历练应能令其人格渐趋成熟,可期待未来其身为男人的真正作为。(“离婚暨财产分配请求案”〔东京地方法院,一九五五年五月六日判决〕,综合判例资料库“判例体系”。原文旧制用字经笔者修正)

明明夫妻两人年纪相近,妻子却彷佛已时日不多,相对地,丈夫的人格才将“渐趋成熟”。妻子接下来的人生不过都是“余生”,丈夫的未来却能期待其“身为男人的真正作为”。

妻子的年龄(五十岁)恰好是平均停经年龄,由此可推测法官所称的“天赐使命”,指的应该就是怀孕、生产、育儿等等。

明明是公审,判决理由却有着如此明目张胆的“双重标准”。而且到了五十年之后的二十一世纪,都知事竟然又说出“女人在失去生育能力后继续活下去,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还是种罪过”这种惊人之语。

这些现象的背后明显存在着一种“女人必须生孩子才有存在价值”的信念。正是这样的信念,让无法生育的妇女与中高龄妇女受到歧视。


图片|来源

作家大冢光在《不知不觉我成了“不符条件的女人”》(讲谈社)及《阿姨论——为阿姨争权》(筑摩书房)等着作中,评论了女性年龄及“阿姨”一词的相关议题。她在着作中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而且叔叔依然拥有生育能力,过了更年期的阿姨却没有。

阿姨就算再怎么希望怀孕与生产,也不可能实现心愿。

这正是阿姨在这无道世间遭人闲言闲语的最大理由。

阿姨不但没有受到同情与体恤,反而还遭揶揄“上了年纪”,甚至得承受“已经不是女人”或“人老珠黄”之类的风凉话。荷尔蒙的变化所引发的焦躁感,会让阿姨遭批评为“歇斯底里”,如果偶然有了喜欢的男人,还会被讥笑是“老牛想吃嫩草”。

阿姨甚至还得承受“文明创造出了一种最恶质的有害之物,那就是老太婆”(中略)这种毫无同理心的恶劣侮辱。

为什么阿姨得忍受这一切?

这世上还有天理吗?为什么那些人没有受到惩罚?

(《阿姨论——为阿姨争权》,筑摩书房)

除此之外,针对那些以即将无法生育的妇女为对象的侮辱言论,大冢也以下面这段话做出回应:

为什么那些男人无法想像?

就算是原本并不特别想要孩子的女人,在年龄接近四十岁前后的“生育期限”时,不论是心灵或身体都会开始感到焦躁。

有些女人在过了四十岁之后,才遇上让自己愿意为他生孩子的男人。就在愿意生孩子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已不容易受孕,此时女人的心情该有多么焦虑与悲伤。

“如果我能够再年轻五岁,我就能生下他的孩子,生下自己的孩子了。”

即使每天晚上再怎么懊悔与难过,也只能把辛酸往肚里吞。与生俱来的好胜心与自尊心,让女人没办法坦白说出这种话。

或许有些人会质问“为什么不趁还能生孩子的时候赶紧结婚”,但我认为这是个人的自由,外人没有资格加以干涉。婚姻这种事并不是越早越好,何况不论是早是晚,到头来后果还是必须由自己扛起。

(《阿姨论——为阿姨争权》,筑摩书房)

停经后的女人被视为“无法为世间所用”的“无用之物”,而年龄相仿的男人却“正值壮盛”——像这样的双重标准在国策的推波助澜下积极受到鼓吹与倡导,已是大约一百年前的事了,因此我们大可以把“老太婆”发言当成一种单纯的“古板思想”,轻轻一语带过。

事实上,“女性必须生孩子才具有存在价值”这种观念,在杂志《Croissant》中所描绘的新时代女性形象与“顶客族”(DINKS,即没有孩子的双薪家庭)概念蔚为风潮的时代,几乎已彻底从世上消失了。但随着近年来少子化问题浮上台面,社会上再度出现将女人视为“生育机器”的言论,以及“不生孩子就会变成鬼婆婆”的可怕“预言”。

延伸阅读:当母亲是选择,而不是义务:不想生小孩的女人不用对社会解释